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思维导图+导语阐述+原文+批注+阅读导引+阅读训练 《战国策》第八——时代造就了一群人,一群人造就一本书【思维导图】【导语阐述】《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十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面了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一种道理,生动幽默,耐人寻味。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借其妻、妾、朋友出于不同目的,赞美其“美于徐公”,说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劝诫齐王不应偏信宫妇近臣的话,而应广开言路,鼓励人民进谏。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流传至今为习用的成语。《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十的言行都在此书。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二文辞妙。《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史记》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于《战国策》的史料。【内容概括】本章趣味性很强,延续朱自清的笔法,先介绍周朝末期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然后写动不动就兵戈相见战国时代,继而引出纵横家这一应运而生的特殊群体,朱自清对纵横家进行了非常辛辣和精彩的评论,完美地解释了何为“以顺为正者”,最后引出《战国策》,整个内容水到渠成,极其流程,读完有一种舒畅之感。主要内容就三个:战国时代——游说之客——《战国策》【原文+批注】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这些大臣都是世袭的,他们一代一代聚财养众,明争暗夺了君主的权力,建立起自己的特殊地位。等到机会成熟,便跳起来打倒君主自己干。那时候各国差不多都起了内乱。晋国让韩、魏、赵三家分了,姓姜的齐国也让姓田的大夫占了。这些,周天子只得承认了。这是封建制度崩坏的开始。那时候周室也经过了内乱,土地大半让邻国抢去,制下的又分为东、西周;东、西周各有君王,彼此还争争吵吵的。这两位君王早已失去春秋时代“卖主”的地位,而和列国诸侯相等了。
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他们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等量齐观罢了。【批注:列国大臣因世袭制,一代一代就是夺取君王的权利,而周天子也无权干涉,只得承认,且又分出了陈。西周社会动荡,封建制度崩溃,合久必分。】秦、楚两国也经过内乱,可是站住了。它们本是边远的国家,却渐渐伸张势力到中原来。内乱平后,大加整领,努力图强,声威便更广了。还有极北的燕国,向来和中原国家少来往;这时候也有力量向南参加国际政治了。秦、楚、燕和新兴的韩、魏、赵、齐,是那时代的大国,称为“七雄”。【批注:战国七雄:秦、楚、燕、韩、魏、赵、齐。】那些小国呢,从前可以仰仗霸主的保护,作大国的附庸;现在可不成了,只好让人家吞的吞,并的并,算只留下宋、鲁等两三国,给七雄当缓冲地带。【批注:秦楚经历内乱,却成功平定,势力日趋强盛。】封建制度既然在崩坏中,七雄便各成一单位,各自争存,各自争强;国际政局比春秋时代紧张多了。战争也比从前严重多了。列国都在自己边界上修起长城来。这时候军器进步了,从前的兵器都用铜打成,现在有用铁打成的了。战术也进步了。攻守的方法都比从前精明,从前只用兵车和步卒,现在却发展了骑兵了。这时候还有以帮人家作战为职业的人。
【批注:制度崩坏,七雄争霸,时代发展,兵器战术,兵种的进步使战争愈加严重。】这时候的战争,杀伤是很多的。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可见那凶惨的情形。后人因此称这时代为战国时代。【批注:引用孟子的话,表现出当时战乱所致的伤亡惨重。】在长期混乱之后,贵族有的作了国君,有的渐渐衰灭。这个阶级算是随着封建制度崩坏了。那时候的国君,没有了世袭的大臣,便集权专制起来。辅助他们的是一些出身贵贱不同的士人。那时候君主和大臣都竭力招揽有技能的人,甚至学鸡鸣、学狗盗的也都收留着。这是所谓“好客”、“好士”的风气。【批注:国君不用大臣,而是集权专制使用士人。】其中最高的是说客,是游说之士。当时国际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战争到底是劳民伤财的,况且难得有把握;重要的还是做外交的工夫。外交办得好,只凭口舌排难解纷,可以免去战祸;就是不得不战,也可以多找一些与国,一些帮手。担负这种外交的人,便是那些策士,那些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既然这般重要,所以立谈可以取卿相;只要有计谋,会辩说就成,出身的贵贱倒是不在乎的。【批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