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总督
东三省总督是九大总督里面存在时间最短的,因为东北作为满清老家,其最初并没有像关内搞行省制度。其当时还是属于皇家之地,基本是八旗自己来管,所以也就没有督抚,只有八旗将军,最高长官是盛京将军。
不过随着闯关东大潮兴起,关外逐渐开始像关内靠近。特别是到了清朝末年,沙俄、日本等列强在关外四处作恶。清政府为了加强统治,开始着手规划东北的地区行省规划。最终在徐世昌等人的推动下,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正式施行行省制度,盛京将军被改为东三省总督。
徐世昌为第一任东三省总督。
而东三省总共有过三任总督,除了徐世昌(1907年6月12日-1909年2月8日)以外,还有锡良(1909年2月8日-1911年4月20日)和赵尔巽(1911年4月20日-1912年2月12日)。
所以大清最后的东三省总督是赵尔巽,此人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自大城市铁岭,和赵本山同乡,至于是不是莲花赤水沟子我就不知道了。
辛亥革命后,赵尔巽的总督生涯也随之结束。但这个人对于清王朝颇为忠心,常以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是商朝臣子,周灭商后,他们宁愿到首阳山吃草,也不和周朝混,史称义不食周粟的,非常有骨气)自比。赵尔巽还说青岛就是第二个首阳山。
当然,他后面还是到了袁世凯政府任职,不过他不问政事,一心编史,最终在他的主持下,史学巨著《清史稿》成功出版。
1927年,《清史稿》编成,赵尔巽去世,时年83岁。
所以此人对于历史学界的功劳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东北王张作霖,就是他一手提拔。张作霖虽号称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对于这位,还是比较敬畏的。
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这个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清朝关内八大总督之首,所掌管的直隶省一直是京畿重地,地位奇高。
一般能当上直隶总督的,那基本就是内阁大学士级别的人物,到清朝后期,直隶总督更是兼任北洋大臣,是清政府最有实力的人物,所以别看总督只是个二品衔,但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大有来头。
据统计,从雍正元年设立直隶总督职位,到宣统三年大清灭亡。187年时间里,直隶总督一共经历了74人,99任。
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李卫(其三任直隶总督)、孙嘉淦、英廉(和珅他岳父,同样也是三任)、刘墉、琦善(鸦片战争打输了就是他)、曾国藩、李鸿章(任期时间最长,3任共计24年零3个月)、荣禄、袁世凯……
其最后一任总督是张镇芳,而且署理职务,即代理总督的意思。其在任仅仅10天。是在任时最短的直隶总督。
此人是袁世凯的心腹,他姐姐乃是袁世凯的兄嫂,是个妥妥的帝制支持者。辛亥革命后还曾支持袁世凯复辟,袁世凯复辟失败死后,他又参与了张勋复辟。张勋失败后,他因此被捕,不过没多久就放了。此后他弃政从商,跑到了盐业银行当大佬,一度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
1933年张镇芳,因病逝世,时年70岁。
值得一提的是,此人虽然政治觉悟不高,但其对于家乡的贡献可是不小,为当地建了不少学校,其名声也还不错。
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乃是清朝最肥的总督,其管辖的江南省(今安徽省和江苏省)乃是清朝最富的一个省,其盐政税收占到了全国的一半,江西省同样也是清朝财赋重地。
资历比直隶总督都还要老,其于康熙四年正式设立,知道宣统三年清朝灭亡,一共存在了247年。期间一共经历了98任总督。比较著名的有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等。
而其最后一任总督是著名的辫子张勋。其于1912年1月23日上任,以江南提督之职,署理两江总督。而当年的2月12日,溥仪发布退位诏书,清朝就灭亡了。也就是说,张勋也仅仅只是当了20天不到的代理两江总督。
张勋可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个大名人啊,清朝灭亡后,他不忘皇恩,依旧为主子留着辫子,人称“辫帅”。并且在19176月,乘着北洋政府府院之争,带兵进京,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复辟活动,把溥仪再度推上了皇位,史称“丁巳复辟”。
当然了,这不过是一场闹剧,张勋仅仅几千辫子军,很快就被讨逆军给击败。之后张勋被通缉,一度跑到租界避难。
1918年,北洋政府特赦张勋,不再追究,张勋再度出山。不过此时他也是弃政从商,当起了大富翁。
1923年9月,张勋病逝在天津寓所,享年69岁。
