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列子真伪考辨

列子真伪考辨

列子真伪考辨马达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出版社编审、著名作家、学者。

该书分四编,第一编“真与伪”首对近代《列子》伪书说的“主要依据”马叙伦《列子伪书考》作了匡正,接着对杨伯峻《列子集释》中所附“辨伪文字辑略”分时代作了检核匡正,最后集中全力论述《列子》绝非张湛所伪作,从张湛误注《列子》、张注与《列子》思想矛盾等方面,举出的例证 138 条,进行细密论证。第二编“源与流”考证先秦、秦汉魏晋著作引用《列子》的情况,举出一百多个例子,用事实驳倒了“《列子》书,汉人无引者”的论点。第三编“史与论”分别从思想史、文学史、汉语史角度,论证了《列子》绝非魏晋人所能伪作,并指出《列子》书确系先秦古籍的内证,从《列子》广泛使用通假字、古字、古义、古音,证明《列子》不伪。第四编“人与书”,讨论先秦古书尤其诸子书的写作与成书特点,指出《列子》伪书说者论述《列子》的误区,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列子》定本汇集成书当在公元前 278 年至公元前 237 年之间,大体上约在战国后期公元前 255 年左右,距列子卒年约 120 年,《列子》是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学派著作的汇编。微观的扎实研究与宏观思考相结合,从思想史、文学史、汉语史、先秦诸子成书特点等四个不同的角度,认定《列子》不是伪书。通过分析魏晋时代背景、文学风尚、作家素质与际遇,指出“魏晋是我国寓言出现低谷的时期,王弼、张湛和西晋颓废派名士们,他们连一篇传世的寓言都没有,根本不可能写出如此众多和精湛的像列子寓言这样的寓言佳作。”结合古书通例,批评一抓住某些小疑点就说某书是伪书的偏见。揭示出“伪书说”的矛盾,发扬了疑古派的可贵的怀疑精神而纠正了他们的失误,使人们对《列子》有了更加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对列子伪书说和列子真伪问题,作了一次总结性的全面的研究。马达先生的学术眼光是开阔而又细致的。在宏观方面,他从思想史、文学史、汉语史、先秦诸子成书特点等四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列子》不是伪书,其中胜义迭见。《列子真伪考辨》对列子伪书说和列子真伪问题,作了一次总结性的全面的研究,其资料之全,其剖析之精,其规模之宏大,都可以称为里程碑式的著作。

上一篇: 话聊唐史:平定昭义之乱的始末及意义
下一篇: 《新文学史料》创刊40年 162期杂志的大型"回忆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