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具有「模板性」和「概述性」。形容词并不是准确的定语,而是「约词」。当人们给某人定义为「好人」的时候,这个「好」就只是一个模板性的套用,是一个模糊的描述,是一个约词,而不是一个准确的描述。
把一个人做的两件事,都定义为「好事」,但这两件事的好一定是有区别的,不管是在程度上,还是相对对象上,但定语都只是简单而笼统的将其定义为「好事」,这显然不是准确的记述。
同样的,即便以「很好」、「极好」、「非常好」来作定语,这些定语仍然只是概述性的约词,而不是准确的定语,这是文字本身的「模板性」和「概述性」决定的,每个人对一件事物的评价也会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所以完全准确的记述历史是一件不可能完美落实的事情。
除了采用文字的记载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照片、录音、视频等方式记载历史,但这些记载方式同样存有弊端,因为这些电子设备并不能准确的记录出该情景下影像的实况——在光线上一定是有偏差的,录音也会因录音设备的质量,录音时录音设备所在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在语音的载录上与实际声音产生偏差。
关于「影音载录设备能否完全准确的载录影音」以及「影音播放器能否完全准确的还原载录的影音」的问题,就目前人类制作影音设备及操作它们的能力来看,这些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这样,影音载体对历史的记载也就不可避免的失实了。
还有一种常见的记载历史的方式——文物。考古学家以文物为最具有说服力的历史载述,以现实的存在作为历史证明的第一手资料,但文物同样具有记述的偏差性。
一件东西的存在,一定要在固有的框架和对应的对象里才能表现出其原本的意义。经过岁月的变迁,文物的原态常常不复从前,而且一件文物在历史上的不同的时空框架内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影响并不一样,所以以改变了的「因」所变成的「果」去定义「因」是很可能变成诡辩或谬论的。
历史的记载是为后世而为的,历史的撰写也就要考虑到「读者在看了历史之后能否准确或相对准确的理解撰写者的真实意思」的问题。文字的伸缩性很大,每个人对一句话或一个画面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有的偏差甚至相对甚大,所以即便前人对历史的记载极其准确,后人也不能准确的统一定义了解到的所谓的真实的历史。
一件事情的情况并不能为人所透知,人们对一件事情的了解一定是片面而浅显的,即便是所谓详细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也是简浅的了解和记述。
影响一件事情的发生的因素是不可胜数的,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很多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我们不可想象的,人们常常以为是某些因素决定了什么,但更多的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某些方面和领域决定了某件事情的出现、转变和终结。
因为人的认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局限性,我们看到的和理解的现象总是片面而主观的,在这种片面的了解和主观的理解之下进行的历史记载和阐述必然具有历史记载的片面和不足,如此片面和不足的去记载历史,记载的历史也就必然是不准确不全面不客观的。
不管是所谓的客观情况的记载还是主观看法的记载,由于记载历史的是人,而人对某件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了解必然存在不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记载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臆断的,这种主观臆断就是猜测。
由于史学家本身具有个人偏向,并不可避免的在记述中或多或少的掺和个人的意志,所以历史的记载总是离不开撰写者的个人偏向,这种偏向换种角度和立场来看,可能就成了偏见。
偏见不可避免地受到史学家的阅历、观念、出身、立场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而猜测是不严谨不负责的史学家「想当然」而为之。在历史记载中,偏见是剔之不去的,因为人总是会在记载历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撰写者的看法,不管是在表述上,篇幅上,还是先后顺序或其它方面上。
在历史记载中,「猜测」和「偏见」是史学家常犯的病,前者是因为史学家著史态度不够严谨所致,后者则是史学家个人因为个人经历、立场、信仰等因素导致的,有的偏见是史学家情绪化导致的,有的却是由于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了解的不足而无心所致,这种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的不足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就读者这一角度来说,一些读者也会犯与史学家等历史撰写者同样的错误,在解读史书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带有情感偏向和猜测成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Will Durant这句话的意思或许就是「真实的历史不曾真的存在于史册,历史载体的片面性和误导性总会存在,被记述的时候会掺杂撰写者的片面之词,被解读的时候会附加人们的主观臆断」。
一句话,其意在于述者,而理解在于读者,这里鄙人仅是以个人理解答之。
此答乃本人一家之言,非专业人士论述,或为拙见,欢迎指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