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开始读《史记》,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入手?

开始读《史记》,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入手?

开始读《史记》,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入手?第二遍读史记。很小的时候(大概五六年级)读过白话文版本的史记。现在大概只记得列传里的很多零碎的故事了。现在马上大三,开始重读《史记》。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比较喜欢历史、文言文

第二遍读史记

很小的时候(大概五六年级)读过白话文版本的史记。现在大概只记得列传里的很多零碎的故事了。

现在马上大三,开始重读《史记》。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比较喜欢历史、文言文,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这是一本很有必要去读的书,无论是小时候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浅尝辄止,还是现在的温故知新、揣而度之的故书重读,都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精神给养与消遣享受。

针对入手,从个人经验来看,分享一点点建议吧。

首先,个人认为,《史记》的阅读障碍不应该是在于以文言文为表述形式的文本障碍。就个人阅读体验来说,《史记》的文言文大多数都是属于很浅白的,甚至于,部分的阅读难度与明清的白话通俗小说类似。尽管史记的文学水平很高,被誉为“无韵之离骚”,但是,其文风是比较通俗的,作者没有刻意的卖弄辞藻或者说,使用太多的“高级词汇”。基本上绝大部分,高中语文所训练出的文言文水平已经足够应付了,典型如高中教材中节选的《鸿门宴》。《史记》中的绝大部分都类似于此,正常高中文言文水平就能读下去,例如《淮阴侯列传》、《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等等。

可能少部分的内容或者个别字句没有那么的浅白,但是,这其中的大部分,运用一般的文言文中的“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等知识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再剩下的部分,通过查阅字词典,乃至于百度(其实百度是可以找到译文或者解释的),都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这部分,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争议,因为每个人的文言文功底可能不同,但我认为,高中语文学的很多文言文知识都是能够在史记中得到体现的,而我,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一般人(我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因此,权以一般人的水平来衡量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文言文水平。

也不清楚题主究竟是处于那一阶段,是否读完了高中。个人建议,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达到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文言文基础水平的话,不建议直接读文言文。如果仍然在校,那么稳扎稳打的学好课堂知识;如果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了,那么就慢慢耐心阅读,甚至于可以从更简单的文言文典籍入手,例如接近于白话的《三国演义》、篇幅较短的《世说新语》等等。

不建议强读。因为,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水平去读的话,会付出更多的时间与成本,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阅读更多的还只是一种爱好,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对自己的投资,既然是爱好,就没有必要过于为难自己,既然是投资,就不要选择高成本、低收益的模式。毕竟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主要任务(应试、专业、工作等等),主要任务之外的时间,投入到休闲与精进之中,尽可能的选择自己收益更高的可能会更好一点点。

另外,因为题主用的是繁体,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难以阅读(题主应该不是台湾的吧,如果是,那么后面的就请忽略)。如果除非必要,比如某一个版本只有繁体字,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专业学术研究、仅此一版且非读不可等等),不必为难自己去啃繁体字。这样做,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属于自己给自己设置阅读阻碍。

其次,个人认为,读《史记》,乃至于读大多数史书,真正复杂、阻碍我们读懂历史的,可能应该是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历史毕竟是由历史人物构成的,尤其是纪传体史书,人物以及人物关系才是其主线。我在初读史记的时候,重点是放在一些有趣的故事上,因此,实际上只记得一部分主要人物,例如:秦皇、项羽、刘邦、孙子、吴起、伍子胥、韩信、黔布、刘侯、萧何等等。这样读下来,可能能够积累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也可以从具体人物的兴亡沉浮之间体悟到一些历史的智慧与厚重感,但其实,这对于了解历史来说,是非常浅显的。

从某种程度上,历史有些类似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第一对反思性关系存在于社会的本相(reality)和表象(representation)之间。作为表征的文本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社会实践的现实。任何一种社会实践都发生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条件之中,必须有一系列独特的政治制度、经济条件、生计状况的客观现实让该实践得以发生。与此同时,又必须存在一套认知方式、心智结构、知识体系为该实践及其所得以发生的客观现实赋予意义。客观现实所构成的本相让关于这些事实的认识与叙述所构成的表象得以存在;同时,表象又合理化或批判或否定本相的存在,并通过行动者基于这些判断所进行的实践创造出新的现实。第二对反思性关系则存在于具体实践及其所发生的社会空间之间。包括了本相和表象的社会空间构成了行动者进行决策的外在条件。在每一个特殊的历史断面中,社会空间都限制了决策的可能性。但是,每一个社会空间的现状都无非是行动者之间持续不断的策略行动在此刻的凝结。当聚合于这一刻的社会条件为新的社会实践创造可能、施加限制的同时,它们也为新实践所创造的新条件打开了大门。结构/现实和实践/表象之间并不存在决定论的关系。它们时刻处于动态的对话和变化之中。——《朱明哲:中西法学交流的三种范式》(载于清华法学2021第4期)

