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中华民族拥有4000多年完整的连续不断的文字记载的历史,这么说的底气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呢?就是这套“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下至明朝灭亡共4000多年的历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了解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必备典籍。根据目前最流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来计算,包括注释和校勘记,共有3200多卷,4600多万字。
很多人都听说过“二十四史”,但是对于其中大部分具体的各部史书,可能还不是太了解,这次我就用一篇文章给你简单梳理下。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根据朝代顺序,我把这二十四部史书,分为5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史,这个算是众所周知了,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它们记载的是先秦、秦汉、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也是“二十四史”里评价最高的四部史书,如果你想读“二十四史”的话,我首推这四部史书。
第二部分:九书二史,包括《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它们记载的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和隋朝的历史,以结束三国乱世的大一统王朝西晋为开端,到终结两晋南北朝乱世的另一个大一统王朝隋朝灭亡而结束。这11部史书,其中有8部都是唐朝初年修的。
第三部分:两旧两新,包括《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它们记载的是唐朝和五代时期的历史,除了《旧唐书》是五代时期的后晋所修之外,其余三部史书全是北宋修的。
第四部分:元修三史,包括《宋史》《辽史》《金史》,它们记载的是宋朝、辽朝和金朝的历史,这三部史书都是元朝修的。
第五部分:《元史》《明史》,它们分别记载了元朝和明朝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说下,先说第一部分:前四史
“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书是《史记》,作者是西汉·司马迁,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年左右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史记》的知名度和地位,我想就不用我过多强调它有多重要了吧,它绝对称的上是“二十四史”中最有名的一部史书了。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这个首,不仅因为它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书,还因为它所开创的纪传体史书体裁,奠定了整个“二十四史”各部史书的基本体例。
这个体例包括记载帝王事迹的“本纪”,记载诸侯王事迹的“世家”,记载重要人物、民族、邻国等事迹的“列传”,记载国家典章制度的“书”和以表格形式列出世系、人物和史事的“表”。《史记》之后的二十三部史书,对于这个体例虽然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革,但是基本框架不变,都属于纪传体史书。
《史记》一开始不叫《史记》,而是叫《太史公书》,到了东汉桓帝时期,才有了《史记》的叫法,到了三国时期,“史记”逐渐由史书的通称成为了《太史公书》的专称。
“二十四史”的第二部史书是《汉书》,作者是东汉·班固,记载的是西汉的历史,这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虽然说《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家族产品。它是从班固的父亲班彪开始、到班固自己、再到班固的妹妹班昭,班昭的弟子马续也参与其中,历时将近40年接力写完的。只是因为班固写了大头,所以他来冠名。
由于汉武帝之前的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经写得很好了,所以《汉书》中的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是照抄的《史记》,只有少部分改动。你读这两部史书的时候,就知道了。而且你还会发现,相比于《史记》,《汉书》相对难读一些,这是因为《汉书》好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当时的不少人都读不懂,需要通过他人的注释,才能理解,所以《汉书》很早就有注释了。
“二十四史”的第三部史书是《后汉书》,作者是南朝宋·范晔,记载的是东汉的历史。