值得一提的是,他死后溥仪还给他赐了一个谥号——“忠武”。
四川总督
这个位置在清朝早年一直都不是专缺,有时候是隶陕甘、有时是川湖。
直到乾隆十四年,因为要对大小金川用兵,为了军务方便,专门设立了这个职位,其相对比较年轻。而且在乾隆五十二年后,因为再无战事,便长期改缺,直到同治时期,有再度设为专缺。
所以,其历任总督仅仅23任、20人,其最后一任总督是赵尔丰。这个赵尔丰是赵尔巽的弟弟,他是在赵尔巽从四川总督调任东三省总督之后,接上的这个位置。
他算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其在任总督期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清政府着其镇压,并调派湖北新军入川。而此举导致湖北兵力空虚,革命党趁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就此爆发。清朝也就亡了。
当时各省纷纷起义,四川也在其列,忠于清政府的赵尔丰想发动兵变,夺回政权,结果失败被杀,时年66岁。
闽浙总督
闽浙总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顺治二年,当时还叫福建总督,但是已经兼辖浙江省。所以其实和后来的闽浙总督区别不大。但顺治十五年到康熙二十三年这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因为浙江也设有总督一职,所以福建总督管辖区域缩小。
而后雍正时期,又复设浙江总督,期间一直换来换去。
直到乾隆三年,这事儿才真正定下来,总体来说,存在感不高。
其最后一任总督名叫松寿,满洲正白旗。1911年11月8日,福建新军响应武昌起义,发动起义。
松寿带着旗兵与之战斗,最终兵败,吞金自杀。
也算是个有骨气的人。
云贵总督
云贵总督,顾名思义,总管云南、贵州两省。其也是资历比较老的那一批,当年顺治入关后,还未平定云贵就有了。其首任总督乃是明朝叛臣洪承畴,其当时还兼任两广和湖广总督,基本上整个南边儿都是他在管。
不过到了康熙年间早期,云贵总督经常被分化为云南和贵州总督,这一局面持续了得有二十多年。
其历史上共出了七十七任总督,其中比较出名得有洪承畴、阿桂(和珅的老对手之一)、福康安(富察傅恒之子,尔康原型)、林则徐、刘长佑等等。
其最后一任总督是李经羲,他爹是李鹤章,李鸿章的亲弟弟。在辛亥革命中,作为汉臣,一般来讲都不会有多大事儿。当年蔡锷李经羲也没有为难他。李经羲回在北洋政府到京城后长期任职,还当过几天的国务总理。(一周不到,就被张勋给赶下台了)
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因病在上海去逝,享年65岁。
湖广总督
首先纠正一下名字由来,湖广总督不是什么湖北广西、湖南广西的,而是湖广省。其在康熙三年被改为湖南和湖北。
湖广总督在清朝历史上也是多此废立,一会儿叫川湖总督、一会儿又叫湖北湖南总督。湖南湖北古时统称湖广,所以其也称湖广总督,但官方定义不一样。
所以准确点讲,我们今天常说的湖广总督,应该是叫湖北湖南总督。
这里出国最牛的总督就是张之洞了。
而其最后一任总督则是段祺瑞,对你没看错,就是民国大军阀段祺瑞。当然了,这只是名义上的,因为其根本就没有到任,当时辛亥革命已经爆发,没法去了。不仅仅是他,他之前的四任(袁世凯、魏光焘、王士珍、段芝贵)都没去。
其最后在任的总督名为瑞澄,他是满洲人,全名应该叫博尔济吉特·瑞澄。
他比较惨,武昌起义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爆发的,之后他弃城而逃。本来想回去的,但听说朝廷要治他的罪。于是便索性逃到了日本,清朝灭亡后才回来。不过改朝换代之后,他已经成了普通平民,没几年便死了,享年52岁。
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同样资历比较老,毕竟洪承畴都当过。当然,后来广西也时不时的被拉出去单干过,但大都没闹腾两年,毕竟广东比较有钱。
此外两广总督也是清朝后期的实权派,其一般兼任南洋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和南洋水师,甚至广东地区一切通商业务,是稍微可以和北洋系叫板的派系。
其最后一任总督是张鸣岐,当年一上任就镇压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后,其先是携款逃到了日本,后又跑回来到袁世凯手下任职。
此人是个大汉奸,抗日战争时期投奔日本人,干了不少坏事儿,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之后没多久,他也在全民声讨中死去,享年70岁。
陕甘总督
陕甘总督是清朝最具实权的总督之一,其除了兼有陕西、甘肃两省的军政大权外,时常还节制四川、新疆等军务。
清朝陆上边患多在西北,所以陕甘总督长期握有重兵。
比较著名的有年羹尧、岳钟琪、左宗棠、曾国荃等等。
其最后一任总督是长庚,同样是满洲人。他算是满洲大臣总督里比较简单的一位,其在逊位诏书下来后就自行离职了,也没有过多的去搞事情。1914病逝,享年71岁。
以上便是清朝灭亡后,九大总督的各自结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