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提到司马迁,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西汉史学家、《史记》著作者、天文爱好者;还是言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太史公?
司马迁一生的成就,尤《史记》为大,其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作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其从帝王政迹、贵族王侯历史、人物传记进行叙事,对政治、经济、天文、历法、水利、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和现状都进行了极其全面地叙述,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但今天,我们不谈《史记》,我们要来谈一谈司马迁是在何等境遇下发愤著书14年,才得以完成此“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对其评价)
PART ONE / 1 遍游群山大川
Around the mountains and great rivers
司马迁西汉景、武年间生于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的小康之家,自小过着耕种畜牧的生活,好不惬意。因祖辈自周朝起就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天文家,父亲司马谈又做回了太史令一职,因而在父亲的熏陶下,司马迁年仅十岁便已习诵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书的世界为司马迁打开了广博见识的第一扇窗。稍稍年长之后,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悠然闲适的生活,随任史官的父亲来到当时世界的中心——京城长安,在那个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年代,长安不仅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更是实现了空前的发达。
| 京城长安
随父到达长安后,因学术之家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开始向当时的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可谓是得到了那个年代最良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对年轻的司马迁价值观树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他未来开阔大气、浑厚优美的文风奠定了绝对的基础,长安的生活为司马迁打开了广博见识的第二扇窗。
二十岁那年,司马迁已学有小成,那时正值汉朝国事强大,父亲司马谈重拾祖业多年,其实早已在心中暗暗励志要整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箸,但在当年那个历史史料匮乏、战乱频发的年代,注史谈何容易?更何况是远古历史!很多都是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不仅辨证材料难觅,内容更是说法不一,大多难分真伪。尽管有绝对的毅力和决心搜集阅读大量史料并入世深究考证,那这跨越千年历史长河的浩大工程也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的,就算是拖着早已老弱多病的身体历尽一生完成了这部史箸,又怎么能够使之保全传诸后世呢?每每想到于此,司马谈都几度意志消沉,但不舍放弃心中宏图伟业的司马谈想到了自己正在读书的儿子......
但大家都知道父母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下一代,大多容易适得其反,司马谈也心有疑虑,不知儿子是否愿意子承父愿,父子同力抗下这这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于是,司马谈找到正在读书的司马迁,开始了一场关乎史学命运的深入谈话,希望儿子能够利用司马家族祖辈记史的先决条件,肩负起为中华千年注史的宏伟历史使命。谁知,司马迁不仅十分愿意子承父业,还很快进入了角色,更加发愤地读书。
| 少年司马迁
直到司马迁二十二岁这一年,父亲认为时机已到,叫来司马迁,说道:“你已读遍这万卷书,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书中的世界难免有局限,缺少温度,现在开始,你可以行万里路了!”于是,司马迁开始了他长达数年的全国性调研,对世界进行多维度体验,其间遍游群山大川,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而后司马迁一直保持着平生喜游的习惯,足迹不肯一日休。
司马迁的壮游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为日后山河大地般的文学表现力奠定基础,游历中考察历史古迹,访问故老遗贤,了解风俗,采集传闻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青年游历的经历也为司马迁打开了广博见识的第三扇窗。
| 青年司马迁
司马迁漫游各地返回长安后,因父亲是史官的缘由,他也出仕做起了郎中,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作为汉武帝侍从官的司马迁,职责主要是陪从君王之侧随时建议、以备顾问及差遣。汉武帝元鼎六年,正随武帝东行巡幸缑氏(古地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的司马迁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往巴、蜀以南筹划新郡建设,为官生活也为司马迁打开了广博见识的第四扇窗。汉武帝元封元年春天,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作为参与制定封禅礼仪的官员,理因前往参与当世之盛事,却因途中身染重疾,只得滞留在周南。未能继续前行的司马谈,将其引为终生之憾,心中越发积郁愤懑之气,导致病情加速恶化。奉使西南的司马迁在完成任务后,本应该立即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却在行到洛阳时,见到了命垂旦夕的父亲......
PART TWO / 2 承父遗志
Inherited his father's wishes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任太史令期间,整理撰成《论六家要旨》,对先秦各学派的思想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至今仍是史学界研究先秦思想史、哲学史的珍贵文献。司马谈对于早些年与儿子共同立志撰写的通史,也已收集了大量图书文献及资料。
将修史作为自己一生神圣使命的司马谈,在洛阳与儿子相遇时,已知自己命不久矣,感叹壮志未酬,便在弥留之际对司马迁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里吗?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如今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到泰山封禅,而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著啊。况且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的,中间经过侍奉君主,最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孝中最主要的。天下称颂周公,是说他能够歌颂周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召的遗风,使人懂得周太王、王季的思想以及公刘的功业,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落,礼乐损坏,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振兴被废弃了的王道和礼乐。整理《诗》、《书》,著作《春秋》,直到今天,学者们仍以此为法则。从鲁哀公获麟到现在四百多年了,其间由于诸侯兼并混战,史书丢散、记载中断。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
从小以孝为大的司马迁,面对垂垂老矣,不久于世的父亲,早已悲泣地泪流满面,于是低下头含泪发誓说:“儿子虽然不够聪敏,但我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一定把父亲编撰历史的计划全部完成,不敢有丝毫缺漏!”
