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对自己命不久矣早有预知,我在二月份的时候就说,要把手里的资料整理一下,以贻大众。如今一个月的时间过去,第一个成果——十三万字的《明实录万历朝鲜战争资料辑录》终于算是初步完工。所以,先发布一个试读版,之后再逐步补充疏漏。
一、义例
对《明实录》的选辑,一直是专门史学家所致力的工作。关于万历朝鲜战争方向,国内相对较好的选辑本,是郑梁生《明代倭寇史料》第二册中对《明实录》的辑录,奈何这套丛书主要着眼点在于“倭寇”而不在于万历朝鲜战争,故当入者脱漏甚多,不当入者又添杂其间,兹自录之。
本资料所使用的《明实录》底本是韩国网站的电子版,原文附带的校勘为了不影响阅读,径删。部分韩国通用的异体字,径改。
为保证阅读体验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确是《实录》有问题导致文意不通,须进行勘误的地方,直接以按语形式在原句后进行修改,个别涉及史实问题的,在端末加修改或简介。
除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年份为公历外,其余日期均为农历。
由于网页原因,部分汉字无法正常显示(以□或者拼字的形式显示,原文如此),这部分的原文及点校参酌@朱武镐 前辈的电子版《明实录》,在此致谢。
辑录有不全之处,参照《明代倭寇史料》、《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明实录类纂》和@笑傲喜剧人 前辈的辑录版,在此致谢。
其余的选辑和点校由我完成,水平有限,有诸多遗漏和错误,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校勘部分参考了台湾“中研院”的《明神宗实录校勘记》(即题图)。
成果图如下(上为word,下为PDF)
二、感想
其实,辑录本身倒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我很早就做完了,印象里花的时间并不长,一两天而已),关键在于标点、勘误。
台湾“中研院”的《明实录校勘记》是在用四库本和广本、抱本对勘,对于三者均错的地方,无从勘误。特别是日本、朝鲜人名地名,基本上互相沿袭,一错全错。这部分大概占了勘误的一半以上。
比如万历二十三年五月癸酉条:
○神机营坐营陈云鸿报,称:
同总督孙矿差官骆一龙直抵行长营中,行长率夷僧玄苏、宗一,倭将平调信等出迎,恭谨。且倭船大半归巢,载还倭兵一万五千名,其所量留以候天使者,不过行长幕下残士耳。
兵部石星据其言以请,乞敕杨方亨前驻居冒,李宗城与小西飞等前驻南原,以示东封大信。
文中的“居冒”当作“居昌”,朝鲜地名,很明显是传抄失误。像这样的地方,一般《明实录校勘记》是没有的,所以需要自己动手加注。
还有一种是感觉上文意不通,但是又没有其他版本确证是错了的,只能加注表示存疑,不敢妄改。
比如万历二十八年七月丙寅条:
○发备边等银八百两,抵放戍鲜官兵本年三月以后接支粮饷。
此时留朝鲜的明军尚有一万多人,四个月的粮饷,八百两是肯定不够的,但是究竟是不是与之形近的“八万两”,没有确证,只能待考。
生既已矣,未有补于当时; 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 ——《明史·王叔英传》
《明实录万历朝鲜战争资料辑录》下载链接: pan.baidu.com/s/1eGy58hzXKLfTYRVEIh7K1A
密码: bryp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