由于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年幼即位,无法亲自处理朝政,所以往往会由太后临朝称制,这是东汉王朝一个非常鲜明的政治特色。这一点反映在史书上就是《后汉书》有《皇后纪》,一般只有记载皇帝的事迹的才能叫“纪”,皇后只能入“传”。此前只有《史记》曾为吕后写过《吕太后本纪》,《汉书》为吕后写过《高后纪》,《后汉书》将整个王朝的皇后都列入“纪”,这在“二十四史”中是唯一一例。
和《史记》《汉书》相比,《后汉书》没有“志”,其实范晔一开始写了,但是因为他卷入了当时的一个谋反事件,并因此而死。和他一起写“志”的那个人,怕受牵连,就把“志”毁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后汉书》里的“志”,是后人把西晋史学家司马彪写的《续汉书》里的“志”给补进去的,幸好补进去了,否则东汉的典章制度,今天的人恐怕就弄不太清了。
“二十四史”的第四部史书是《三国志》,作者是西晋·陈寿,记载的是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的历史。《三国志》最早是分开的三本书——《魏书》《蜀书》《吴书》,到了北宋时三部史书合而为一了。
不过,《三国志》在名义上是以曹魏为正统的,因为陈寿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在西晋时期,受到了政治压力,西晋接受的是曹魏的禅让,它必须要遵曹魏为正统,它也才能是正统的。
因为三国的大热门,这部史书知道的人很多,不少人也都读过。之前我看过一个统计,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二十四史”,除了《史记》外,卖得最好的就是《三国志》了。我曾经找其他出版社的朋友求证了下,发现他们也是这样,他们出版的“二十四史”线装书里,也是《史记》和《三国志》卖得最好。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里非常特殊的一部,为什么这么说呢?相信很多人读过之后会有这种感受:它写得过于简略、记事不清,这也是历来为史家所诟病的一点。简略到什么程度?不仅事记载的少,甚至连“表”和“志”都没有,这是不符合正史规范的。你别看它叫《三国志》,它没有“志”,以至于现在要想考证三国时期的典章制度,还得去看《后汉书》《晋书》《宋书》中的“志”才行。
而对于纪传部分,多亏了南朝宋·裴松之所作的注,极大地丰富了史料,裴松之注释的字数都快赶上陈寿的原文了。裴松之的注一出来,后人读《三国志》,一定是要读裴松之的注的。尤其是现在,更是如此,因为当时的很多史料如今都失传了,只有裴松之通过引用的方式才把部分史料保存下来。
举个例子,大家知道,曹操的小名叫阿瞒,你怎么知道的呢?《三国志》原文是没有写的,是裴松之作的注,引用了《曹瞒传》,人们才知道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裴松之的注,陈寿《三国志》的史学价值不会有现在这么大。
“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分前四史就介绍完了,接下来我们讲第二部分:九书二史
“二十四史”的第五部史书是《晋书》,作者是唐朝·房玄龄等人,记载的是晋朝的历史,包括西晋和东晋,还有十六国。《晋书》的作者有20多人,属于集体创作,只不过房玄龄是监修,所以挂了他的名。
从唐朝开始,国家开始组织人员专门为前朝编撰历史,前四史和后面我们将要提到的一些唐朝之前修的史书,都是私人撰写的,此后正史的编撰基本上就都是国家行为了。甚至连《晋书》中的《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四篇文章里的论,都是唐太宗亲自写的。
史书中开始更加注重反映国家的意志,编撰者个人色彩逐渐减弱,这也就是为啥我们读“二十四史”里后面的那些史书,觉得跟流水账式的没啥意思的原因。
“二十四史”的第六部至第九部史书是《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分别记载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先后更替的四个政权——宋、齐、梁、陈的历史。
《宋书》的作者是南朝梁·沈约,《宋书》中的“志”是特色,篇幅竟然占据了全书的将近一半。一般各部史书只记载本朝的典章制度,不过因为《三国志》没有“志”,当时的《晋史》也没有“志”,于是《宋书》直接从三国时期的典章制度开始写起,直到本朝,开创了后世史书追溯、详载数代典制之先河。
《南齐书》的作者是南朝梁·萧子显,他是南齐的皇室成员,以前朝帝王子孙修前朝史书,“二十四史”仅此一家,这也导致了《南齐书》中一些关于皇室成员事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大打折扣。
有人可能会奇怪,为啥《南齐书》有个南字,其他三部史书怎么没有?这是因为南北朝的时候,北朝也有个齐国,也修了史书。后人为了方便区分,所以把这部史书称之为《南齐书》,北朝齐国的史书,就称为《北齐书》了。
《梁书》《陈书》的作者都是唐朝·姚思廉,这两部史书主要是姚思廉与他父亲姚察,父子两代人,历经梁、陈、隋、唐四朝,花费数十年才写成的。由于唐太宗的时候,任命魏徵为监修官,姚思廉奉诏撰写,因此这两部史书属于官修史书。
