这本好看到上瘾的唐朝史——《大唐兴亡三百年》,带你了解最最真实的大唐三百年!
它完整还原了唐朝 300 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以大量真实史料为基础,经过著名畅销作家王觉仁先生的梳理整合,用风趣轻松的方式展现出来。
大家对唐朝的普遍认知可能都是这样的:繁华、开放、辉煌的背后又带有一丝奢靡颓唐。
但,你了解真正的唐朝是什么样吗?
「杨贵妃原是唐玄宗的儿媳;程咬金并不是挥舞大斧的黑脸大汉;唐朝人最爱的料理竟是如今日本的生鱼片……」
由这些有趣的小知识串起最真实的大唐三百年,让人读一页就上瘾!
《大唐兴亡三百年》王觉仁
图片
内容简介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套共 7 册,从隋末开始一直讲到唐朝覆灭。
以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为线: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
大唐的帝王将相、诗人草寇轮番上阵,斗智斗勇,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好戏,说尽了唐朝的骄傲、耻辱与秘密。
书中以人物为主要阐述对象,力图扭转大众对唐朝人物的刻板印象,从而还原一个真实的唐朝。
举几个书中的经典例子——
▎大唐基业的奠基者到底是谁?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渊
在历代正史中,李渊被描绘成一个平庸、怯懦、胸无大志、多疑反复的傀儡型人物,而年未二十的李世民则被塑造成一个目光远大、足智多谋、意志坚定的领袖,表现出了一种远远超越他年龄的成熟和稳重。
但事实如何呢?这里以晋阳起兵为例。
按《起居注》记载,其实当时并不是李世民苦口婆心劝说李渊,反而是李渊主动对李世民说:「如果情况没有好转,那么你们三兄弟就必须迅速集结、立刻起兵,不能坐以待毙,遭天下英雄耻笑。」
晋阳起兵的首谋之人,包括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和全局总指挥,正是李渊本人。
之所以后世将功劳都算在了李世民的头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自身形象的美化。
图片
▎杨贵妃原是唐玄宗的儿媳?
对于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这场不伦之恋,几乎所有官方正史都闪烁其词、语焉不详。
只有中唐人陈鸿所作的《长恨歌传》中,才记载了这么一句话:「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 740 年)十月,在高力士的精心安排下,杨玉环前往骊山(今陕西临潼县境内)的温泉宫(即华清宫)与玄宗李隆基相会。
这一年,杨玉环二十二岁,李隆基五十六岁。
就在这座云蒸霞蔚、温暖如春的华清宫中,年过半百的李隆基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杨玉环,爱上了当初由自己亲自选中的这个儿媳。
就在这短短十几天的骊山相会中,玄宗李隆基已经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后半生,他无论如何都要与杨玉环长相厮守!
图片
▎程咬金不用斧子,而用长矛?
时至今日,中国老百姓对「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些俗谚依然耳熟能详、津津乐道。
在正史中,程咬金使用的武器却不是笨拙的斧头,而是灵活的长矛。
他使用「程咬金」这个搞笑名字的时间也很短,加入瓦岗不久就改了一个很严肃的名字——程知节,此后也一直以此名行世。
可是,程咬金这个名字基本上家喻户晓,但「程知节」在民间却鲜为人知。
▎李治其实并不平庸?
作为大唐王朝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帝王,高宗李治并不是一个没有血肉、缺乏个性的扁平人,也不是一个没有能力、毫无主见的弱智儿。
他铲除自己的舅父长孙无忌时,表现出的冷酷和手段,令人心惊。
在审判自己的舅父时,高宗李治流了好几次眼泪,看上去还是一副「宽仁孝友」的厚道模样,可事实上,这不过是李治刻意表演的一场悲情秀。
乍一看,长孙无忌谋反案好像是许敬宗一手制造的,可实际上他不过是个具体的执行人而已。
真正的主导者,其实就是这个看上去一脸无辜的唐高宗李治。
就是在高宗李治的逐步暗示和引导之下,就是在这对君臣的一问一答之间,长孙无忌的谋反罪名才被一条一条地罗织起来,从一开始的子虚乌有变成了最后的铁证如山。
可怕的李治!
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