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略有心得,就把以前在百度贴吧写的一个帖子搬过来吧,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我自13岁开始下工夫读史,于今14年了,略有心得,这里浅谈一下,以供诸位吧友参考。
史学界有【史家四长】学、才、识、德的说法,这是针对专业历史研究者的要求,但所谓“见贤思齐”历史爱好者也可以此作为自己读史的方法和准则,以期提高水平。
史学:掌握的史料,史才:阅读方法:史识:对历史的认识,史德:读史、论史时的道德修养。(这不是原本的含义,是历史爱好者的“四长”)
一、史学:读史首先要掌握史料,这个要看历史爱好者喜欢通史还是断代史,以便加以选择,喜欢通史者,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史料都尽可能的收集全,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政书、类书、野史、墓志铭、文集等都应涉猎,这样得到的史料才能丰富、完整,对历史的认识也就更清晰、准确。有条件的爱好者,还应多搜集考古发现的史料,如文物的记载,因出土文物的史料可信度是最高的。
喜欢断代史者,应尽量搜集喜欢的某一时代的史料,类别和上面列的一样,但喜欢断代史,最好也要对通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能把一个历史时期的情况放到通史中去比较,能获得更广阔的视角,从宏观上加深认识。
二、史才:有了史料,那应该怎样阅读呢?下面分别来谈谈:
1、纪传体,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纪传为主记载历史的一种史书体例,中国的正史《廿六史》都是纪传体,纪传体卷帙浩繁、人物众多,还有大量的表、志,对爱好者来说,通读基本上是很困难的。(本猫就只是通读《史记》、《三国志》两部而已。)可以这样读:
先读本纪,本纪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时间线,读本纪,就能串联起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对这一时期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次读表,表是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的时间线,读了表,能进一步从整体上加深对这一时期的认识,当然,不是所有的表都需要读,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表要读,其余的看自己兴趣可读可不读。
再次读志,志是纪传体中记载各种制度、地理、经济、气候、自然灾害的部分,要想对一个历史时期有全面、清晰、完整的认识,志是必读的,和表一样,志也不是所有都要读,重点读职官(百官)、地理、食货、五行、兵,读职官可了解政治制度、读地理可了解地理(有时含人口)读食货可了解经济,读五行可了解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读兵可以了解军事制度的变化、装备、兵员等情况,其余可依兴趣选读。
再次读传,重要历史人物的传建议必读,此外,则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来读,若对一个事件、人物感兴趣,就要对与之相关的人物、事件都读一下,这样认识会更深刻。
2、编年体,是以时间顺序记载历史事件的史书,它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把同一时期发生的事件放在一起记述,比较容易反应出史事之间的联系,是最早也最简便的史书体例,主要分为断代编年体、通史编年体两种,前者以《春秋》为代表,后者以《资治通鉴》为代表,另有实录、起居注等种类,读这种史书时,想要了解某一年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只要找到这一年的篇目即可,建议初读时找篇《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之类的表格作为辅助,这样比较方便。
3、国别体,是以国为单位,分别记述各自历史的一种史书体例,代表作品为《国语》后来的《战国策》、《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等,也属于此类,它以国家为单位记载历史,容易看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变化、典章制度、兴衰过程等,但对某国在历史大环境下的地位、作用、与别国的关系、对历史大势的影响等无法体现,这是它相比于编年体的缺点,读国别体,想了解某国历史,则读相应的篇章。
4、纪事本末体,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它以时间为顺序记事,一事一篇,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变化过程记载得很完整,且有一定故事性,读完纪事本末,对一个历史时期或一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会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但缺点是信息量小,只记载大事,不够丰富全面,相当于文言版的《上下五千年》是比较好的古史入门书。