| 壮年司马迁
就这样,失去指向明灯的司马迁在父亲过世三年之后的三十八岁,出任太史令,继承父业,开始著述历史。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正如在《报任安书》中所述“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意思是出任太史令后司马迁自觉才华不够,所以断绝宾客的往来,忘掉家中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完全献出自己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业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幸,以此可以看出,司马迁不仅对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同时也是极其自谦、谨慎之人。为了完成与父亲共同的梦想,写好记千年史实之著作,司马迁开始在“金匮石室”也就是当时的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有了更多接触外面看不到的书籍和重要资料的机会,这为他著《史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就这样经过了四年之久的准备,终于在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主持完成改秦汉以来沿袭的《颛顼历》为《汉历》的工作后,就开始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他将之称为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决心效法孔子写出一部同样永垂不朽的史著。这年司马迁已四十二岁。
PART Three / 3 飞来横祸
Outrageous fortune
司马迁四十六岁这一年,本以为快到知天命的年纪,只消一生清廉,低调著书,潜心研究历史,全力撰写《史记》就是余生最大的使命,却不知因个人正义及多言所带来的祸患,正悄然来临。
那是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要他为大军运送粮草。李陵来到武台后断然谢绝,不愿只做贰师将军的运输队,望能够自成一军独当一面,还不要马匹,只请步兵五千,到兰干山南边以分单于兵力,并以寡击众直捣单于大庭,武帝对李陵的勇气赞赏有加,便答应了他,并诏令强驽都尉路博德领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队,路博德以前任过伏波将军,自然也羞于做李陵的后备,便上奏武帝表示秋季正是单于军队马肥粮多的日子,此时不宜出兵,应等到春天时再与李陵分别率骑兵分两路而攻,晚年的汉武帝本就生性多疑,看到此番言论后勃然大怒,以为是李陵反悔携步兵出击才指使了路博德上书,然而汉武帝之后才得知,此时的李陵已经率领了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三十天,并将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手下骑兵陈步乐回朝禀报。陈步乐被召见后向武帝禀报,说李陵带兵有方,将士们都死力效命,武帝非常高兴,还封了前来禀报的陈步乐为郎官。
然而,好事不长,正当李陵行进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到匈奴单于的主力军队,李陵军驻扎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血战匈奴三万多骑兵,连日苦战的汉军虽击退匈奴,但自己也是死伤惨重,尸体推起来有一座山之高,但路博德的援兵却久久不到,单于被李陵军队的战斗力所惊,随后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共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匈奴之兵越聚越多,李陵军队粮尽矢绝之后,才不得不以暂时投降匈奴的权益之计保全性命。
| 西汉名将李陵
本以为遭遇匈奴围剿的李陵战败后会英勇赴死,但当得知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后,汉武帝勃然大怒,对李陵积怨已久的群臣们也都落井下石,对李陵口诛笔伐,但当众人皆声讨李陵罪过之时,武帝以李陵之事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却替李陵辩护到:“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司马迁此番言论本想着发表心中看法之余还能宽慰宽慰汉武帝,谁知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听完司马迁的话后自觉颜面尽失,更加生气,认为司马迁是故意想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的部队为李陵说情,更何况李广利还是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之兄,于是汉武帝以诬罔之罪将司马迁处以死刑。但没过多久,汉武帝得知李陵军队是因无后援军队才不得不投降时,自觉悔意,便派公孙敖前去迎接李陵回汉,谁知公孙敖也对李陵积怨已久,不仅无功而还,还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反击汉朝,武帝此时已彻底失去思考,下令杀李陵全家,而司马迁更是在劫难逃。
| 汉武帝 剧照
因“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的司马迁,本来按律当斩,但因秦朝时严酷的刑罚使百姓积压已久,汉朝开国后针对这样的罪责就有了可免去死刑的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接受肉刑中最为残酷的"腐刑",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宫刑。司马迁为官以来两袖清风,早年间所有的积蓄都用来遍游名山大川,自然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赎罪。但腐刑又是极其残酷和摧残人类精神、对人格进行极大侮辱的刑罚。在当时那个社会,接受宫刑后的人就不能算做是人了,就连奴隶、百姓在面对这种刑罚时,也会毅然决然选择死,司马迁作为史官世家的后代自然更不例外,悲痛欲绝之时的他想到了自杀......
PART FOUR/ 4 为了著书,只能苟活
In order to book, can only survive
在狱中的司马迁整日不眠,在“去死”和“接受宫刑”两者间辗转反侧,想着当下的境遇应该也只能以死谢罪了,这样,子女和爱妻也不至于沦为他人的笑柄!可他又想到,他看之比命重的史书才完成了一半不到,还未脱稿,如果这时候去死,黄泉之下,怎么面对祖辈和父亲为史学世代所做的贡献,怎能对得起自己至生之梦想,怎么将此巨著传诸后世供万人所拜读呢?
