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相信大家都知道"连环计",这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描述非常详细的,也是非常精彩的故事。大概是说王允利用自己的养女貂蝉破坏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拉拢吕布刺杀董卓,暂时除掉了东汉朝廷的巨大威胁。貂蝉这个人物被视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却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三国志》中倒是有一个人可以视为貂蝉的原型(其实有两个人,还有一个秦宜禄妻杜氏被视为《关大王月下斩貂蝉》的原型,与"连环计"无关),不过记载也是非常的简略。从真实的历史到《三国演义》的描写,貂蝉与"连环计"经过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下面小编就来说一说这件事。
历史上的"貂蝉"与"连环计"
小编上面也提到了,历史上的貂蝉的原型是有的,但是记载非常简略。《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中只有一句:"布与卓侍婢私通",确实是加深了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矛盾,但并非是决定性的因素。在这件事之前,吕布已经对董卓产生不满。董卓性格暴躁狭隘,曾经因为一件小事就用手戟投掷吕布,被吕布躲过去。按照史料的记载,这是吕布对董卓不满的开始。而《三国演义》中将这件事放在"连环计"中,董卓撞破吕布与貂蝉私会的时候。
另外小编个人认为,还有一件事导致董卓和吕布之间的矛盾,而且起到的作用很大。那就是董卓其实并不重用吕布。我们看董卓集团中能够独领一军的将领,比如段煨、牛辅、董越,基本上都是凉州出身(董越存疑,但从姓氏上来看或与董卓有关),出兵打仗的时候,吕布也是作为凉州人胡轸的部下。这说明虽然董卓和吕布誓为父子,但是实际上董卓对凉州武人的信任程度和重视程度要高于吕布。
而且王允设计消灭董卓的时候,他的"外援"不仅仅有吕布一人,另外还有骑都尉李肃和"与布同心勇士"十几人。李肃和吕布是同郡人,都是并州人,大概也出身丁原旧部。按照小编的理解,与其说王允拉拢吕布,不如说王允联合不受重用的并州旧部,而吕布正是并州旧部的代表人物,也是董卓集团中地位最高的并州武人,所以起到的作用更加突出。
吕布与董卓的矛盾由来已久,董卓侍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这里面的情感能够冲淡王允和董卓政治斗争的肃杀之气,英雄与美人的结合给这段历史增添了一些别样的旖旎色彩和多层次的感观,小编以为这是后世文人热衷于对董卓侍女进行再创作的原因之一,奠定了"貂蝉"这个丰满形象的产生的基础。
《三国志平话》与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最为卓越的关于汉末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一。《三国演义》其实吸收了很多《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中三国戏剧的内容,"连环计"的雏形在《三国志平话》以及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都已经出现,事实上《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对"连环计"的描述已经相当详细和完整,其实要超过《三国演义》。只不过《三国演义》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修改,最终变成现在大多数人熟知的版本。
首先说说《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的一个特点是叙事粗糙简陋,不过对"连环计"的描写还算详细。在《三国志平话》中,出现了"貂蝉"的名字,并且安排了家世背景。貂蝉本姓任,是关西临洮人,是吕布的妻子(临洮在凉州陇西郡,而吕布在并州,《三国志平话》中的地理、官职实不能嵌入历史),但是与吕布走散。貂蝉烧香祈祷与吕布重见,被王允得知。
于是王允使用了"连环计",先将貂蝉介绍给董卓,然后再让貂蝉与吕布相见。王允许诺将貂蝉送到董卓府上,结果被董卓捷足先登。小编认为在各种版本的"连环计"中,《三国志平话》的版本才最为合理,风险最小。不过后续事情的处理就比较简单了。吕布因为貂蝉和董卓在一起怒发冲冠,趁董卓沉醉时一剑杀死董卓,李肃为董卓报仇,被王允说服。但是吴子兰、四大寇(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率军围攻吕布,吕布逃出长安,"连环计"告一段落。
在《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对"连环计"的描述就更是详细。其中貂蝉小字红昌,因为掌管貂蝉冠(一种官帽,事实上小编之前一直不理解貂蝉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在戏剧中倒是给出一个答案)所以被称为貂蝉。貂蝉先是被选为宫女,然后被赐给丁原,再称为吕布的妻子。二人因为"黄巾起义"走散,貂蝉就成为王允的侍女。
杂剧中的"连环计"除了王允以外,另外还有两个重要人物——杨彪和蔡邕。在历史上杨彪虽然心向汉室,但并未策划对董卓的政变(其实针对董卓的政变有很多次,只是大多数都失败了),蔡邕更是如此,甚至为董卓之死而叹息。而在《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杨彪和蔡邕堪称王允的左膀右臂。杨彪和王允商议除掉董卓的对策,假意建筑受禅台推举董卓为帝;蔡邕提出"连环计",并且巧对董卓入朝时发生的种种异象,迫使李儒自杀而死。这些情节已经非常接近《三国演义》中的成熟版本。另外杂剧中也吸取一些关于谶纬灾异的史料,比如布上两个口,中间有"千里草青青,卜日十长生"的谶语,这些可以从《后汉书·董卓传》、《后汉书·五行志》、《汉末英雄记》等史料中找到原型。
《三国演义》的最终版本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极大程度上吸收了《锦云堂暗定连环计》的内容,比如王允筑受禅台劝董卓称帝;董卓入朝路上各种灾异的出现,这些在《三国志》以及《三国志平话》中均无类似情节(历史上只有"马惊墯泥"与"马惊不行"的征兆,算是杂剧中内容的蓝本),不过对于元杂剧《三国演义》也进行了一番调整,将杨彪、蔡邕等人省去,由李肃来担任诓骗董卓入朝的角色。无论是《三国志平话》还是元杂剧,李肃都是一个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武人的形象,《三国演义》的调整让他的形象得到了极大的颠覆。
另外就是貂蝉的形象。《三国志平话》以及元杂剧中的情节都是貂蝉与吕布本为夫妻,先因为战乱失散然后破镜重圆。这样的情节让吕布和董卓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和合理。在《三国演义》中改变了这个形象,貂蝉成为为养父分忧;为汉室献身的奇女子,而淡化了她与吕布的儿女私情。这导致吕布和董卓反目成仇的合理性有所欠缺,却也提升了貂蝉的形象的高度。哪种"连环计"的版本最好,还是看读者见仁见智吧。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三国志平话》、《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