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不朽的《史记》?

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不朽的《史记》?

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不朽的《史记》?司马迁字子长,公元前145年(一说前135年)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约卒于前90年,他是中国史上以历史学家著称的第一人。所著《史记》,原称《太史公书》

司马迁字子长,公元前145年(一说前135年)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约卒于前90年,他是中国史上以历史学家著称的第一人。所著《史记》,原称《太史公书》,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汉武帝太初年间,“合两千四百一十三年”。书中记载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著史的典范。

司马迁的生平_司马迁为什么被处宫刑_司马迁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呢?

家族的事业、父亲的向往

司马迁的先世原本就是周朝的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曾经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史令。西汉时候,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记事修史,负责管理国家的档案文献和各地上计的文书资料,所以兼懂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因为职务的方便,得以广泛接触古代的典籍。司马谈是个博学的人,写了好多论述批评诸子百家,他向往先人久绝的世业,重视孔子作《春秋》的历史贡献,有志于历史的论述。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跟随走在洛阳,因病滞留,发愤而卒。临终前拉着司马迁的手,哭泣着把著史的大事嘱咐给他,司马迁俯首流涕,接受了这项重托,决心实现父亲的遗愿。

博览群书 天赋使然

司马迁十岁就能诵读“古文”,后来博读《诗》、《书》、《易》、《礼》、《春秋》,以至《秦纪》《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并及《禹本纪》《山海经》。那个年代能有多少书啊?可见司马迁已经博览群书,有了丰厚的知识储备。后来,他还读了诸子百家的书,而且精通天文、律历、地理,并知医药、占卜,可以说是全才型的学霸。公元前104年,他和壶遂等造《太初历》。他还喜爱文学,推崇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等的诗歌、文章、辞赋,他本人的散文和辞赋也写的好。公元前108年,父亲司马谈退休,他接了父亲的班,继任太史令,凭着这层身份,他又读了汉家的档案文书。

行万里路 视野广博 见闻丰富

司马迁20岁时开始远行,访问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现在的山东、河南等地。后来因奉旨出使西南,又有了第二次远行,一直到了四川西部和云南西部。在跟随汉武帝出巡的过程中也游览了不少地方。他去过长江大河、五湖沅湘、淮泗漯洛,西至四川的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他在会稽,探过“禹穴”。在淮阴,访问了韩信的遗迹。在丰沛,访问了萧何、曹参、樊哙等人的故居。在沅湘流域,他凭吊了屈原自沉的汨罗江。在山东,拜访了孔子的“庙堂”,也参观了孟尝君的故邑。在北方边塞上游览了蒙恬修筑的长城屏障。

壮阔的游踪,为他打开了眼界、增长了阅历,使他有机会听到过去,特别是秦汉以来著名人物生动的故事;也使他有机会广泛的接触到下层群众,并有助于了解各地的经济生活、风土特征和地理形势。这些为他写成《史记》都有十分大的帮助。

大任在肩 忍辱负重 信念不屈

公元前98年,他因为给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捕入狱。按照汉律,缴纳钱是可以赎罪的,但家贫,凑不齐应该缴纳的钱数,他的亲戚朋友也没有伸出援手,司马迁最后遭受了宫刑。他深刻知道“刀锯之余”的人所经常收到的传统性诟辱,但为了大业,他坚持了下去。他已宣称自己做了万一的准备,不管“俗人”有什么看法,他是要把这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即使因为著史被杀,也没有什么后悔。

敬佩其人,敬佩其文!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上一篇: 司马迁被宫刑冤不冤?
下一篇: 《史记》作者司马迁到底有多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