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者,姓篯,名铿,帝颛顼之玄孙。至殷末世,年七百六十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殷王闻之,拜为大夫,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善于补养导引之术,并服水桂、云母粉、麋鹿角,常有少容,然其性沈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时乃游行,人莫知所诣。伺侯之,竟不见也。有车马而不常乘,或数百日或数十日不持资粮,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
大家好!我是彭保民!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世称小仙翁的葛洪所著《神仙传》中关于彭祖的记载。这是第一期。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现代也有人尊其为“伟大的医学家”。
葛洪,在诸葛亮去世129年、司马昭去世98年后出生;比王羲之大20岁,却比王羲之晚去世两年;“竹林七贤”之一、酒仙刘伶去世时,葛洪17岁;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比葛洪大17岁,也比他早去世42年;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江西首位文学巨匠陶渊明在葛洪去世两年后出生。
这就是葛神仙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
葛洪出身士族家庭,其叔祖葛玄是三国时期著名方士和高道。
葛玄是道教灵宝派祖师,后世尊为“葛仙公”,北宋徽宗时被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时被封为“冲应孚佑真君”。但葛玄80岁升仙时,葛洪还没出生。
葛洪13岁丧父,家境渐贫,以砍柴换纸笔勤奋学习,涉猎甚广。
16岁时,葛洪拜叔祖葛玄的弟子郑隐为师,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
21岁时,葛洪入伍,因作战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
次年辞官往洛阳搜寻炼丹制药之书。
之后辗转徐、豫、荆、襄、江、广等诸州之间,后来更是不理世务,服食养性,修习玄静。继而师从鲍靚,修炼道术,鲍靚很器重他,还把自己的女儿鲍姑嫁给他。
鲍靚曾任南海太守,也是个神人,据《晋书》记载,他5岁时对父母说:"我本是曲阳李家子,9岁坠井死。"
鲍靓享年百余岁,据称于罗浮山得道,时人称为"神仙太守"。
而鲍姑也颇有成就。
鲍靓任南海太守时,公元319年,鲍靓在今广州越秀山南麓建越岗院(即今广州现存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三元宫),供鲍姑居住修炼。
鲍姑与葛洪结为夫妻后,共同研究医学和炼丹术,一起炼丹制药。鲍姑一生行医、采药,医德高尚,擅长灸法,尤精通艾炙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被尊称为“鲍仙姑”。
原存于广州市三元宫的“鲍姑艾灸穴位图”,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公元363年,鲍姑与葛洪同年辞世,人们在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祠,以志纪念。
东晋开国之后,赐葛洪关内侯(二十等爵位中的第十九等),食句容二百户。
葛洪听说交趾(在今越南境内)出产丹砂,公元327年,他便请求出任勾漏(今广西北流县)令。
在赴任的途中,葛洪经过广州,他的朋友——当时的东晋名将、广州刺史邓岳希望他留下来。
邓岳说,你要炼丹,不用跑那么远啊,我给你提供很好的丹砂,你就在罗浮山炼吧。
于是,葛洪就没去做勾漏县令了,从此隐居于罗浮山。
葛洪在罗浮山修行炼丹,著书讲学,从者日众,建了东、南、西、北四座道观才容得下。
葛洪一生著述颇丰,《抱朴子》内外篇是其代表作,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有《碑颂诗赋》《军书檄移章表笺记》《神仙传》《隐逸传》《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但多有亡佚。
其中,《肘后备急方》堪称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获得灵感,使用低温提取法,让青蒿提取物活性大幅提升。在2015年,她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而《神仙传》则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92位仙人的事迹,其中不少人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有些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养生学术也很有参考意义。
《神仙传》对彭祖记载较为详细,包括身世阅历、性情品格、养生之术、男女之道,以及被殷王追杀,最后去殷而不知所踪。
葛洪对彭祖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在《神仙传》中,彭祖居广成子、若士、沈文泰之后,排在第4位。而在此前西汉刘向所著《列仙传》中,彭祖排在第17位,《神仙传》中的排位大大提前了。
葛洪为什么如此尊崇彭祖呢?可能和葛洪与彭祖有着道家精神、思想乃至能量上的传承、交集有关,而地点就在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
据宋末元初浮云山圣寿万年宮道士赵道一修撰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庐山名贤传》云:“彭铿曾过彭蠡之滨,造其名岳,今庐山是也。遍游洞府以窥圣迩,已而把钓于台上,双鲤化为双龙,冲天而去。或云今江滨有钓鱼台,本彭祖遗迹也。”
就是说,彭祖曾游历庐山,寻仙访道,还在这里钓到双龙并骑着它们飞到天上去了,留下了钓台遗迹。
据考证,彭祖是有地方志记载的、庐山最早出现的神仙。
彭祖是长寿的象征,这些关于彭祖的记载,正是庐山早期黄老之道修炼养生的反映。
东周春秋时期,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老子李耳骑青牛游庐山,参天地之造化,成《道德经》之腹稿。
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陵仰慕庐山神仙传说与遗迹,辞官入庐山做了道士,求长生不老之术。庐山也可以说是张陵悟道的首善之区,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到了东晋时期,葛洪隐居庐山南麓观音崖下,苦心孤诣,冶炼仙丹,并将实践升华为理论,据称《抱朴子》就是在庐山著成。至今,庐山山南“洪井山”中仍有葛洪炼丹井的遗迹。
所以,可以推断,从彭祖到葛洪这一脉相承下来的道家思想、精神乃至能量的传承,都让葛洪对彭祖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也就有了更高的推崇。
公元363年,葛洪突然写信给邓岳:“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邓岳得信,急往辞别,还没赶到,葛洪已去世,身体颜色如生,终年81岁。
最后,还是贴上本文开头所引《神仙传》关于彭祖内容的译文:
彭祖,姓篯,名铿,是远古时代颛顼帝的玄孙。到殷代末年时,彭祖已经七百六十岁了,但一点也不衰老。彭祖少年时就喜欢清静,对世上的事物不会去蝇营狗苟,也不追名逐利,不喜爱豪华的车马服饰,把修身养性看成头等大事。殷王听说他的品德高洁,就请他出任大夫的官职。但彭祖常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参与公务。他非常精通滋补身体、导引养气的方术,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鹿角等丹方,所以面容总像少年人那样年轻。然而彭祖的心性十分稳重,从来不说自己修炼得道的事,也不装神弄鬼、惑乱人心。他清净无为,幽然独处,时不时出去周游,大家也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等他的仆从要来伺候他的时候,才发现他不见了。彭祖有车有马但很少乘用,出门时常常不带路费和口粮,一走就是几十天甚至几百天,但回来时仍和平常一样非常健康,饮食衣着也和大家一样,没什么不同。
相关知识
水桂,可能是灵芝的一种,被指是道家延年之药。
云母粉,是一种非金属矿物,是一种优良的添加剂,应该也是一种炼丹要用到的原料。据宋元间医方书《圣济总录》记载,具有起死扶衰、延龄却老功效的“神仙返魂丹方”,在其炼制方法中,就提到要用云母粉。
麋鹿角,为古方记载的补益类名贵中药,中医认为其具有壮阳补精、强筋益血等扶正固本功能。李时珍认为:“鹿之茸角补阳,右肾精气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补阴,左肾血液不足者宜之。”
雄麋鹿才有角,雌麋鹿是没有角的。野生麋鹿在清朝初年已近绝迹,只有一群约二三百只麋鹿圈养在210平方公里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供皇室狩猎之用。
后来有一些流散到西方,剩下的,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杀一空。直到1980年代从英国重新引进到国内,目前全国大概有2000多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