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世说新语》里的求知

《世说新语》里的求知

《世说新语》里的求知继续浅说《世说新语》之言语篇。九〇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

继续浅说《世说新语》之言语篇。

九〇

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译文】

武帝将要讲论《孝经》,谢安、谢石兄弟与其他几位先在家中讨论研习。车胤为反复多次向谢氏兄弟提问请教尔感到为难,对袁乔说:“不去问他们吧,怕他们的真知灼见会有所遗漏,多去问他们吧,就要增加二谢他们的辛劳。”袁乔说:“你一定不要为此有所疑虑。”车胤说:“你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袁乔说:“你哪里见过明亮的镜子会因为反复照而疲倦,清澈的水流会因为和风的吹拂而害怕呢?”

先介绍人物。谢氏兄弟(谢安、谢石)已经在前面几篇的简述提到,另外是孝武帝、车胤和袁羊,这里稍微展开介绍一下。

先说孝武帝。此孝武帝不是西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汉孝武帝刘彻,而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东晋第九位皇帝,简文帝司马昱第六个儿子。话说在晋孝武帝之后,历史上还有南北朝时的宋孝武帝刘骏,以及北魏孝武帝元修。(好家伙,这帝王的谥号这玩意儿,赶上我们学英语时的人名了,想到啥就叫啥,你称呼我也跟着来……)372年,晋简文帝去世,年少的司马曜以皇太子身份继承皇位。司马曜在位期间,在谢安、谢玄的辅助下,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东晋局势稳定下来后,司马曜趁谢安、谢玄先后去世,打击门阀世族,加强了皇权,成为东晋开国以来,真正拥有实权的皇帝。不过,这位大boss一路过关斩将之后,大结局却是一个大大的令人意想不到——酒后戏言惹恼了宠姬,被宠姬叫人杀死在睡梦中,结束了一代帝王命。

世语新说是一部什么小说_世说新语_语世新说两则

然后来说说车胤。

车胤(约333-约401),字武子,当时,以好学和博学著称。车同学可以说是如今的小朋友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啦,试问一下现在的孩子们,有哪几个没背过《三字经》里的“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里的主角就是这位车胤同学。

世语新说是一部什么小说_世说新语_语世新说两则

说个题外话,现如今在城市里几乎不可能看到萤火虫了,去年还特地带孩子去青浦看萤火虫。可作为一个在乡下长大的我,其实对成语“囊萤夜读”一直表示怀疑滴——这萤火虫,乡下虽称之为“火油郎”,火油是乡下对对煤油的俗称,但实际上靠它这点光线来读书,似乎可行性微乎其微的。而且,如果即便把萤火虫放在白色绢袋内,是不可能活到第二晚的。只能说古代人为了激励,好好地运用了联想、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呢。

最后出场是袁羊:袁乔,字彦申,小字羊。在恒温讨伐蜀国时,很多人都反对,但袁乔独力支持,并屡次在危机时刻正确决断,是恒温伐蜀胜利中的关键人物。晋书中有如下记载:

"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今天下之难,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易者。今溯流万里,经历天险,彼或有备,不必可克。然蜀人自以斗绝一方,恃其完固,不修攻战之具,若以精卒一万,轻军速进,比彼闻之,我已入其险要,李势君臣不过自力一战,擒之必矣。"大意就是,这天下就两个敌人,蜀国虽然艰险牢固,其实实质是没这么困难的,恒老板,我支持你,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我们肯定赢……

世语新说是一部什么小说_语世新说两则_世说新语

再来说说这篇故事吧。

首先,东晋时期,作为巩固皇权的一种形式,历来有皇帝讲《孝经》的传统。根据百科的讲解——《孝经》是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实质上,之所为拿来作为巩固皇权的工具之一,其深层的含义是,确定普罗大众的“孝”是天经地义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当然,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然后由“孝”引申至“忠”,“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忠于国君也是理所当然的。

世说新语_语世新说两则_世语新说是一部什么小说

所以,孝武帝将要讲论《孝经》,谢安、谢石和一众高管身居高位,却也不敢怠慢,抓紧时间预习啊。

然后,作为学习积极分子的课代表车胤,当然要突出表现出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啊,车同学好学还真的到了极点啊,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谢高管(“苦问谢”,这里的“苦”是屡次,多次的意思)。终于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只能和体育委员袁同学说了,“哎呀,我不进谢老师办公室提问吧,就怕漏了这次考试的附加题,问多了吧,估计老师口干舌燥,对老师身体不好啊!”

这袁乔呢,一眼看穿了车胤这个酸腐的知识分子样子,心里一阵冷笑,还亏你是个学委呢。他嘴上回答说,“兄弟啊,别担心了,你每天对着镜子照上N遍镜子会觉得累吗?清澈的流水害怕和风拂过水面吗?”

哎呀,大家看看,袁体委其实除了体育好,战斗力强之外,其实更是一个哲学家呀,他就差直接说,兄弟啊,别矫情了,知识这东西,不是你想像的那样脆弱,而真正的有学问和有才能的人,绝对不会对好学之人拒之门外啊。再说,你去求教别人的这些问题啊,就好似每日对镜理装,理完之后你仪容端庄,你提升了吧,镜子还是那样。然后,袁体委进一步形容,你可能觉得你的问题和疑问,能激起学界的轩然大波,其实啊,也就好似微风拂过清澈水面,根本离本质还远着呢。

所以,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除了在求知求学过程中,千万别学车胤侨情,有问题及时向师长、前辈求教之外,还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网上讨论的一个热议话题,就是别拿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因为“惠风”必定无妨“清流”。

上一篇: 世说新语(1)·贤母育子
下一篇: 《新唐书》和《旧唐书》各记载什么时候的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