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司马迁,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的《史记》广为流传,可是你知道,司马迁为了写出《史记》,遭受了多少苦难吗?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的司马迁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对待问题不耻下问,对任何事都要刨根问底,就董仲舒都对他赞许有加。司马迁在41岁时开始着手写《史记》,他立志要将上古时期到自己生前这段时期的故事用笔写出来,他认为过去的那些人物是绚丽多彩的,这些人不应当被遗忘。这些人需要提笔者把他们记载下来,而他就做了那个提笔者。
这时候的司马迁已经成为了掌管史书的太史令,年轻时他曾周游天下,到过许多古人出生长大的地方,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也给他书写《史记》带来极大的方便,只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司马迁替李广后人李陵辩护,被人陷害关进了监狱,司马迁也被处以宫刑。宫刑不光是给人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更是摧残了他的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屈辱,绝望之际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以死了解自己的一生。
正待他准备寻死之际,忽然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同的人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有些人虽然死了,但他们的名字就如同自己手中《史记》里所的名字一样被人们牢记,他们的故事被人们称赞,他们留下的东西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没有人会记得他的名字,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服刑。
面对如此屈辱,司马迁的内心痛苦又煎熬,但他此时已经不在害怕了,他只想着将《史记》写完。《史记》就像他生命里的一束光,他一直想要伸手抓住这道光。他用自己毕生的经历,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把《史记》当作自己的一切,当作自己的生命。
历经十四年,饱经风霜的司马迁终于抓住了心里的那道光,他所经历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而他的名字却也和他写的《史记》一样,永远流传于世。现今人们对二十四史中几部史书的好坏一直有争议,可是大家对《史记》的评价却是出奇的高,同时《史记》也是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