5、政书、类书:它们是是制度史和古代版的“百科全书”,政书分为通史、断代两种,前者书名中往往有“通”字,后者称为“会要”、“会典”,(“会要”为私撰,“会典”为官修。)唐玄宗时期的刘秩所著的《政典》为最早的政书,但已亡佚,现存最早的通史政书是中唐杜佑的《通典》,最早的断代政书是苏冕、崔铉、王溥等编撰的《唐会要》。它分门别类记载了通史、断代史中的制度史料,取材繁富、脉络清晰、前后连贯,是了解各种历史制度的必读书。类书是辑录各类史料的一种古籍,始于曹魏时刘劭、王象、桓范、韦诞、缪袭编撰的《皇览》,后来的《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也属于此类。和政书一样,类书也是分门别类辑录的,读这两类书,想看什么史料,只要按门类去找就可以了。
6、野史、墓志铭、文集:这些作品种类众多、数量繁富、虽不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史书严谨,但保存了大量历史细节和一手史料,有相当的价值,这类作品阅读没有什么方法,完全看个人喜好。
下面谈谈读史的一些要点和易犯的错误:
1、多读一手史料,少读二手史料,不读现代白话历史著作:
所谓一手史料,即当事人、目击者的记载、或是相对时间距离最近的著作,时间距离越近,史料可靠性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要多读。二手史料即后人记载、传闻、时间距离较远的著作,因为时间的关系,这类史料的价值相对较低,但若没有一手史料,其仍有重要价值,因此少读,但不可不读。不读现代白话历史著作,因文言译为白话,受作者水平、观点等影响,难免与原文有差异,读了这些作品,理解起来又与作者有差异,等于史实被扭曲了两次,一些前辈学者虽然观点与史实不符,如光武帝“度田失败”、①霸王分封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恢复西周封建制”等,②但总还是治学方法不同造成的,而今某些靠历史吃饭的浮薄之徒,则纯粹是不学无术、哗众取宠了。
如某搞法律出身的“著名历史小说家”著文对霸王大加指责,什么“令人心悸的恶魔”、“六屠六狂”什么“太史公亦曾对其凶暴深为震惊,感慨云:‘羽岂舜帝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且不说他对霸王的看法与当时人的评价有多大的不同,也不提五次屠杀变成六次,单只说把“何兴之暴也”理解为残暴,就可见他的水平,按他这种理解方式,“暴发户”、“一夜暴富”当作何解?莫非是“以残暴手段发家致富”、“一夜间很残暴地富了?”看来这是贩卖人体器官、夜劫金店的节奏啊有木有!与他类似的,还有某博士,在其讲座中说霸王是“苗族后裔”,“羽岂其苗裔邪?”按他这种理解,那么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可以解释为“匈奴也是苗族后裔”?③甚矣!苗族之吊也!蚩尤知之乎?!④这两位的文言水平,大概连初中生都不如,不过,他们虽然不学无术,但总还是肯按照原文去解释的(虽然解释得惨不忍睹。)比他们更恶劣的,是完全凭空臆造,连原文都不看,比如某“最牛历史老师”在其讲座中说武穆破李成“用枪尖反射阳光照马眼”不知武穆在天有灵会否喷饭?(如果武穆还能吃饭的话。。。)后来岳飞吧前吧主“月半入山”著文痛批此君,曾被新浪、凤凰等门户网站转载,此君至今不作一字回应。。。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因此,历史爱好者,尤其是初读历史的爱好者,最好不要去读这些东西,以免误入歧途。但也有例外,若一些专史古代没有系统史料,则必须读现代白话史著,比如科技史、行业史、帮会史等。
2、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迷信权威、名人:权威、名人在面对历史时,其实和普通爱好者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后人”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的看法,不一定就是对的,如果盲目迷信他们的观点看法而没有自己的见解,那就成了“复读机”、“应声虫”这样水平永远不可能提高,所以“XX学者写了XX朝的作品,很出名,销量很多,他认为XX。。。”、“XX写手XX史料读了很多,所以他说的一定有道理”之类的看法可以休矣。(其实,某些写手说自己读了多少多少史料,那也是他自己说的,真假就不知道了。)当然,有自己的见解不代表什么都反着来,大搞“翻案风”,而是确实通过自己读史得出的结论、看法,不要怕史料难、多,循序渐进,少读多次,一次几百字、一两千字,只要有兴趣,只要智商正常,再多再难的史料都可以读懂,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
3、孤证存疑:孤证,即仅见于某部著作中的记载,比如“阴晋之战”仅见于《吴子》(虽然前面讲过,亲历者的记载可信度最高,但也要有佐证才行。)通常讲“孤证不立”但孤证也可能是作者当时看到过后人看不到的史料,因此孤证存疑为妥。
