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279年,一个盗墓贼,翻出一些竹简,震动无数历史学家

279年,一个盗墓贼,翻出一些竹简,震动无数历史学家

279年,一个盗墓贼,翻出一些竹简,震动无数历史学家前言: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盗墓贼,他无心之下翻出来的的一些竹简,震惊天下,引得1700多年来,无数历史学家争论不休。他的名字叫不准,他翻

前言: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盗墓贼,他无心之下翻出来的的一些竹简,震惊天下,引得1700多年来,无数历史学家争论不休。

他的名字叫不准,他翻出的竹简后人称之为——《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纸质版

01、盗墓贼不准

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汲郡(今河南新乡卫辉一带)有一个叫不准的人。

这人不叫bù zhǔn,而是叫fǒu biāo。

不准其实很准,他是一个盗墓贼,就是小说《鬼吹灯》里那些个主角的祖师爷。

他下手从不失手,准得一笔,而且他从来都不把盗来的东西上交给朝廷。

这一年,他又找到了一个墓。

不准第一眼看到这个墓就知道自己发财了。

他断定,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的墓。

恭喜他,他又对了!

因为他找的墓是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

魏襄王是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魏惠王之子。

他就是孟子见梁襄王,让孟夫子大骂“不似人君”的那个倒霉蛋。

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

魏襄王剧照

因为当时魏国国都在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古代史书魏国又称梁国。

魏襄王在位23年,于公元前296年驾崩。

也就是说,不准找到的这个墓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了。

当然,不准当时并不知道墓主人的身份,他也不在乎,他只是想发财,想挖出里面的金银财宝。

盗墓贼,又称摸金校尉,为的就是这些黄白之物。

《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

鬼吹灯剧照

于是,夜深人静,月黑风高,不准非常熟练地掘开封土,偷偷摸摸的钻进了这个古墓。

此时的不准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挖,震惊了1700多年。

此后有无数个历史学家因为不准大哥这一次盗墓,想破了脑袋!

因为,不准大哥从这个古墓里翻出一些竹简,竹简上还有字,后人管这些竹简叫——《竹书纪年》!

02、焚书坑儒

《竹书纪年》是什么玩意呢?其实就是魏国人写的史书。

话说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天下诸侯,各国都会写设立史官。

这些史官就是专门写历史的,大到对帝王所行之事,大到祭祀战争,小到吃喝拉撒,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刺客烈女,都如实记述。

因为是史官所记,所以简称“史记”。

各国的“史记”名字大不相同:

鲁国史记叫《春秋》;

楚国史记叫《梼杌》;

秦国史记叫《秦记》……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鲁国孔子及其门生写的《春秋》。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

秦王嬴政,改称皇帝,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上线。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丞相李斯建议下,下令焚书禁书,规定

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

秦始皇一声令下,《诗》《书》与诸子百家皆付之一炬,化作了灰烬,只留下法家经典和秦国史书,并且还杀了一批儒生术士,这就是焚书坑儒。

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

焚书坑儒

坑儒未必是真的,焚书是铁板钉钉。

秦始皇的任性之举,更中华文化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浩杰。

等到项羽灭秦,又放了一把火,秦国保留的史书损失大半。

拜这哥俩所赐,先秦时期的史书损失那个一个惨重。

03、儒家史书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秦始皇焚了很多书,却没能杀尽儒生

很多史书、百家经典存在了儒生脑子里。

当然,还有一些秦始皇没有烧到的书籍,被一些人保存了下来。

这些保存下来的书籍以儒家思想为主,而史书这一块,以孔子作的《春秋》,以及他的门生所做的《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最成体系。

后来,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根据这些书籍,以及当时儒生的记忆,朝廷官方资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呕心沥血14年。

终于编写了一部史学巨著——中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书籍

司马迁

司马迁的《史记》从三皇五帝,一直记到了汉武帝太初四年,总共3000余年历史。

《史记》成为中国历代第一信史,其地位无可撼动。

等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编写史书的史官都是儒家子弟。

儒家史官几乎垄断了所有史书的编纂。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都是儒家系统下的史书。

我们能看到的史书都是儒家思想主导的史书,这些史书以儒家的价值观为准则,记述历史事实。

而先秦时期的历史,基本以《史记》、《春秋》、《国语》等儒家经典为主。

那有没有儒家系统之外的史书呢?有!

