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污点巡抚与薯蔬总督|湘军野史

污点巡抚与薯蔬总督|湘军野史

污点巡抚与薯蔬总督|湘军野史本文题目:污点巡抚与薯蔬总督|湘军野史小时候看小人书,有一本《杨乃武与小白菜》,讲的是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余杭葛毕氏冤案”。那时候,眼睛里的世界没有灰度,总是非黑即白。

本文题目:污点巡抚与薯蔬总督|湘军野史

小时候看小人书,有一本《杨乃武与小白菜》,讲的是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余杭葛毕氏冤案”。

那时候,眼睛里的世界没有灰度,总是非黑即白。看完之后,现在还模糊记得的感觉,就是坏人是真的坏,好人是绝对好,冤屈总有一天会雪昭天下。

近来读史,不经意间发现,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被革职的浙江巡抚,并非无名之辈,乃是湘军名将,晚清重臣杨昌浚。

再搜捡了一下《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资料,现重读小人书,却更加惊讶地发现,小人书中的叙述,至少90%以上,是作者编的,没有任何史料依据,甚至多处出现常识性错误。不禁感叹我们成长环境之恶劣。

比如,小人书中说到,该案之所以会成冤案,是从巡抚到知府,大小官员受贿一万多两白银。

其他人我没有查资料,但杨昌浚却是一个出了名的清廉官员。

杨昌浚是湖南湘乡人。

这次因为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被革职,就要回湖南老家,却发现宦囊羞涩,一家老小滞江宁(即南京),竟然没办法启程。最后是部属们搞了一次众筹,凑齐了三千两银子饯行,才避免了尴尬。

到了湖南老家,也是布衣茅屋,并不以乡村生活为苦。

即使是后来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之后,依然是非常俭朴。

有一年,杨昌浚回湖南老家,偕夫人徒步去拜望岳父,岳母准备设宴款待,杨昌濬急忙阻止:“我久不吃家乡的红薯、豆腐、蔬菜,只此几样便够。”并招呼夫人一同下厨。吃饭时,作陪的都是儿时旧人,见他筷戳红薯,吃得香甜爽口,都称赞他是不忘根本的“薯蔬总督”。

说到他的岳父岳母,还有一件事也说明杨昌浚的人品不错。

杨自幼家贫,于是从小就找了一个童养媳,只要目的是可以节省一点彩礼钱。不料湘军兴起,杨昌浚也因为军功卓著,步步高升。家里人便动了心思,想要退婚,对方家里也觉得高攀不上,同意退婚。询问杨昌浚的意见,不料杨昌浚却表示反对,并请假回乡完婚,给童养媳一个交代。不仅如此,在妻子去世之后,也再未续弦,这在当时社会是很少见的。由此可见其人之品性。大家都知道,不忘本,说说没问题,要做到有多难。

杨昌浚也是一个实在人。

革职之后,杨昌浚成天在家,与村里人聊聊天啥的,有人问他现在是什么感想?他想了想说,“曾做官,虽罢,犹有官意。”这话,用文言文说出来,还不觉得那啥,如果用白话说,就是说一个只要做过官,虽然罢免了,但还是会总想着怎么去做官。这是大实话,也只有他能说,曾国藩左宗棠是说不出来的。

后来,左宗棠经营新疆,由于粮台刘典申请病退回家,上奏朝廷,请起复杨昌浚接任。奏折里也提到过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昌浚以余杭案去官,时论异同,臣固毋庸置喙;然观浙民去思之切,亦足见其无负于浙人也。”

于是杨昌浚开始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做得不错,就慢慢恢复了待遇。杨对此感激不已,赋诗一首,题目是《恭颂左公西行甘棠》:

上相筹边未肯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怎么样?

很熟悉吧,这首诗还入选了小学课本,成了西域佳话。虽然有马屁之嫌,但拍得坦荡自然。

光绪十年,杨昌浚由漕运总督调任闽浙总督,入京请训,上任之前,还要跟皇帝告别,叫“陛辞”。

慈禧问哪天走?

杨说初十。

慈禧不解,再问,初四不是过了吗?

杨昌浚一愣,知道听岔了。

可是舌头在嘴里扒拉扒拉地转了好几圈,卷舌音还是发不出来,音调也有一些怪怪的,急得满头大汗。

最后只好“以两手指作十字,重言曰初十”,慈禧这才明白。

记载上说,慈禧“为之冁然”,这个冁然,就是高兴地笑起来的样子。如果你曾经面对面听湘乡人说普通话,你就会理解这个“冁然”是一个什么样子了。

但如果认为杨昌浚就是因为与左宗棠关系好,就累任高官,那就错了。

左宗棠是什么人?

没有能力他根本就不会鸟你。

著名的晚清外交家郭嵩焘,大家都知道吧,他还与曾国藩是亲家,跟左宗棠也有点亲戚关系,都是湘阴人。

当年郭嵩焘任广东巡抚,因为事情没做好,左宗棠一样逼得他主动辞职,气得郭嵩焘一辈子都不原谅他,给左宗棠写挽联还说“公负我,我不负公”的气话。(这个以后再跟大家讲讲)

杨昌浚最大的功绩,是在闽浙总督任上。

光绪十二年(1886年),杨昌浚等上疏,指出:“台湾是中国前往南洋的门户,也是中国沿海七省的前沿,朝廷将台湾改设巡抚,可以加强对台湾的控制,这是保卫我国东南海疆的大计啊”。

又上书说:“福建和台湾本来就是一省,如今将其分为两部分,还仍然应该唇齿相依,让他们互为犄角、相互援助”。在推动台湾建省的问题上,作为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杨昌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清廷决定将台湾从福建分立成省,命杨昌濬与刘铭传共同筹备建立台湾行省。

为了使台防能有确实保证,他积极设法筹措经费,建议由闽海关、福建各库局每年协银四十四万两,加上其他各海关协银共成八十万两。

由污点巡抚,到薯蔬总督,再到那个不太会说普通话的湘乡人,杨昌浚的人生也算丰富多彩。可是,又有多少人,只知道他是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中的那个昏聩官员呢。

历史,总是喜欢把一个人脸谱化,符号化。

不仅如此,我们生活中,不也是经常这样吗?

因为一件事就把一个人全部否定,一棍子打死。

所以,我们对别人,应该多一些角度。如果别人这样对我们,也要看得开,上下五千年,史书二十四,大抵如此。

官野史稗的意思_官野史_官野史成语

上一篇: 吕不痿说野史: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下一篇: 稗官造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