“二十四史”的第十部至第十三部史书是《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分别记载了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各个政权:北魏和之后分裂成的东魏、西魏以及后来分别取东魏、西魏而代之的北齐、北周的历史,以及最终完成大一统的隋朝的历史。
《魏书》的作者是北齐·魏收,魏收这个人有才学,但是人品很差。甚至有记载,他以修史为手段威胁他人,对自己有恩的,就在史书中夸他,与自己有仇的,就在史书中不写人家做过的好事,这导致《魏书》在当时的争议性就很大,真实性存疑。不过有些学者不同意,认为这是当时北齐权贵阶层的诬蔑之辞。
也正因为如此,隋文帝、隋炀帝在位时期,都想让别人重写魏朝历史,以取代《魏书》。当然也有一个原因是《魏书》重视北齐,而隋朝承接自北周,他们希望重新写一本重视北周的魏朝史书。
唐朝初年,根据北朝四史(《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撰修的《北史》修成,受到广泛赞扬,《魏书》的地位进一步被打击,也进一步影响了《魏书》的流传,导致其散佚情况十分严重。今天我们看到的《魏书》已经不是原书了,而是经过了历朝学者增补其他史料而成。
《北齐书》的作者是唐朝·李百药,唐太宗的时候,李百药奉诏撰写,在他父亲的草稿基础上修成,是官修史书。
由于以北朝四史为基础的《北史》出现后,人们认为《北史》修得更好,加上唐朝承接自北周-隋朝这一脉,认为北齐不是正统,人们对《北齐书》并不重视,这影响了它的流传,到了北宋的时候就已经残缺不全了。据考证,如今的《北齐书》,只有三分之一的卷数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的都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史料增补而成。
《周书》也是官修史书,作者是唐朝·令狐德棻等人,令狐德棻是主修,还有其他人与他一同编写。北周如何以弱胜强,最终灭掉了北齐,奠定了隋朝大一统的基础?影响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百年政治的关陇集团是如何形成的?相信你读这部史书能找到答案。
《隋书》的作者是唐朝·魏徵等人,魏徵是主编,还有其他人与他一同编写。《隋书》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史为鉴的思想贯穿全书。这是因为当时隋朝灭亡不久,隋朝的迅速灭亡给了唐太宗君臣以极大的震撼,他们希望通过修撰《隋书》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避免唐朝步其后尘。
“二十四史”第十四部史书是《南史》,第十五部史书是《北史》,作者都是唐朝的李延寿,是李延寿与他的父亲李大师父子两代人编撰而成的。《南史》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四个政权宋、齐、梁、陈的历史,《北史》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五个政权: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还有最终完成统一的隋朝的历史。
当时关于南北朝各个政权的史书,有的之前有人已经修好了,还有的唐朝官方正在组织修撰,那么李延寿父子为啥还要写《南史》《北史》呢?他们认为,关于这段时期已经修好或正在修的那些史书都是断代史,彼此相互攻击、详略不均,李延寿父子想通过通史来解决这一缺点。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政治形势,这两部史书以《北史》为正统,以迎合唐朝统治者的政治需要,突出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一脉相承的正统地位。
虽然《南史》《北史》主要是根据南北朝、隋朝的正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这八部史书,删改而成,但是也新增了不少史料,可以和前面的那些史书互相参照着看。
“二十四史”的第二部分九书二史就介绍完了,接下来我们讲第三部分:两旧两新
“二十四史”的第十六部史书是《旧唐书》,作者是后晋·刘昫等人,记载的是唐朝的历史。实际上最早是赵莹主持编修的,做了不少贡献,也有其他人一起撰写。只是因为《旧唐书》修成的时候,已经换成刘昫任宰相了,按惯例,宰相要监修前朝正史,所以最后署名的是他。由于当时正值乱世,所以《旧唐书》修得较为粗糙。但是对于今天的研究者而言,也算是保存了大量原始史料。
《旧唐书》最早就叫《唐书》,没有“旧”字,后来为啥加了个“旧”字呢?这就要提到“二十四史”的第十七部史书《新唐书》了,北宋的时候,宋代人觉得后晋修的《唐书》质量太差,准备重修,最后是在欧阳修、宋祁等人的努力下,重修完成了。
《新唐书》相比于《旧唐书》,新增了不少史料,同时语言更加精炼,不过这一点也为人所诟病。修撰之人为求精炼、行文方便,删掉了不少重要史料,比如年代、数字、官爵,以至于一些事情删减过多,导致事迹不明。而宋祁还是文学家,文笔很好,他喜欢省字,好用古字,你可以理解为大白话改为文言文,虽然字少精炼了,但是不好理解呀,文字艰涩难懂。
二者还有一大不同是,《新唐书》继承了孔子修《春秋》的精神,“一字褒贬”,同样的行为,用这个字就是在夸赞,用那个字就是在贬低。对于忠臣良将要使劲儿夸,对于乱臣贼子要使劲儿骂,充满了道德主义气息,这也是他们不满意《旧唐书》的一个原因,觉得《旧唐书》在这方面做得不到位。这背后反映的是北宋时期儒学复兴的基本情况。