后来,司马迁叹出那句被世人广为流传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深知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如果自己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毫无价值可言,但如果含辱完成了这部旷世巨著,眼下这些嘲笑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可是整整为著史准备了近十年呀!他可是必须得活下去的呀!
于是,司马迁忍下奇耻大辱,甘愿受此宫刑也要活着,执行刑罚时,他面不改色,目光凛然,因为自此,他就是完完全全为《史记》所生,为梦想所生了!
| 壮年司马迁
受宫刑后的司马迁成为了一名宦官,重新获得了汉武帝的宠信,继任中书令,陪伴在君王侧。尽管如此,司马迁依然利用所有可用的时间,撰写《史记》,其撰写过程中,态度极为严谨,实录精神就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近代史学家翦伯赞言:“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虽然现世很多人对于《史记》中所记载的内容都抱有质疑,但在当时史料不全、难以考证的现实情况下,司马迁已经利用其广博的文学天赋尽其全力做到最好了。
司马迁的晚年,虽然重新回到汉武帝的身边,但他身后永远充满了流言蜚语和质疑,大家都不理解,一个饱读诗书的史官之后,居然会为了苟活于世而遭受这等奇耻大辱,正如太始四年(前93),因“巫蛊之祸”(汉武帝在位后期利用巫蛊挑起的政治事件)陷于囹圄的任少卿写信隐含司马迁救自己时,司马迁回信所说:"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所语!“这一言已表达出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已到达极点,且积郁多年,并且已无法以士大夫的身份上朝,更无法向天子谏言了,更何况司马迁深知年迈的汉武帝此时是非他三言两语所能劝谏的。
| 汉武帝后期
眼看着好友蒙受灾祸,即将长辞于世,自己却无能为力,司马迁终于忍无可忍,将多年来所积压的愤懑向好友任安完完全全地吐露一通,此书信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但其中却丝毫没有后悔当初为李陵辩护之意,就算忍受如此大的侮辱,他也依然对这位交往不多的同好表示认可及赞许,此篇名言警句频出、饱含真情实感的杰出散文——《报任安书》也成为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
ART FIVE / 5 悲愤时读读司马迁
When you're sad to go and read Sima Qian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这样说道:“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不能使肢体长跪或捆绑而受辱,再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带上木枷、遭受杖刑受辱、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便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但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就像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也是遭遇了灾祸才更加发愤著书,为后世所著称,盖西伯被拘禁而推演出《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写下《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遂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被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活下来从事著作以表现自己的思想。
近年来我也用我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之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也不会后悔,然而,这些目前都不足为外人道呀!”
| 晚年司马迁 剧照
《报任安书》写于太始四年(前93),通过司马迁的叙述,此时《史记》一书应该已基本完成。从此以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概卒于武帝末年,也就是完成史书后的两到三年,他在这两三年内对《史记》再次进行编撰和修订后,交由女儿珍藏并嘱咐一定要传诸于后世后,便长辞于人间,享年仅55岁。他的一生大约与汉武帝相始终。
直到汉宣帝的时候,司马迁外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就上书汉宣帝,把这本自己日夜捧读,视为生命的《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时面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历史使命,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过去更励志的故事呢?
毛泽东曾在与师哲的谈话中叹息司马迁的遭遇,并说:“司马迁‘身残处秽,动而见尤’却‘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所不辞’,是因为他内心的积郁还没有来得及宣泄,苦衷还没有昭之于世人,满腹文采还没有来得及表露,他希望自己正在写着的著作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人,通邑大都’。诚如是,则虽九死而心不悔,这愿望确实是达到了。可以说,真正的信史自司马迁始,‘史学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唐诗、晋字、汉文章,也因司马迁的《史记》,被推向了极致。后世文人称其文势有如百川汇海,万壑朝宗,学士才子也只得望洋向若而叹了。
| 史记
如果屏幕前的你读到这里,心中的悲愤还无法纾解,那我最后赠你司马迁在《史记》第七十《太史公自序》中所言: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身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身体和精神受到扰乱,不得安宁,却想要与天地共长久,则是从未听说过的事。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形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形、神分离就会死亡。死去的人不能复生,神、形分离便不能重新结合在一起,所以圣人重视这个问题。由此看来,精神是人生命的根本,形体是生命的依托。不先安定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却奢谈“我有办法治理天下”,凭借的又是什么呢?
因此,成大事者,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愤懑要学习自我纾解,读读从古至今伟人之著作,大多可领悟一二。人生在世,谁不想有尊严地活着,但假若有那么一天不幸来临,短暂的卑微和隐忍,只为未来更有价值地绽放,惟有苦难,才能使我们更加坚韧、生生不息;惟有认真努力地活,才有可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璀璨未来.....
- The End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