4、神怪、灵异不信:史书中经常有神怪、灵异方面的记载,应不予采信,此类记载超出大家的认识水平,目前既无法确证其真,亦无法确证其伪。(因谁也没有去过阴间之类的“另一个世界”灵魂是否存在至今无定论。)
5、史料矛盾冲突:这有几种情况:史料来源不同、详略互见、字异意同、错字、粉饰、隐讳。这就需要采用第三方史料加以考证,若无第三方史料,则应仔细辨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然无十足把握,不要轻易否定哪一种记载。
史料来源不同:如《梁书》言侯景骁勇有膂力、善骑射,《南史》言其是瘸子,不善弓马,以智谋见长。但仔细想想:腿瘸和骑射关系不大,马战亦无多大影响,侯景也的确颇多智谋,因此两种记载都能说得通,这只是两部史书作者选取材料不同造成的。⑤有时,同一部史书中也可能出现矛盾之处,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说祖龙是庄襄王之子,《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第二五》说祖龙是吕不韦之子,祖龙是庄襄王之子,必出自秦朝官方记载,而其为吕不韦之子,则不知出处,且异人既喜赵姬,则赵姬必尚未显怀,那么实际上知道赵姬是否怀孕的就只有赵姬和吕不韦,别人是无法确证的,既然无法确证,自然当以秦朝官方记载为准。⑥
详略互见:史书记载中,同一件事于传主或当事者传记中详写,参与者或相关者传记中则略写,谓之“互见法”这就产生了看似矛盾之处,如《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中记载霸王自刎于乌江,而在接下来的《高祖本纪》中记载灌婴追杀霸王东城,因乌江属东城地域,就好像一个人去世于北京朝阳区,那么既可以说他去世于朝阳区,也可以说他去世于北京、中国,现在某些无知之徒不知乌江属东城,YY出什么“项羽身死东城,非死于乌江”。殊为可笑!⑦
字异意同:如《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记载霸王的王号为“西楚霸王”而《汉书·卷三一·项籍传第一》记载霸王的王号为“西楚伯王”其实,“伯”有“方伯”即诸侯之长的意思,而“霸王”意为“王中之霸”与此意同。⑧
错字:如《新元史·卷一三五·列传第三二·查剌库禄满》记载库禄满“手条数百人”联系上下文,则知应为“手杀数百人”。⑨
粉饰:史书中常有粉饰之词,特别是对统治者,如《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言司马懿打败武侯“俘斩万计”不出战是奉曹睿严令,然考于《汉晋春秋》则知其实为武侯所败,出战则损兵折将,不得已而固守不战。⑩
隐讳:古代修史有“为尊者讳”的传统,统治者、地位尊贵者有恶行、劣迹、受辱等不光彩之事,则为之隐讳,以保全名誉,如《三国志·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讳言高贵乡公曹髦为成济所弑,而《汉晋春秋》则记载曹髦被成济捅了个透心凉。⑪
6、读史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主要有:好发议论,言出无据、YY脑补、双重标准,这些都应该尽量避免。
好发议论,言出无据:如某位吧友曾说新末东汉初乱世不如秦末楚汉混乱,而他并不了解新末汉东初的历史,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判断,这是错误的,读史讲究“无证不立”既然没有仔细了解过那段历史,就不能主观臆断,读史一定要尽量做到“无一字无出处”这才是正确的读史态度。
YY脑补:史书中往往对一些细节记载不详,很多历史爱好者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情理”、“性格”等方面自行补充细节,如某位吧友坚持认为“范增很强,他肯定做了很多事、大部分时间不是失踪而是没记载”,如果是文学创作,如小说、戏剧、影视等,这样写自然可以,能让情节更加顺畅合理、人物形象更丰满动人,但史学毕竟不是文学,文学可以虚构、想象,但史学不行,如上所言,史学讲究的是“无证不立”、“无一字无出处”是不允许虚构、想象的,胡适那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家要忘掉前半句,牢记后半句,假设假设,“设”得再怎么合理,它也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这是不可取的。
双重标准:朝代、人物粉对其粉的朝代、人物有偏爱,这种偏爱往往发展成为双重标准,如某些项粉,为霸王屠杀劣迹辩解,像“项羽和秦有国仇家恨,他是为了报仇”、“屠杀是一种军事手段”、“名将、乱世帝王哪个不杀人?”等等,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对正常人来说,屠杀,肯定是恶行,这是道德底限,如果换一个人,是项粉不喜欢或者讨厌的人搞屠杀,他们还会找各种理由吗?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道德标准有所差异,但大多数都把屠杀视为恶行,仅仅因为自己偶像干这个就搞双重标准,那么作为文明人的三观何在呢?
