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史记》,但你可知道《汉书》,了解它多少?想必很少人了解《汉书》吧,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对《汉书》有个基本的了解,如有不对的地方,请留言指正。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全书共一百篇,由四个部分组成: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帝纪按照年月记载西汉高帝至平帝年间的历史事件。表则记录了汉代有关诸侯王、王子侯、功臣、外戚恩泽侯、百官公卿以及古代的众多历史人物。志记述了古代到汉代的典章制度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列传记叙了汉代三百多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边疆各族和邻国的历史情况。
《汉书》在武帝以前的记载,大都沿用了《史记》的文字但实际上班固也补充了不少内容,作了些修改,如《高帝纪》就并不全都是《史记》的原文,而是根据《史记》的《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加工整理的,此外他还在一些纪传中增补了很多诏令、奏疏、诗赋、文章等历史资料。武帝以后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记录,则是班固以其父班彪的《后传》和褚少孙、刘向、扬雄等各家所续《史记》作为依据,再加上当时他能看到的其他记载写成的。《汉书》在体例上承袭《史记》而又有所变化,《史记》是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汉书》则是纪、表、志、传四体,改“书”为“志”,取消“世家”而并入“列传”。它最大的特点是纪传体断代史,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循例多作断代,为我国“正史”定下了格局,成为后世正史不祧之宗。
《汉书》在历史思想上是推崇大一统的,班固从时间、地域、人事、思想文化诸方面详细地记述西汉统一,给统一的汉代政权和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歌颂汉的一统帝业。而传世的《汉书》,确实体现了这个思想。另外班固的封建正统思想在《汉书》中也有体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尊汉为正统,认为汉朝承袭尧帝的天运,得到了天统,给社会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否定被汉取代的秦朝及篡汉的王莽政权的历史地位,认为他们都不符天命,只是“余分闰位”,显然这种正统观念,是非历史主义的。这些正是班固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之所在。二是独尊儒学的思想。班固曾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这正表明班固所持的儒家正统思想,并以此来作为判断评价人物事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在《汉书》中是很明显的,如他斥称游侠为“背公死党”,与司马迁对游侠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但班固毕竞是一名严肃的史学家,他总是尽量客观地记述历史事件,全面评价历史人物,颂扬德政,反对上层贵族的骄奢与残暴,同情被压迫人民,关心民生,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方皆以饥寒穷愁起为盗贼”,认为百姓的起义是统治者压迫无以为生后的行动,这些都是《汉书》思想进步的方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