这就是不准大哥翻出来的《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04、《竹书纪年》

魏襄王是魏国国君,难得的是,他居然是个文艺青年(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和孟子聊天),他勤奋向学,平时最喜欢读书。

于是,他死后,把魏国编写史书带进了坟墓。

有多少?也不多,几辆牛车而已。

正因为如此,等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魏襄王带进土里的魏国史书神奇的逃过一劫,长埋地下。

直到不准大哥让这些竹简重见天日。

这些竹简一经问世,迅速引起轰动。

晋武帝司马炎对这些竹简非常重视,马上任命中书监荀勖为翻译组组长,集合束皙、傅瓉、卫恒等几十位文化界大腕,对这些竹简,展开研究。

《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

《三国演义》司马炎剧照

经过西晋整理,这些竹简被编成书,称之为《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魏国史官,历经数代人共同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竹书纪年》分五帝纪、夏纪、殷纪、周纪、晋纪(春秋晋国)、魏纪等13部分,记载的历史,也是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记到了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有较为完整的体例。

《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

而且是唯一一部有别于儒家系统的成体系史书。

不准这一盗墓,不仅让上古机密重见天日,也犹如一场大地震,将儒家历史认知体系颠了个七荤八素。

无数历史学家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恐慌,宋朝理学代表人物二程、朱熹一派更视《竹书纪年》为异端邪说,欲除之而后快。

古代传统史学家一口咬定,《竹书纪年》就是伪书。

为什么,朱熹等人对《竹书纪年》如此深恶痛绝呢?

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

朱熹画像

05、颠覆认知

《竹书纪年》记载的先秦历史和《史记》记载的历史存在严重的冲突。

《史记》记载,上古时期的尧舜禹都是禅位。

尧年老的时候看到舜这个小伙子是个五好青年,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然后主动退位,让舜当天下共主。

可《竹书纪年》却记载: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没有什么禅位,没有你敬我让,只是尧年老昏庸失道,被舜流放囚禁于平阳,并褫夺帝位。

《史记》记载,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国家交给他。太甲复位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

不过,《竹书纪年》对此却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

直到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

此外,《竹书纪年》还有很多与《史记》截然相反的史实,如“夏启杀伯益”、“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等。

《竹书纪年》记载的一桩桩一件件,暗黑血腥,让原本温良恭俭让的上古史,顷刻波诡云谲,杀机四伏,让儒家最推崇备至的上古帝王禅让成为一个笑话,让“天下有德者居之”成为狗屁。

因此,《竹书纪年》出土以后,震撼了中国人的思想,尤其震撼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道德体系。

有意思的是,和儒家格格不入的法家却很认同《竹书纪年》的记载。

《韩非子·说疑》记载: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儒家历史学家们一看,尧舜禹这些圣人帝王,竟个个都是厚黑狠角色,这还了得。

于是,如此重要的一部史学著作,《竹书纪年》在晋唐时期是完整的十三卷本,宋元时期若存若亡,在传承600余年后的宋朝,突然间完全散佚。

这一佚散后,民间又进行了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直到明朝才出现完整的二卷本。

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直到一些近代历史学家,认为《竹书纪年》(今本)不是伪书,应与古本一并重用,以发挥其固有的巨大价值。

实际上,《竹书纪年》所载王年及其历史事件均与相关历史典籍和出土文物及青铜铭器所载完全一致,其天象记载亦与历史的实际情形相吻合。

如此种种,足以证明《竹书纪年》真实不伪!

因此,目前《竹书纪年》已经作为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重要辅证的历史典籍,学术界承认其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认为其名望和价值可与《尚书》《战国策》《四书》等古代文献齐名,《竹书纪年》逐渐恢复其应有的地位。

可惜,《竹书纪年》历经多年的摧残,我们已经无法还原其真实面貌了。

06、历史是个小姑娘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或许不那么准确,但是历史确实有时候被修饰得失去了原有的面貌。

在道德与礼仪体系尚未健全的上古时代,尧舜禹的权力交替,究竟是儒家所推崇的你敬我让,宽宏有爱,淳朴美好,还是《竹书纪年》以及法家所描述的实力才是王道,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杀机四伏。

谁也无法下定论了。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关于儒家史官记载的上古禅让美德,只有曹丕才有发言权。

竹书纪年书籍_竹书纪年_《竹书纪年》

《三国演义》曹丕剧照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二十九日,大汉王朝丞相、魏王曹丕,也玩了出禅让。

在汉献帝和群臣再三要求下,多次力辞不受的曹丕无奈地倾听群臣呼唤,接受禅让,登基称帝,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

“群臣因上表劝王顺天人之望,王不许。冬,十月,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

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

瞧见没,通篇没有一个篡位的字眼,有的只是劝进,有的只是禅位!

曹丕称帝这会,《竹书纪年》还没有出土,可他也知道尧舜禹禅让是怎么回事。

曹丕若有所思地感慨道: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曹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所谓的禅让就是这么回事。

尧舜禹是禅让,他曹丕也是禅让,谁也不比谁高尚。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回事,无数儒家历史学家的粉饰,都不及曹丕这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很多时候,盗墓贼的洛阳镐,让历史学家的笔,碎了一地!

文章同款

¥178

购买

上一篇: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2282个历史小故事
下一篇: 学历史必读的十本顶尖书籍是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