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可考的记载,我们伪造书籍的传统始于战国,那时候的学者也已经疑心伪书的事了,战国初期的孟子就已怀疑《尚书》的真伪,他在《孟子·尽心下》中写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尚书一篇),取其二三策而已。”韩非子批评儒墨两家伪造尧舜古事的不可信,他说:尧舜死不复生,谁来证实你们的说法呢?
然而当时的学者只局限于怀疑,并没有去辩伪,更没有科学的辨伪方法,社会环境也不利于做细致的辩伪学研究,所以伪书并无节制。
从战国到汉朝的二百六十多年,是伪书第一个的黄金时代。
二百六十多年是什么概念呢?从乾隆二次南巡到现在,从华盛顿被当选为弗吉尼亚州下院议员到现在,二百六十年前,世界还没有美国。
史载第一个做辩伪工作的是司马迁,那时他被皇帝处死,因为父亲临终时的嘱托还未完成,所以保留残疾之身,继续担当太史令。收集大量资料,以完成《太史公书》。汉朝太史令的主要任务是掌天文历法,并不著史(百度百科是错误的)。所以司马迁做辩伪完全是为了写史,写史完全与本职工作无关。
作为辩伪学的祖师,司马迁当时的方法比较简单,甚至简陋,但比较有效。一方面他唯取“雅驯”者,另一方面先拿可信的书为标准,去衡量其他百家之言。一大部分伪书死在司马迁手里,不再延续生命,沉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司马迁,是伪书们遭遇的第一个大挫折。
其后,比较有名的辨伪事件发生在汉成帝年间,据说汉成帝爱《尚书》,如同据说某领A导爱《沉思录》一般。汉成帝请求天下献书,一个名为张霸的学问家,看到了取得权力金钱名声与地位的良机,就伪造了百两篇《尚书》,比各种版本的尚书都多,献给了汉成帝。
人们为什么伪造书籍? 一个动机就是为了献书给皇帝,以取得某种利益。
但是张霸就比较倒霉,汉成帝可不是以前不识货的皇帝,他与博士们一起拿出以前《尚书》的版本对比,证实了百两篇是伪造的。
但张霸还是非常幸运,他被汉成帝饶了性命,还名垂历史,他的著作早已失传,但是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讲《尚书》几乎没有不讲张霸的,虽然是作为反面典型。
以后造献伪书的人,大概会以张霸为鉴,首先掂量下皇帝的水平。
其后的事情大家也已经耳熟能详,今古文之争。刘歆(音心)还没有为了当皇帝而改名为刘秀,那时他是超级大大学问家,在很多领域都是世界顶尖,首先发现和强调了古文经书,是古文经的鼻祖。他是儒家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但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子,手脚不干净,有很大的伪造书籍的嫌疑。
今文学者们十分恨刘歆,如果刘歆把水杯带到办公室,不知道多少今文学家会不遗余力煞费苦心地偷偷朝里面吐唾沫。
如果刘歆会伪造书籍,他的学问水平是顶尖的,所伪造的水准会非常之高。所以今文学家们极力地想证明刘歆伪造,撕逼而解放出的积极性和生产力不容小觑。
依据我的经验,凡是两方撕逼,总有其他人会得利。比如百度和360,让网友们得了手机;美团和饿了么,让学生我吃了很多省钱饭。
辩伪学同样无意中受了益,在今文学家们群体的证伪工作中得到了大发展。
其后从三国到隋朝,没有人在意伪书了,没有人在意辩证伪书了。清谈需要证伪吧,可现在知乎上多少人拿着早已经证伪的伪书理直气壮,辞章不需要证伪吗?写出颠三倒四,明显不符合历史的东西,却有伪书来做后台!
当时人们一丁点都不去怀疑,深信所有的古书都是对的,犹如世纪初深信电视广告的中老年人。
三国到隋朝,有四百多年,四百多年是什么概念,六个半天朝建立到现在的时间,没有人去怀疑,没有人去注意。
如果不在乎真伪,以伪书为研究的基础?那又怎样呢,没有去在乎你引用的材料是不是真实的,人们对待学术犹如对待狗屎,管你是香还是臭,人们就是不在乎。
比如孔子诛少正卯,早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伪造,伪造的时间群体都已经确定了,可还是有人堂而皇之地拿来辱骂或盲崇先贤,在今天的知乎上就举不胜举。把假的当成真的,有人伪造,有人传播,几乎没人在乎真相。
人们有大把时间拿着错误的资料去争辩去撕逼,却没有时间去查证一下自己资料的可信度。
三国到隋朝,是伪书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人们根本不去讨论这些,根本不去怀疑一些值得怀疑的东西,一点都不会去关心,一点都不会去考证。假作真时真亦假,书籍的真伪又有什么妨碍呢?
如果一个人长得很帅,说话幽默,那么他一定是诚实的,他是我的偶像,任何一丁点怀疑他的人,我都要去拉黑。当然,我自己肯定是不会去怀疑他的。
以前有一段时间是学术空乏,学者遭难的时代,到现在也有几十年了。
情况有没有改变呢?
民国后到现在,是不是伪书的第三个黄金时代?以前已经证实的伪书依然大行其道,被人当作可靠的证据,即使是大学生,也一丁点不去怀疑,一丁点不去关心所用书籍的真伪问题。
民国后到现在,是不是伪书的第三个黄金时代?
这个问题将由我们这些学生来回答。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