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看到有朋友有疑问:为何会有“伪托”的现象出现,这里大致解释一下:
第一种情况,是古代无名无地位的作者,不忍心眼看着自己花心血写的东西无法流传,而靠自己的名字,是无法流传开去,无法留传下去的,所以伪托古人或名人。
第二种情况,是可以获取利益。
1.例如《古文尚书》失传后,东晋梅赜向朝廷进献了比较完整的“古文尚书”。梅氏所献的这部书,自清代已被定论为伪书。此书是不是梅赜亲自伪造,还有争议,但他通过献书,得到赏赐,名利双收。
2.有些水平很差的作者,跟书商勾结,炮制书籍,托名古人或名人,借以获利。这种事前些年还有,那时一些三流武侠作者和出版社勾结,把作品署名“全庸”、“占龙”、“金庸新”来骗钱。
3.古代书坊为了盈利,雇佣一些落魄写手撰稿,以名人的名字出版。例如“李卓吾评点水浒传”,实际作者是叶昼,但叶昼无名又潦倒,李卓吾名声满天下,所以书坊这么操作。
4.有些书,本非伪托。是前代非著名作者的作品。书坊老板为了增添销路,加以改造,改署成有名作者。
———————以下为原答案——————
这里先说几条比较简单的:
1.与作者生平不合。换句话说,就是该作者不可能写出该文章。
例如伪托苏洵影射攻击王安石变法的《辩奸论》。苏洵去世于1066年,那时王安石正处于辞官为母服丧时期。苏洵不可能见到王安石变法。此前,两人也几乎没什么交集。
不仅苏洵,任何人在神宗继位病提拔王安石执政前,都不会想到他会有那么大动作的变法,甚至不会想到他会一跃而成参知政事,更何况提前煞有介事地写这文章去攻击。
2.与该文体产生的年代不合。
例如有名的苏武、李陵赠答诗。那是很成熟的五言古诗,而五言古诗在文学史上要到东汉后期才成熟。西汉中期的李陵、苏武,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就像历史上的纣王不可能写出《封神演义》里那首七律一样。
再例如托名东方朔的《易衍》一书。“其歌括皆作七言律诗,则伪妄不待辨也。”(《四库总目提要》)
3.来路奇怪,不见传承脉络,记载与史事抵牾,且文风不符合所伪托的时代。
如果今天网上突然冒出一首署名李白的诗,在历代李白诗版本里都未出现过。或者谁突然说自己家里有部苏轼的孤本著作,世人未见过,既不是出土文物,又不见历代公私书目著录、不见历代藏书家的收藏传承,那么这些都显然不靠谱。
例如《汉杂事秘辛》一书,《四库提要》云:
杨慎序称得於安宁土知州万氏。沈德符《敝帚轩剩语》曰:“即慎所伪作也”。叙汉桓帝懿德皇后被选及册立之事。其与史舛谬之处,明胡震亨、姚士粦二跋辨之甚详。其文淫艳,亦类传奇,汉人无是体裁也。
此书若是汉朝作品,则不应一千几百年间未经著录、引用或提及,到明朝中后期才突然被杨慎发现(不是出土文献)。而且书中所述违背史实,文风也不类汉朝。故四库馆臣断为伪作。加上杨慎这人本来就喜欢玩这手,所以十有八九就是他本人伪造的。
4.与作者水平、风格明显不合。
优秀的作者,虽然作品会偶失水准,但终究不会下限过低。杜甫最差的诗,也不会写成“十八摸”。
以《四库提要》辩《河洛真数》一书的话为例:
旧本题宋陈抟撰。抟事迹具《宋史·隐逸传》。其说以《易》之卦爻配合人生年月日时八字,以定休咎。前有抟自序,又有邵子序,词皆鄙倍,殆术士不学者所为。下卷载晋管辂述洛书篇,首曰:“夫河龙负图者,非龙也,乃大龟也。”又曰:“羲皇画八卦,后有大挠明之。”尤极谬陋,不足与之辨也。
陈抟和邵雍、管辂皆是高人,而此书文辞鄙陋,荒谬不堪。那三人再失水准,也到不了这个程度。所以四库馆臣定为“术士不学者”伪托。
采用这一手,或者通过文风辨别,都存在风险,不是深通古书、熟悉历代文风、懂得文章优劣的人做不到。初学者不要去尝试。
5.托名前朝之书,里面却记录着后朝之事。
如果有本署名“鲁迅”的书里写着丁真或贾浅浅的事,那么不用说,这是伪托。
例如《康节内秘影》一书,署名是邵雍。《四库提要》辩伪云:
“后有总论一篇,杂引古今事而有张南轩北门视草,柳翠拜佛参禅云云。则南宋以后人作矣。”
邵雍是北宋人,而张南轩、柳翠都是南宋人。邵雍的书里不可能写到他们。同理,如果前朝的作品里却出现后世才有的地名、官名、物品名等等,那么该作品也基本是伪托。当然,还要注意“真伪杂糅”的可能性。
6.较早的文章,被很多著作引用过,而该文章现存的内容和被引用过的内容显著不符,则现存文章已非原文,很可能系伪作。
东汉大儒马融辩当时所传《尚书·泰誓》为伪作,那段文字,基本上每本古文献学教科书“辩伪”章节里都会引用,这里不详引了。
马融的最重要论据之一,便是古书中引用的《泰誓》文句有很多很多在当时所传《泰誓》中看不到。
马融那篇文章,长期被奉为辩伪的典范。不过,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要小心。因为古书篇章存在失传、残缺的情况。假设:《盘庚》一共有三篇,如果中、下两篇在汉朝或唐朝失传了,今人就只能看到上篇的文字。再看到汉朝或唐朝之前的人引用中下篇的文句,发现不在今天所存的《盘庚》中,因此怀疑现存的《盘庚》是伪作,那就要犯大错误了。
7.古人的著作,经过时代变迁和战乱,理应存世越来越少。而挂名在部分人名下的作品,反而越来越多。几大重灾区,例如姜太公、东方朔、郭璞、李淳风等等。署名这些人,而隋唐宋元等前代史书艺文志和公私藏书目录中没有著录,却在明清突然冒出来的作品,伪作的可能性极大。
——————
最热衷于辩伪的时代,是清朝后期到民国。例如崔述、姚际恒和以他们为偶像的“疑古派”。姚际恒堪称古代学术史上第一杠精,有部著作叫《古今伪书考》。不过,并不是考得都可靠,武断多地方很多。所以后来又有《重考古今伪书考》出现,加以商榷。
我们今天读古书,不能说不要“辩伪”,只是,更重要的在于“存真”。切不可用那种“宁可枉杀,不可轻放”的态度。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轻易给古人书籍文章定罪。
补充:有朋友问前人的作品被署名后人怎么办,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有的是剽窃,像郭象对向秀《庄子注》做的事,今天已经很难区分哪些是向秀的,那些是郭象自己的了。有的是强行安排,例如康有为等人一定要说六经都是孔子所作。前者若没有确凿证据的话,有点麻烦;后者一般是经不起考察的。另外一些情况,我们依然可以用上述中的一些方法来判断,例如《汉书·成帝纪》,篇末评语中称班婕妤为姑,显然不是班固而是其父班彪所作。
还有一种情况,是古代无良书商,把前辈名气小的作者的作品改署后世名气大的作者的名字。这种情况,总会留下蛛丝马迹的,具体先不详细说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