这篇论文在其提出的反思实践范式中借用了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个人认为论述是很清晰、深刻的。虽然作者将之运用到了法学的范式之中,但其实,我在读的过程中认为,历史也是同样遵循此种范式的。(布迪厄本身便是社会学大家)

因此,要读懂历史,就必须读懂各个历史人物之间、历史人物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够清楚的分析历史中的人物关系。

因为,场域中的互动是基于“资本”而进行的,所谓的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更为抽象的“象征性资本“。而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本“,实际上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布迪厄称一个社会行动者所能掌握的一切资源为“资本”。.......任何一个社会场中,行动者的互动又表现为他们所掌握的资本之间的互相转化。资本只有在向其他资本的转换中才能凸显其实践意义。——《朱明哲:中西法学交流的三种范式》(载于清华法学2021第4期)

典型的,分析一个历史人物的出身、所属、社会联系,基本上就能理解其掌握的“资本”为何,其所求的“资本”为何,这样,也就不难以理解不同的历史人物所作所为背后的原因了。如此,才能够更好地读懂历史。

同时,如果要真正的读懂历史,必须是去中心化的——历史没有主角。即,历史不是帝王将相的家谱,也不是明星人物的秀场。历史是一部群像小说,反映的是社会现实,既然是社会现实,那么,就不存在主角与配角之说,没有人是NPC,历史中的每个人都是有着自己的诉求与社会关系的。每个人都掌握着不同程度的资本,并孜孜以求的参与互动之中。尽管在史书传叙、后人传说中,出尽风头的往往只有少数“风流人物”,但是,在历史所发生、记叙的那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是“场域”中的主体,都拥有一定的“资本”,他们基于场域而进行互动,这些互动又塑造着场域,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互动之中,形成了历史。尽管在精英主义的史学叙事中,大多数的边缘人都成为了是“失踪者”亦或“小透明”,但是,在当时的场域中,他们每个人都握有一定的资本,并且不断地进行互动,从而型塑着历史。

在任何一个时代,学术权威终归只是少数,大多数法学家在传统学说史的视野中仍然只是“边缘人”和“失踪者”。然而作为同行,权威、边缘人、失踪者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中就算不在同一个机构共事,也总会以问题探讨或会议交流等种种方式产生互动,使法学场不断自我生产并与其他的社会场中的互动形成合力,改变一个社会本身的结构或者制度基础。不同行动者的互动在国内法的语境下很容易理解。如法国关于世俗化的讨论就广泛牵涉了狄骥这样的学术权威、厕身于共和政府支持的巴黎法学院的主流法学家、选择任教于天主教学校的边缘人,和那些仅仅在法律实务的余暇在法学院授课的失踪者。今人眼中的“权威”并未主宰当时讨论的议程,更无法决定学说和实务的发展方向。同样,领事裁判权的撤废让政学两界精英和一般舆论在同一个问题上发声,并在相当程度上形塑了近代中国法学,乃至于大众情感。同样的事件也发生在跨国的法学交流之中——边缘人和失踪者并不必然屈服于伟大作者的权威,而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社会资本在法学场的竞争中积极地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朱明哲:中西法学交流的三种范式》(载于清华法学2021第4期)

由于历史是由场域中掌握资本的主体之间的互动所构成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历史就是主体在场域中运用资本互动的过程。因此,若能够理清楚某一个作为历史断面的场域的资本构成、分布与互动过程,自然而然就能够了解相应的历史。同样,又因了解了场域的主体的社会关系,也就了解了其所掌握的资本,因此,了解历史中的人物关系很重要。

况且,个人认为,《史记》中的人物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即使不追求对历史深层次的理解,单纯想要从逻辑上理清楚历史的表象,也必须对人物关系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在读《吕太后本纪》的时候,如果不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看懂吕后是如何一步一步的逐渐做强诸吕的。在读各个世家的传记的时候,如果不清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就无法理解齐桓公后齐国的荒乱、田陈代齐的进程、三桓衰鲁等等历史事实。