后人为了区分这两部史书,就把后晋时期修的唐史称为《旧唐书》,北宋时期修的唐史称为《新唐书》。《新唐书》修成以后,《旧唐书》就不受重视了,几乎不再流行。到了清代中期,主张二者都要重视的意见占了上风,两本史书都被列入了“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的第十八部史书是《旧五代史》,作者是北宋·薛居正,记载的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先后更替的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中原地区以外存在的十个国家的历史。
北宋初年,宋太祖下令修撰的,薛居正是监修,还有其他人与他一起撰写。《旧五代史》和《旧唐书》一样,本来也没有“旧”字,就叫《五代史》,是后来北宋中期的时候,欧阳修觉得《五代史》修得不好,他又重修了一部,后人为了区别,就把薛居正监修的《五代史》称为《旧五代史》,欧阳修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这就是“二十四史”的第十九部史书。
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这次重修不是官方组织的,是欧阳修自己私人修的,这也是自唐朝官修史书以后,正史中唯一一部私修史书。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采用春秋笔法,特别注重褒贬,强调君臣大义。他认为五代是一个礼崩乐坏、名分颠倒的乱世,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因此他要写史书批评这些行为。这一点从对五代时期的一个大臣冯道的评价里就能看出来,冯道曾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做官,《旧五代史》对他评价挺不错的,可是在《新五代史》里,欧阳修骂他毫无君臣大义、不知廉耻。
《新五代史》问世后,二者并行于世,但是后来《旧五代史》逐渐不被人重视、湮没无闻,最终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旧五代史》,是清朝乾隆时期,一些学者从《永乐大典》以及其他一些史书中辑录出来的,算是基本恢复了原貌。
“二十四史”的第三部分两旧两新就介绍完了,接下来我们讲第四部分元修三史:
元修三史就是:《宋史》《辽史》《金史》,这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二十部、二十一部、二十二部史书,分别记载了宋朝、辽朝、金朝的历史,作者是元·脱脱等人,脱脱是元顺帝时期的中书右丞相,他作为都总裁官监修的这三部史书,他就是挂个名,主要还是其他人来写。
这三史修完后已经是元朝末期了,其实早在元朝灭掉南宋后,元世祖忽必烈就已经准备要修了,后来元朝其他一些皇帝也下过诏书,但是迟迟未动手,原因在于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不断争论,那就是以谁为正统?
主要的争论是两个:一派主张以宋朝为正统,反映在修史上就是只需修一部《宋史》即可,辽朝与金朝的历史作为《宋史》中的载记就行了。
另一派主张宋辽金均为正统,将宋朝与辽朝金朝视为南北朝,以辽、金为《北史》,北宋为《宋史》,南宋为《南宋史》,或者每个王朝各自修一部史书,即《宋史》《辽史》《金史》。
最后到了元顺帝时期,脱脱主张搁置争议,三个全都是正统,各自成书,于是历时两年半,《宋史》《辽史》《金史》修成。
《宋史》是“二十四史”里卷数最多的,有496卷,卷数排名第二的《明史》才336卷,元朝修的时候,对于宋朝留下来的史料,很多都没咋改,直接照抄,因此被批评“繁芜杂乱”。可是对于如今的历史学家来说,却是好事,因为保存了大量未经裁剪的原始史料。
《辽史》被公认为是“二十四史”里修的最差的一部,不仅过于简略、内容多有重复,而且错漏百出。主要是因为当时修史时依据的资料少,撰写人员才能有限又不认真,用时太短,只用了11个月就修完了。《辽史》质量之差,以至于现在很多研究辽朝历史的学者,往往第一件事就是对这本书进行校勘、补正。不过,因为辽朝史料的极度匮乏,所以《辽史》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金史》历来被誉为是元修三史里修的最好的一部,不像《宋史》繁杂,不像《辽史》简略,而是详略得当,文笔简洁。
接下来我们介绍“二十四史”的最后两部史书——《元史》《明史》
《元史》的作者是明朝的宋濂等人,记载的是元朝的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当年,就下令修《元史》,次年二月正式开局编写,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同时召集了其他人参与编撰,用时6个多月;由于缺乏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资料,全书没有修完,明太祖派遣他人去全国各地收集元顺帝的史料。收集完后,在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编写,这次用时不到5个月,最终完成。
朱元璋这么着急修《元史》,而且用时不到一年就修完,主要是出于政治需要,为了明朝的合法性,他需要借此表明元朝气数已尽,明朝天命所归。这也导致了《元史》修得非常粗糙,错误甚多,比如一人两传、体例不符合前代之规、前后矛盾、译名不统一等等。《元史》水平之差,在“二十四史”中应该是仅次于《辽史》的。
