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由“秦始皇”砍树谈谈史料实证

由“秦始皇”砍树谈谈史料实证

由“秦始皇”砍树谈谈史料实证本篇文章我将从一个故事讲起,或者说是从一种素养讲起,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包括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

本篇文章我将从一个故事讲起,或者说是从一种素养讲起,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包括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老师上课时出示的大部分材料就是文献材料;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文物等是实物史料;唐德刚先生的张学良回忆录(《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就引用了很多口述史料。

除了上面史料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用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进行分类。一手史料一般是文物、实物等,二手史料一般是文献等。判断史料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是具有相对性的。比如,我们用《史记》研究秦代和汉代的历史时,它是一个二手史料,因为它相当于是历史记录;我们用《史记》研究司马迁的治史思想和写作风格时,它就是一手史料。史料的分类可以有很多种,还有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等。我主要讲的是按照史料载体划分的分类,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

高考对于史料实证考查的内容有:能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史料;能够认识不同类型史料的不同价值;能够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时,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的长处,进行互证。

这一讲我们要从“秦始皇砍树”的故事讲起,我将带领大家学习如何去答史料实证的题。

例题一 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随行大臣提出:“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封山禁伐)。”《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zhě(使其裸露)其山” 。

——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

两则史料中所记述的秦始皇的不同是什么呢?

秦简中秦始皇见“其树木野美”,于是“其皆禁勿伐”。强调的是秦始皇喜爱自然、欣赏美景,禁止砍伐树林以保护环境;《史记》中“赭其山”,按照五行划分,秦朝行水,对应的是黑色。秦始皇参加重要典礼时,都要穿黑色的衣服。山被砍秃以后就显露成黄色的了,秦朝时穿黄色衣服的是囚徒,反映的是秦始皇与神搏斗、征服自然、毁坏山林。

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是什么呢?秦简是秦代的官方记载,对秦始皇有溢美之词,有一定的美化成分;《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所著,是带有汉代价值观的记述,具有批评秦始皇的倾向。

例题二 实物材料

在北京通州发现的千余座古墓中,79%是战国至汉代的。在胡各庄村发掘了 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瓮棺葬,排列有序,组合多样。在后北营村出土的骨质算筹多达26 支,是古人计数的工具;还出土了一种南方人用得居多的布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哪些内容?我们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有:第一,瓮棺葬。我们可以研究从战国到汉代的基本葬礼的形制。第二,算筹。算筹是古代数学计算的工具,有助于研究战国至汉代的早期数学计算,说明战国到汉代,我国已经有了算筹。第三,出土了南方人用的居多的布币,说明当时南北方文化的交流状况。

例题三 实物与文献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一种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刘贺的封号是海昏侯,当时推行分封制,汉朝是郡国并行制度。刘贺帝位被废原因是他不守礼仪,乱制度。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几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材料二讲的是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导致矛盾激化,刘贺被废。

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呢?材料一《汉书》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材料二《昌邑王废黜考》是一篇历史研究的论文,是史事的分析。廖伯源分析、考证了史实,就不再是记述了。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材料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是什么?印证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成为正统。

这些出土文物对于材料一、材料二有何价值?出土文物可以丰富原本的文字材料的记述。海昏侯墓的发现,丰富了材料一、材料二的史事记述和史事分析。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再如,海昏侯墓考古发现随葬的酒器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以至于在墓葬内辟出一个专门放置酒器的酒器库,据此有学者认为海昏侯是一个好酒之徒,这些观点是不充分的。

史料实证是什么?我们看到不同的史料,要知道这个史料的分类,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还是文献史料? 每种材料有不同的价值,比如实物材料,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大部分是一手材料;文献材料往往会掺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主观意识较强。

例题四 实物与文献

材料一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的简牍中有一份秦二世(胡亥)元年的文告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jù)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

材料二 北京大学藏西汉简牍中的《赵政书》描述了胡亥即位的经过,谈到秦始皇垂危之际,“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

材料三 《史记》记载“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

三个材料对于胡亥继位的描述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

通过史料实证素养的学习,可能很多同学会发现学习历史非常的有趣,我在后边还会给大家讲一些历史素养如何与历史考题相结合的方法。这一讲的例题都来自高考题或者北京市期中、期末的考题,大家要引起对史料实证的重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之中,要了解史料的分类, 知道史料的价值,学会应用、搜集史料。

上一篇: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下一篇: 30岁的明武宗死于豹房,豹房到底是什么? 为啥会让女子惧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