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这些传世文献典籍,彰显康雍乾盛世的文化成就

这些传世文献典籍,彰显康雍乾盛世的文化成就

这些传世文献典籍,彰显康雍乾盛世的文化成就这些传世文献典籍,彰显康雍乾盛世的文化成就,传世,康雍乾,四库全书,康熙字典,文献典籍,古今图书集成

典籍里的中国第五集观后感_典籍_典籍里的中国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北方少数民族在与中原人民接触时,往往受到先进的中原文化的强烈吸引,呈现出主动向其学习靠拢的趋势。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人,在十六、十七世纪大量吸收汉文化,其文明程度得以迅速提升。满人入关以后建立的清朝,在政治制度上继承了中原王朝的基本特征,在文化政策上也积极向汉文化靠拢。康雍乾时期,最主要的文化贡献是政府主持了对前代文化成就的总结性整理工程,具体成果包括两部体量巨大的书籍——《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以及集古代辞书之大成的《康熙字典》。

康熙皇帝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极为推崇,以他为表率,满族亲贵也呈现出明显的崇文倾向。《古今图书集成》一书是在皇子胤祉的支持下,由著名学者陈梦雷主持编成的。该书在类型上属于类书,按照不同主题对古代文献中的相关内容予以汇总,与现在的百科全书有近似之处。

典籍_典籍里的中国第五集观后感_典籍里的中国

▲ 由陕西省图书馆修复的馆藏国家一级古籍《古今图书集成》。图片来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全书分为六大汇编,前三类依据天、地、人的次序,分别为历象、方舆和明伦汇编;后三类依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治国平天下的次序,分为博物、理学和经济汇编。汇编下设三十二典,六千余部。每部包括了汇考、总论、艺文、纪事、杂录、外编等部分,各有功用,体现了编者的精巧构思,也便于使用者检索。

例如“汇考”主要是依据史书,以编年体的形式罗列本部大事,或根据其他权威著作对本部主题的源流、特征加以归纳;“总论”汇集历代图书中对该部主题的评论,如《史记部·总论》的具体内容就是关于《史记》的所有重要评论;“艺文”收集关于本部的诗词歌赋,如《元旦部·艺文》记载了曹植、唐太宗、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咏颂元旦的诗句。该书还特别收录天文、地理、博物等方面的图表,共计六千多份,“图绘精详,考订切当”。这是之前的类书较为忽略的,也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古今图书集成》被誉为“康熙大百科全书”,这绝不是溢美之词。书中不仅保存、整理了大量传统资料,还囊括许多传入中国的西方知识,“凡在六合之内,巨细毕举”。该书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开始编纂,到雍正三年(1725年)才编定完成,历时25年之久。自其刊行以来,就成为士大夫、藏书家热衷探寻的宝库,并随着清末民国以后的大量印刷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例如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就利用了大量《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文献资料,并称其为自己“经常查阅的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一件无上珍贵的礼物”。该书至今仍是人文社科及科技史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

典籍里的中国_典籍里的中国第五集观后感_典籍

▲ 在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展厅拍摄的文溯阁本《四库全书》仿真本。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乾隆年间,一部规模更加宏大的丛书——《四库全书》面世。如果说《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百科全书,浓缩了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华,那么《四库全书》就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古代典籍图书馆。《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由纪晓岚等360多位当时的文人名士编撰,数千人抄写,耗时十余年,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3.6万余册、7.9万余卷,约8亿字。除了中国历代学者文人有关哲学、历史、文学、政治、民族、社会、天文、舆地、算学、工艺等各领域的重要著作外,《四库全书》还收录了德国、意大利、希腊、印度、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学者的作品,如明末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南怀仁的著作都在其中。从内容之广博和篇幅之宏巨来说,《四库全书》在当时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

《四库全书》体现了当时清朝最高统治者乾隆帝的意志。与其祖父康熙皇帝相同,乾隆同样尊崇汉文化,并在儒学、书画等领域有着深厚造诣,他编修《四库全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另一方面也是为笼络汉族文人,彰显“文治盛世”。清朝历经数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量采集图书,对于保存、整理、传播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典籍里的中国_典籍里的中国第五集观后感_典籍

上一篇: 史料下载
下一篇: 太平广记 - 卷第一 神仙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