所以,个人建议,如果要比较清晰的阅读、深刻的理解《史记》,认真的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最好做一个人物谱系、派系、联系图,可能会好一些。(当然,其实这点我也没有做到,因为我比较懒,嫌麻烦,除了概念体系严密的专业类书籍之外,大多数更多的都是在力求当时能够大致读懂,能够有所收获即可。)

最后,有比较好的历史、文学基础,可能更容易看出一些门道。因为我不是历史专业,也不是文学专业,可能仅限于有一定的很业余的爱好,因此,在此次不做很专业的讨论,只是谈谈个人的看法。如果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角度、文化发展(是的,事实上就是高中历史基础,可能也有些是课外了解的吧,但真的谈不上专业,只是从个人体会角度来说),你会看到一些很有趣的东西,你会发现,你读《史记》中的很多内容是可以和历史知识相对应的,例如,原始部落到政治国家的过渡、郡县制度的发展史、汉武帝时期的秀才制度、古代的经济政策(我觉得其实有些和现代的财政政策没有太多的两样)、法治思想、道德思想等等。个人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就像在英语阅读中遇到刚好记过的单词一般亲切。同样,个人认为,读历史需要一定的人文关怀与共情能力。历史不仅仅是波澜壮阔,更不仅仅是波折诡谲。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于一个时代的兴亡沉浮,如何能够令我们不感慨万千呢?《五帝本纪》中对五帝贤明的描述蕴含着古人理想中的明君追求以及大同世界、《秦皇本纪》中看到秦始皇从最初的位卑身险,到之后的践祚掌权,乃至于统一六国之后的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甚至于刚愎自用,乃至于求长生不得以及对死亡的惶恐,又如何不令我们每一个读者动容呢?我在读《秦皇本纪》的时候,从秦皇多次出巡以及勒石刻功的碑文,甚至于大臣歌功颂德的贺表中,都能够读出秦始皇作为功高三黄、气盖五帝的千古一帝的喜悦与得意,这些都让我感觉到,秦始皇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简单的刻板印象中的暴君。

《文帝本纪》中,近乎于“完人”的文帝,既有谦虚谨慎的作风,也有治国理政的手腕,更有慎行止罚的宽容与体恤民力的贤明,如此明君,又如何不让人神往呢?紧随其后的《景帝本纪》、《武帝本纪》无论是从篇幅还是从内容上,都与《文帝本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贬褒不言而喻,又如何不让人会心一笑呢?《李斯列传》中,李斯溷鼠、东门黄犬的典故,又如何不是今天很多令人扼腕叹息的人的写照呢?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写尽了多少迁客骚人、文人墨客的心身?《齐世家》中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何等威武?然而却因为身后之事没有处理好,加之后代恣意轻浮,导致了齐国从此祸乱不断,终为田陈所代;反之,田陈一族,三代谋划,勠力同心,又是何等不易?攻守易势又如何不引人深思?《吴世家》中季礼让国,难道不是古贤人遗风吗?也难怪太史公将《吴太伯世家》位于世家之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都需要我们去慢慢体会。

以上只是个人阅读过程中很粗浅的感悟(因为我本身读的就很粗浅)。但愿有所裨益。其实个人也很喜欢看知乎上很多很厉害的历史答主针对历史所做的分析,很多的分析都很深刻,吾不如也。希望能够慢慢进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关于中间提到的场域理论,可能对于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在此贴一篇论文,也是文章的引文出处。虽然是法学领域的论文,但其实借鉴了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其思想内核是一致的。且由于本论文主要是对于法学研究范式的讨论,故而技术性不强,不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即可阅读。相信部分对于历史有一定认识的读者一定能从中找到可以适用于历史的共通之处。

欢迎感兴趣的去阅读。

由于该文目前还没有上知网(我没有找到),故而引用格式不求规范。且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查阅知网可能并不方便,在此直接插入《清华法学》的公众号的链接以便于大家约定。

学术 | 朱明哲:中西法学交流的三种范式

带个货恰饭...我用的kindle,感觉还不错。当然,阅读纸质书可能效果会更好,但纸质书对仪式感要求较高,现在一般阅读反而习惯了电纸书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读。纸质版就不推荐了,因为我没有看到实体书,担心会推荐错。

上一篇: 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编辑部联系方式
下一篇: 另眼观文史哲专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