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他与华佗、张仲景并称「汉末三神医」,史书无传,故事却广为流传

他与华佗、张仲景并称「汉末三神医」,史书无传,故事却广为流传

他与华佗、张仲景并称「汉末三神医」,史书无传,故事却广为流传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兵家、谋略家一下子被推到一个很高的智慧巅峰,然而,在那个时代,中医学其实也达到了某种现代难以企及的高度。最为人们所传道的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兵家、谋略家一下子被推到一个很高的智慧巅峰,然而,在那个时代,中医学其实也达到了某种现代难以企及的高度。

最为人们所传道的,莫过于华佗(字元化)、张机(字仲景)、董奉(字君异)三人,有人将他们仨称之为「建安三神医」,其实这个表述是有欠妥当的,因为董奉出生时,已经是曹丕代汉的那一年,也就是说,董奉出生在建安的最后一年,在董奉行医之时,早已是三国时期,比较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汉末三神医」。

对于「汉末三神医」来说,除了华佗在《三国志》《后汉书》中均有传记外,张仲景史书无传记,但却有他的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传世,然而董奉不仅史书没有传记,也没有医学专著流传后世,对于董奉的事迹最早在葛洪的《神仙传》里,《神仙传》是一部古代的志怪小说集,尤其是在董奉篇的最后一句,「奉在人间三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又让人觉得可信度不高。

葛洪在《神仙传》里讲述了一个董奉治病救人、种杏济贫的故事,却至今广为流传。大意是,董奉医术学成之后,隐居山林,有人找他看病,他从不收取钱财,疾病较重的治好后,就在他门前种五棵杏树,疾病较轻的治好后,就在他门前种一棵杏树,几年以后,杏树多达一万多棵,每年杏子成熟时,就对外面人说,有人要买杏子,不需要钱,一斗谷子换一斗杏子,董奉把用杏子换来的谷子救济贫困人员。因为董奉这样的事迹,被称之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而从此,中医又多了一个代名词——「杏林」。

对于董奉的医术究竟有多高,依然只能依靠葛洪的《神仙传》来评估,这里面记载了当时的交州刺史士燮,中毒身亡(现代应该称之为「休克」),已经有三天了,有人找到了董奉,董奉给了三粒药丸,让人放在士燮的口中,用水给他灌下去,然后让人捧起士燮的头部进行摇晃,过了一会儿,手脚好像在动,颜色慢慢回转,半日之后便能做起来,第四天就能开口说话了。这个故事与「扁鹊过虢」的典故有点类似,至于士燮所中何毒、所生何病,难以考据。

不过,士燮这个人物,的确存在,而且史书可考,在《三国志》中就有《士燮传》,只不过在《士燮传》中却并没有提到他中毒的事情,也没有提到董奉。但从葛洪的《神仙传》中来看,对于董奉的描述,虽然有些神话的色彩,但也并非完全是凭空臆断,虽然对于董奉为士燮治毒的事情真假难辨,但从「杏林春暖」的故事中来佐证,董奉的医术应该属于炉火纯青的阶段,堪与华佗、张仲景比肩。

华佗、张仲景、董奉三人,是汉末杰出的医学家,除张仲景外,华佗和董奉均没有留下传世作品,堪称中医学界的「巨大损失」,不过细细想来,他们仨还真各有各的特点。华佗是他们仨中唯一一个被史学家作传的医者,张仲景是他们仨中唯一一个留下传世作品的医者,而董奉是他们仨中唯一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医者。

上一篇: 读史可以明智,有哪些历史小故事或者段子让你恍然大悟、醍醐灌顶?
下一篇: 你这么能耐咋不上天呢,被神话的左慈真实情况却让人无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