《元史》修完之后,当时的一些人就已经偷偷议论其问题了,只是因为此书为明太祖钦定,所以明代的文人不敢过多议论。到了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无所顾忌了,学者们纷纷指出其问题所在,并且有些人开始着手重修《元史》。其中学者柯劭忞从清朝末年开始修,直到民国初年才修完,这就是《新元史》,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亲自下令列入正史,这就是第二十五史的由来。当然,也有人把《清史稿》作为是第二十五史的。
《明史》的作者是清朝的张廷玉等人,记载的是明朝的历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中修撰时间最长的一部,从顺治二年开始下令修《明史》,期间修修停停,直到乾隆四年才正式修完,历时近百年。因为最后的修书总裁是张廷玉,所以《明史》挂上了他的名字。
相比于其他正史,《明史》的阅读价值高,但史料价值并不高,主要是因为清朝人修《明史》的时候,所依据的原始资料,现在大部分都还能见到。包括民国时期修成的《清史稿》也是,当时依据的大部分原始资料也都还在,所以史料价值也一般。
“二十四史”中《明史》之前的各部史书,虽然有些问题很大,有的写得一般,但是其史料价值仍然很高,原因就在于当时修史所依据的原始材料,如今大部分都见不到了,多亏了正史保存一二,流传至今。要不看这些史书的话,如今的人对那个朝代绝对不会有系统的认知。
这就是“二十四史”的基本情况。选取这二十四部史书,作为正史,合称“二十四史”是清朝乾隆皇帝钦定的,并且还统一刻印了出来,这就是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现在最流行、也是公认最好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二十四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了一大批历史学者整理而成的,对历史研究比较多的人,应该对这个版本不陌生。
上个世纪末,国家再次启动了《二十四史》的注释校勘工作,这次的版本称为“今注本二十四史”,由于工程浩大,现在只出版了部分史书,还没出完。不过,有兴趣的可以买一部其中已经出版的史书,与点校本二十四史比较下,看看哪个更好?
关于要不要读二十四史?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聊了下这事儿,我现在还是保持之前的观点,这里简单再说下:首先,如果你是做历史学术研究的从业者,或者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想对某个朝代有更加深入的研究的业余历史爱好者,我建议是要读的,但是不用全部都读,通读你想研究的那个朝代的史书,或者涉及到你研究范围的相关史书就可以了,剩下的史书,可以作为资料库,根据需要随时取阅。
其次,如果你只是想对中国历史或某个朝代的历史有个初步了解,而且自己还是初学者,基础也不怎么样,只是有些兴趣。那么我认为二十四史的各部史书不是你一开始阅读的首选,因为阅读门槛高,容易让你丧失阅读兴趣、甚至对历史的兴趣,效果也不怎么好。
最好是先读一些专家学者写得不错的通俗性的历史著作、朝代通史,还有一些靠谱儿的历史作家写得历史科普书籍或者音视频节目。之后有需要的话,再循序渐进,读更深入一些历史书、学术专著乃至直接读二十四史原文。
第三,如果你不想管自己的实际情况,反正就是想看看这么有名的二十四史到底是啥,怎么样?那就可以选择一些史书的一些篇章翻翻,感受一下,在此,我首推前四史。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建议,可能并没有涵盖所有人的具体情况。如果你觉得我的建议不靠谱儿,那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来,无须考虑我的建议。
根据之前有人在我二十四史相关节目下留的一些不太友善的评论,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这么说不对,我怎么就不能读原文呢?我牛、我厉害,一般人无法直接读原文,那是他们水平不行,虽然我没任何基础、对这些历史都不了解,但是我就是想直接读原文,也能读懂。而且必须得读原文,才靠谱儿,别人写的历史科普书那都是二手的了,容易受到作者他自己想法的影响。而且不仅我读原文,其他人最好也能这么读,不能退而求其次呀。你没这个能力,不代表别人也不行。你这样的建议是何居心?是不想我们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吗?
对于这种人呢,我是这么看的:你确实厉害,我建议你直接去读原文,通读整套二十四史,而且你还可以去读最原始版的,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学者点校、注释的,这样也不用受这些学者的影响了,那更纯粹。我肯定不拦着你,还会为你鼓掌叫好,真厉害、真棒,怎么就这么牛呢。
这里,我只想提醒大家一句: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不顾实际情况,强行追求尽善尽美,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人生如此,读书亦是如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