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来了,清粉来句:“国榷是私修史书,是野史,不可信,只能信正史-明史、明实录!”
这你怎么办哦
———————
一般人都认为:《明史》是通古斯满清编篡的,《明实录》才是真正记录明朝历史的!
而事实是:不但《明史》是通古斯满清编篡的,而且《明实录》也是通古斯满清篡改过的!
不信?
你去各种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等,嫌麻烦,就去国家的图书馆的官网上去找《明实录》,看仔细了,是不是有说明是清抄版?
哦,对了,国外也有,比如剑桥、日本什么的也有明实录,但你看仔细了,注释里依旧写着的是清抄版的明实录!
那问题来了,那有清抄版,是不是肯定有明抄版?
对的,有明抄版,那明抄版在哪里呢?
在通古斯满清边抄边篡改并形成清抄版的《明实录》后,明抄版的《明实录》就被通古斯满清给全毁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绝望了!
这就陷入一个死循环!
你拿一个明抄版、清抄版的小传来否认明实录、明史里的相应章节内容,那么专家会以你那是野史,明实录、明史是正史为由来否认你!除非你像出土金门鲁王墓那样去否认明史鲁王章节!
金门鲁王墓只能推翻明史里的鲁王章节,只能证明通古斯满清篡改史书,但篡改了多少,就不知道了!
当历史专家以明史、明实录是正史为由,来否认你拿出的任何版本的小传,你又没有金门鲁王墓那般的重大历史证据,这个时候的你只能无奈的接受通古斯满清的愚弄!世界之无奈,无过于此了
不过你要是能达到鲁迅的程度,那也是可以的!
鲁迅曾找到明抄本的书刊,和清抄本的书刊,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如下的结论
“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这两句,奉官命改为“永远看不出底细来。”)”
具体鲁迅是怎么找到明抄本、清抄本,又怎么得出结论的,请前往查看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