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私家修谱,迨自宋始。自欧苏开其端,士大夫闻而风起。吾毛氏谱修,实由毛渐。元丰六年岁次癸亥十一月甲寅修定,名曰毛氏世谱。被收入宋史艺文志,今已亡佚。谱失求诸史,史失求诸野。近得鳌川毛氏族谱一部,洪武十八年首修。此谱首修人毛文通和清漾谱洪武二年二修主事人毛世良同时。毛世良是在毛渐之后,最先修清漾谱的人。毛文通为鳌川毛氏族谱写的序,题名就是:重修信安毛氏世谱序。谱说,期间毛世良携带古谱一册,不远百里自清漾来访,文通曾与之共同参订。这个古谱,应该就是毛渐所修谱。文通以世良所授古谱为本,于洪武十八年重修信安毛氏世家谱,以祥公一派编辑成图列入卷内。因此,鳌川毛氏族谱照录了毛渐、世良二位修谱后的原有文字。仔细辨别谱内文字,毛渐公、世良当时所修文字在今存清漾谱内或被减省,或被改篇题,或已散逸。如清漾谱内渐公又序,此谱名“毛氏兴衰论”,又历代迁徙考部分为毛允让“迁徙考叙”承继,此谱可为参订。鳌川毛氏谱内凡毛渐公所修《毛氏世谱》文字,自当一一择出,以存渐公原文风貌,使先祖文字不为浅薄人而淹没。前已校录渐公所撰毛氏世谱序,此为第二篇:开宗原谱。(毛家小子天哲谨叙,2021年2月3日岁次庚子十二月壬午立春日)
○开宗原谱○
洪荒之世,寂寥忘紹。三皇五帝之事若亡若存,盖所见所闻辞既异同,而传信传疑理又蹖驳。昔齐王聚儒者论道稷下时,兰陵荀卿以年德为祭酒,好事者始造春秋公子血脉一卷。故其书流行于人间,以为荀卿所撰。考其世系源流,颇为鲁莽,文辞破碎,不为贯通。及楚汉之际,又有世本者,上始黄帝,下迄战国,凡帝王公侯皆有通谱。班彪有言曰,司马子长据左氏国语,採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以为史记者,皆宗世本也。论曰,史记世序全出于世本之书,略考首尾,颇为穿凿。其后韦昭注释国语,杜预发明左传,又皆根蒂其说,谓之信然。按毛氏,出于姬姓之后。盖武王有天下,封建宗親,藩屏王室,以文王庶子分土于毛,是为毛伯讳郑者也。春秋有毛伯,出使諸侯,称本爵也。嗣后子姓,因以为氏,故依旧谱例而开宗图。
赞曰:
茫茫开辟,宇宙拓垣;黄帝帝世,孰近孰远;
江沱无别,瓜瓞有衍;毛伯正氏,厥緖维阐。
文王,讳昌,父曰王季,母曰太任,生十九子,殷纣时封西伯,至武王天下,始宗周。
伯邑考,武王发,周公旦,管叔鲜,蔡叔度,成叔处,霍叔武,曹叔铎,卫侯,毛伯郑,冉叔季,郜子,雍子,滕伯,毕公高,召公奭,原伯,酆侯,郇伯。
论曰:按毛伯,文王之庶子,史不注其名,旧谱谓之叔聃,非也,岂后世因左氏云“鲁卫毛聃”遂以毛公名聃。刘原父得鼎盖于扶风,乃封毛叔郑铭识具存,则公名郑可知。秦并天下,毛从入于荥阳,后世因以为望焉。其世次名字与夫人姓氏既不他见,当依旧谱所载而列之。
元豐六年歲次癸亥十一月甲寅修定
天哲按,此为毛渐公元丰六年所修《毛氏世谱》佚文,见诸鳌川毛氏谱外纪篇,今清漾、韶山、龙城、上湘等谱皆未见载。毛渐修谱所据乃梁尚书兵部知谱事贾執所上之本。贾本是将叔聃列为毛氏始祖。毛渐引欧阳修集古录中“毛伯古敦”有武王弟“毛叔郑铭识”,而以为毛氏始祖名郑可知也,遂改录始祖为毛叔郑或毛伯郑。此说本自刘敞(字原父),见于集古录。此敦,原父得其盖于扶风。原父摹其铭文赠送给好友欧阳修。欧记云:“原父为予考按其事云:《史记》武王克商,尚父牵牲,毛叔郑奉明水。则此铭谓郑者,毛叔郑也。铭称伯者爵也,史称叔者字也。敦乃武王时器也。”
刘敞此论说有误。铭中“郑”之皇考为龚伯,则“郑”岂能为文王子,武王弟。据哲考证,毛伯古敦铭文曆日在孝王二年(前833年),器主“郑”乃龚懿孝王时期的毛叔郑四世孙龚伯之子,奉王命作邑,兼任五邑祝,有功受土受爵分氏为郑(以皇祖父字为氏),称郑父。所谓郑自毛出,即源于此。
