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史失求诸野— — —中国古代野史观念研究雷戈摘要从历史源流看, 先有野史, 后有正史。 但在人们习 惯印象中, 似乎先有正史, 后有野史。 宋人首先察觉到了 《 春秋》文本固有的某种原始性的野史身份和来源, 这使得宋人对野史的 认知不但达到了 一个新水平, 而且还促发了 新经史学观念的 形成。 在宋明 士人看来, 野史等于口 碑,政治真相不是官场的口水战, 而是民间的口耳相传。关键词野史正史实录一一般而言, “野史”是个半经半史的 合成词。 这个词源学事实决定了 对“野史”的定义必然也是经史学的复合要求。 而且许多时候, 其间的 经史学分别 并无明 显界限。 在某种意义上, 把“野史”解释为人, 或人身上的某种品质或德行, 是经史学中的一个悠久传统。 比如, 元人金履祥把野史解说成人, 而且是不同 的 人。 “野, 犹今俗云‘ 村人’ ; 史, 犹今言‘ 文人’ 。 张文潜谓, ‘ 今之所谓儒者, 务博记, 尚文辞, 乃 古之所谓史也’”①。 又如,清人陆陇其将野史解说成人的 某种品 行。 “礼有以质为贵者, 有以文为贵者。 此‘ 质文’ 二字宜皆从外边说, 故以偏胜者为野史, 而彬彬者为君子。
若质训做忠信诚悫, 文训 做藻缋华饰。 诚信忠 悫正是极好处, 岂 同 于野而不得为君子耶? …… 有是质自 然有是文, 有是文乃 见 有是质, 故曰: 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 原著一胜字不得, 庸知 夫野之独愈于史乎? 故彬彬然后为君子, 又曰 : 与 其史 也, 宁 野。”②这种 解释意图显然在于贴近孔子。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③。 史的 原始义就是史官。文质野史排比连用 , 用 于说明 君子品 行。 这明 显构成一种对人的特殊定义。 所以, 人们将野史与人联系起来, 的确是一种很正常的解释学逻辑。尽管如 此, 这种解释却并非中国 史学文化的 主流。 人们一般还是习 惯于将野史看作史书。 这更符合人们对野史的通常认知。 对野史性质的界定和起源的探讨, 直接关乎对中 国 史学的 基本认识。 从历史源流看, 先有野史, 后有正史。 但在人们习 惯印象中, 似乎先有正史, 后有野史。 春秋时代, 有国史, 无正史, 国史衰落, 野史崛起。 《 春秋》是第一部正式野史, 孔子是第一个野史家。 《 春秋》经孔子之手而经历了 三个阶段的 演化, 并扮演了 三 种 角 色: 先 是 国史, 继而野史, 最后圣史。 这就是野史视野下的 《 春秋》三部曲 。在中国史学史上, 宋人首先察觉到 了 《 春秋》文93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①②③金履祥: 《 论语集注考证》卷三, 四库全书本。陆陇其: 《 四书讲义困勉录》卷九, 四库全书本。《 论语· 雍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