三、史识:史识是对历史的认识,是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到本质的方法,现在不少人虽然读史,但史识不足,如不少吧友以为“扶苏即位,实行仁政,秦就能避免灭亡”其实秦的灭亡,是历史的大势,非某个、某几个历史人物所能改变,所谓历史大势,私以为由3方面构成:
1、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文明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自战国开始,中国由封建制开始过渡到中央集权制,加强君权、设置郡县、削弱封建贵族势力等,这个过程是缓慢、曲折的,在不同地区,进度是不同的,但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强行加快这一进程,这就违反了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社会环境的具体情况:与客观规律相适应,战国到楚汉的社会,对封建制怀有普遍认同感,“分茅列土”成为诸侯王是很多社会精英人物的梦想,在经济、法律等方面,六国地区对秦沉重的压迫和严刑酷法不适应,有不满情绪,以六国贵族为代表的社会精英群体普遍有复国的愿望。
3、统治者个人能力、政策的影响:由于秦的军国体制,以严刑酷法的高压政策维持运转,以军功爵来刺激老百姓给国家卖命,打仗就是为了军功爵,当没有大规模战争而法律、制度依然苛刻时,社会矛盾就急剧积累,但在祖龙时期,对外还有大规模的战争来宣泄社会矛盾,他本人是个能力突出的雄主,能够选贤任能,让大批的人才为其所用,通过权术和气度驾驭群贤,使秦的政治保持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对百姓的压榨也在可忍受的底限内,社会矛盾已经相当严重,但由于他长期的统治,灭六国、南收百越、北击匈奴的赫赫声威,使得有能力反抗他的绝大多数人心存畏惧,祖龙在世时,敢于反抗他的不过荆轲、高渐离、留侯这三人而已,而且还都以失败告终,在祖龙去世后,无论是扶苏还是胡亥,都不具备维持秦军国体制继续运转的能力威望,即使扶苏要变法,改变这一体制,也需要相当的时间,而此时,秦灭亡的大势已基本形成,六国贵族们也不会给扶苏变法的时间,但扶苏和胡亥还是不同的:胡亥把整个秦帝国全毁掉,而扶苏有可能(注意,是“有可能”而已。)保住秦原有的关中地区。
还有很多人有大汉族主义思想,即所谓“蝗汉”读史不以史实为依据,而以民族为依据,凡是汉族就一定是好的,凡是少数民族就一定是坏的,否定贬低、少数民族政权的成就,甚至指责张弘范、施琅等为“汉奸”说什么“元清非中国”其实,历史人物善恶、朝代成就的高低,与其是哪个民族毫无关系,汉族也有坏人混蛋,少数民族也有英雄好汉,私以为要区分“蝗汉”与“皇汉”前者是一种极端思想,唯汉独尊、唯汉独好,眼界狭隘、否定少数民族朝代的成就、否定其它文明的成果,思想水平还停留在“天朝上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时代,这是一种非常错误,不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纳粹!而“皇汉”要理性冷静、眼界开阔,既认可汉族的成就,也不否定、贬低少数民族、其它文明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朝代所犯的暴行,如主动侵犯汉族朝代,既不简单的视为“民族融合的必然趋势”,也不对主动认可中国文明、自认为中国人的少数民族朝代加以排斥,这才是一个现代人、一个主体民族应有的胸襟见识。
四、史德:史德,是读史、论史时的道德修养,现在某些读史、论史的人,有许多无德之举,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3种:
1、否定、贬低史料、诋毁史家:有些无德之人,史书没读多少,却妄自否定、贬低史料、诋毁史家,如所谓“司马迁受了宫刑,因此他必定怀恨在心,抹黑刘邦、美化项羽”且不提太史公史德之美为历代史家公认,就算他怀恨在心要报复,那也得抹黑武帝而非刘邦,哪有人报仇不找仇人报,而去找仇人已死多年的祖先报之理?史料是读史、论史的基础,就好比电脑的操作系统,一切操作都要有系统才能进行,否定了这个基础,就等于否定了整个历史,因此不能否定、贬低史料,而史家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后人能看到史料,全靠史家的记录,所以必须尊重史家。
2、捏造“史料”:某些人在论史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不是去扎扎实实读史、搜集史料,而是根据自己的观点需要随意捏造“史料”前些年流传甚广的“五胡食人录”和“我石李冉闵大熊王”的“英雄事迹”即属此类,这些“史料”作者为了鼓吹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煽动民族仇恨,极尽诋毁、诬蔑、捏造之能事,虚构了这两篇“史料”其实只要看看《晋书》、《资治通鉴》、《鸡肋编》等真正的史料,马上即知其伪,可叹众多愤青小白不愿读史,导致以讹传讹流毒愈广,甚至内黄县还建了“冉闵陵园”真是啼笑皆非。。。
3、人身攻击、嘲讽谩骂:每个读史之人都有自己的观点,都有好恶,这很正常,但某些素质欠佳者,一言不合即大加嘲讽,乃至升级到人身攻击,表示要与人家的女性长辈发生某种不道德的亲密关系等,这大可不必,和别人交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用词礼貌、语气温和,人身攻击、嘲讽谩骂无助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只能让别人BS自己的素质低下。
好了,以上就是本猫读史的一点心得,不知不觉就啰嗦了这许多,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出,见笑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