龚伯为毛叔郑四世孙,有彝铭为证。集古录古敦铭〈毛伯敦龚伯彝伯庶父敦〉,三器中,龚伯彝铭的懿公即是文王嫡幼子毛叔郑(冉季)。铭曰:A8作皇祖懿公文公武伯皇考龚伯{将鼎}彝。A8其熙熙万年无疆,令终令命。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享于宗室。A8或是毛伯敦中的郑父之弟名。今本竹书纪年载,(康王)十二年秋毛懿公薨。此毛懿公即史记所载奉明水之毛叔郑。唯今本误系了王年,古今图书集成记作“成王十二年秋毛懿公薨”。此十二年,为成王亲政之十二年,也即成王继位二十年。
虽说是错引证据,然渐公修谱功绩莫大焉。其依据史料、出土文献首次厘正毛氏鼻祖为毛叔郑。同是清漾毛族,南宋礼部户部尚书毛晃之后裔所修关川毛氏谱中,其溯源毛氏鼻祖名秀而非叔郑。又南宋郑樵以博学多闻着称,其《通志·氏族略》云:“毛氏为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同书中在论及“同名异实姓氏”时,樵又称“毛氏有二,毛伯聃之后,以国为氏。”可推宋元之际,毛叔郑为毛氏鼻祖的说法并不为人所周知。
唯贾本旧谱内毛氏始祖叔聃说,并非空穴来风。《左传·定公四年》有“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古今学者一致认为聃季即文王幼子冉季也。则毛叔郑与冉季实为一人尔。又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王子朝之乱,因晋国帮助周敬王,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典籍奔楚。而后老子横空出世,为孔子师,著述道德经一部而归隐盩厔终南山。世人皆称老子为老聃,得聃一音之转,对于隐世的老子来说,乡村里亲邻间叫老得、老聃,其实没啥区别。如此老子、老聃或即毛伯得也。贾本所记叔聃者,或即指佐助王子朝争位,失败后奉周典籍奔楚,随后又被周敬王追杀而隐世的毛伯得也。民家传说龙生九子,而孔子誉老子为龙。旧谱载毛叔聃生九子,名讳俱在焉,这不是仅以巧合能释解也。
毛渐所列文王十九子,名讳排序与左氏文之昭十六有别,不知何据。成叔处、霍叔武,二者名讳与今传不同,盖是宋时学者认知。渐公以为叔郑乃文王庶子,非是。班簋有记,器主毛班之皇公(毛叔郑)“受京宗懿釐,毓文王王姒圣孙隥于大服”,如此,毛氏封地在周畿内邰城宗周左近,且为文王太姒嫡子孙,并昭昭于万世矣。邰城,后稷所封,盩厔扶风在其南北。毛叔郑有子三,长为芮伯,封于宝鸡汧阳。次为中旄父,承继大祖氏称,封地或在盩厔,季子南宫,封地或在扶风(即京邑、程邑),子孙康王时开国于曾。武王灭商,为天下主。周西五土,毛叔郑受土芮地、邰地、毕程之地,文王基业得其三矣,是知文王太姒爱幼、武王周公宠弟也。毛氏世为周卿,成王顾命六卿中,芮伯,毛公皆毛叔郑子也。毛公之子毛爽与幼弟南宫同毕公高之子仲桓、太公之子齐侯吕伋同迎康王就大位。
毛氏贵为文王太姒嫡幼子孙一脉,于西周典籍记载中,时而如龙飞九天般显赫,时而又如龙潜于渊般隐匿不显,与毛叔鄭子孙世代被周王宠信,不断受封派氏有极大关联。也与周景王时期,周王室的“王子朝之乱”有关。王子朝与周敬王争位长达十九年,佐助王子朝争位失败后奉周典籍奔楚的毛伯得就是老子(老聃、毛伯聃,得聃一音之转)也。老子(毛伯得)佐助王子朝争位,被周敬王追杀,毛氏族人不得已隐姓埋名达二百余年。是时,诸子频出,百家学说盛行,焉知诸子中无吾毛氏先祖变姓以名世、著作以流芳哉?
是故旧谱所载先祖为叔聃之说,非为无据,迨为史实。历代毛氏相传多以毛叔郑为先祖,但也有些家谱固执地以毛叔聃为先祖。哲以为或亦是西周、春秋两个毛氏关键人物被族人铭记而衍为不同的说法。其实一个是追溯到西周的鼻祖,一个是追溯到随王子朝奔楚而失去封地和爵秩的先祖毛伯得。《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以今观之,贾本旧谱所记始祖叔聃实为老子,也即毛伯得(毛伯聃)也。(毛家小子天哲谨识,2021年2月5日岁次辛丑庚寅月甲申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