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上古之神女娲传说

上古之神女娲传说

上古之神女娲传说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雄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 ,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上古之神女娲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雄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 ,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女娲补天的故事和盘古开天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

上古之神女娲

上古之神女娲人物简介

伏羲之妹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

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

她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

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以及炼石补天。

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盘古开天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

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

[2]现今洪洞候村有女娲陵、娲皇庙及补天石等女娲传说遗址。

上古时代,在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

伏羲有一个也是蛇身人首的妹妹,叫做女娲,号曰女希氏。

盘古同源

女娲还曾流传为”开天辟地大神“盘古的同源女神,他们一起创造人类,教人种植生产,造福一方。

该传说并不常见,一般见于今盘古山(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一带。

女娲称王

伏羲一统华夏各部落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女娲接替了伏羲的位置,统治华夏。

女娲延续了伏羲留下来的婚姻制度,继续教人民织网打鱼、打猎、饲养家畜。

女娲还发明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

由于女娲的功劳之大,她被封为一般意义上的执政天神(直到封神榜后,女娲因放纵狐妖为祸人间,而地位有所下降。)

上古之神女娲人物生平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

《楚辞·天问》、《礼记》、《史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清朝嘉庆《涉县志》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

相传上古时期,始祖女娲就是在涉县的古中皇山上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长期以来形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女娲文化。

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人类发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一是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二是具有实现民族大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三是对增强创业精神、充实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四是体现了奇特的民间、民俗文化现象,对人生礼仪、人类生存、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上古之神女娲故事传说

女娲用黄土造人,又用五彩石补天,被”太初元神'元始天尊和菩提老祖大大称赞,遂任命其为人间的'执政天神,并暂时管理天宫,那时天庭并无天帝。

《封神榜》中可以见其影子,如人间君王每逢女娲寿诞都要入后土娘娘庙拜见;哪吒和杨戬奉女娲娘娘法旨捉拿狐妖等。

后来女娲因不满纣王所为,私自派轩辕三妖迷惑纣王,为祸人间,百姓苦不可言。

元始天尊派姜子牙平定祸乱并依照功劳封神,使其位列仙班,充斥天宫。

太初天神因女娲的所作所为,非常生气,要将其肉体毁灭,并将其元神封锁于女娲石内。

女娲趁机逃脱,并借“人类作恶多端”为由,进行灭世,但被元始天尊阻止,封印元神,由天山一族进行看守。

对此,有文献如此描述女娲的这一幕戏剧性的行为:

女娲下凡欲纳祭,而现淫诗于寺,勃然大怒,得乎殷纣所为,遂大骂:“无道昏君,焉能以淫心污众生之圣母耳?待吾处治,堕入幽冥!”然查其典例,现祥龙飞腾,无所不祥。

娲神遂言:“其岁尚未到,然吾则念商纣亡矣,故为天诛之。

"问于四兽,四兽则曰未可以神力趣之,然天地之理不容也,故传唤妖戾之气害之。

一旗号令,则众妖群集,而妖邪中以轩辕三妖为首,故尊师命,以妖媚之术以咒纣王。

娲神告知:”无所不用以弑商纣,令其气数败亡,众将折矣。

三妖复命东行,以淫心乱纣王,以酷刑炼九州。

古时有歌曰:”纣王,纣王,何失所长;妲己之妇,欣然趣向。

“直至纣王气数灭尽,自焚而死。

三妖凯旋,向神复命,欢喜道:“幸哉,荣成师志!”神掩面怒之,曰:”何哉,神尊命尔辈诛纣,尔等却害忠良,弑贤臣,尸横遍野,何言幸哉!”其时,令二郎、哪吒之辈擒之。

三妖惶恐,大辩曰:“吾辈岂非’无所不用‘哉?何也,何也?“然其被擒,斩杀凌风台,魂魄尽灭。

元神者,师长也。

元始天尊以诛仙阵困娲神于此,厉声询问,谴不正利害。

娲答曰:”吾居人首,又何不以趣之哉?“天尊大怒,毁弃肉身,困娲神于紫香二部灵石内,后称之”女娲之石“。

娲神接朔风解结,离天而行。

娲神曰:”世人欺侮灵母至此!“遂降烈火,焚众人以周地,期间多有哀苦者。

元神降无疾风,灭焰舌于不君山上。

以大力趣恶戾之灵母,封其元神于娲石内,浇金灵之气与之抗,娲者负伤,未能逃脱。

遂委天山神族看守,直至今日。

天山之族,元神所化之神将也。

盖其灵力于膝,号曰”天山膝神“。

三苗传说

关于女娲的传说说法不一,有说先于盘古,有说后于盘古。

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民间流传的传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叫法,傩(nuo)公傩娘,粳兄粳妹,诺亚诺娃,亚傩兄妹,东山老耆南山小妹,江郎江妹等。

传说原来的人类被大洪水淹死完了,只剩下伏羲兄妹,后来的人是伏羲兄妹的后裔。

这段传说比较系统,伏羲兄妹的母亲生了他们12兄妹,王龙,王蛇,王雷,后羿(后蚁),王素(可能是王燧-燧人),傩兄,傩妹(还有传说是傩兄傩妹是老祖婆的孙子孙女)等。

12兄妹争执不休,其中最小的王素最聪明,那天比赛爬山,结果王素钻木取火,把山烧了。

母亲就着急呀,在山下提醒,王龙下水,王蛇钻洞,王雷没地方躲,结果被烧了,王雷脾气暴躁,一心想要找王素报仇,每次都被王素聪明地躲过。

母亲病了,说是只有王雷的肉才能治她的病。

王雷当然不愿,不过还是要找王素报仇,最后陷入王素的陷阱被关了起来。

那天傩兄去种地了,其他人都不在,只有善良的傩妹看管王雷。

王雷骗说快渴死了,向傩妹讨水喝,软磨硬泡,傩妹心肠软还是给了他一碗粥。

王雷就说,要是有碗清水就更好了,于是傩妹就给他碗清水。

王雷刚喝完,便雷光大作,破开牢笼出来了,拔下一颗牙齿送给了傩妹,算是报答,说见天门开时种下。

雷声隆隆,天门开了,而那雷神牙种下怎么都没反应。

后来傩兄将它按次序种于八方(八卦相应的属性可能跟农耕有关),最后长出了一只巨大的葫芦(古语音,仆,伏羲氏有葫芦崇拜)。

天河倒悬,这时飞来一只啄木鸟,把葫芦掏空然后傩兄傩妹就钻了进去。

葫芦随着水不断升高,期间收了很多动物。

一直升到天上,找到了王雷。

要王雷收了洪水,王雷不听。

然后就是打架,王雷怕了,之后答应收了洪水。

傩兄就说了,你立即收了洪水是要摔死我们呢?没办法,王雷只好招来10个太阳把洪水晒干,但是水干之后就陷入了大旱,人都死完了。

傩公请来后羿(后蚁),后羿飞上扶桑树(传说是人神两界连接的神树)用尾针把太阳射了下来,傩公就觉得没了太阳就没有光明了,就在下边要后羿留两个,一个在白天出来,一个在晚上出来,扶桑树也被后羿踩断了,从此人神两界便不能方便地来往.其实原因是他们的母亲借王雷之手毁灭他们,他们的争斗会毁了这个世界,当然她称病也是假的。

其中还有一段是傩兄傩妹三次占卜(与仆古音相通,可能也是伏羲留下来的),兄妹成婚。

在不周山山顶往两个方向滚碾子,结果在山脚碾子撞在了一起;在两边生火,烟在天上合在一处;结果傩妹害羞呀,就说你要是追上我就嫁给你,围着山跑傩妹在前边跑,傩兄在后边追,然后有人看着急了呀,土地公就出来跟傩公说,你转过身朝那边跑不就得了?最后和傩妹碰面。

傩妹出嫁了,害羞呀,就拿扇子遮住脸。

傩兄形象是红脸突目,传说是被10个太阳晒的了,傩妹聪明用手帕盖住脸所以依然白净,女娲是婚嫁之神,生育之神,这也就是中国婚嫁习俗,用珠帘或者盖头的原因吧,还有就是宗亲不能成亲的规矩可能也是女娲在位时定的。

这段传说中可能包括两个女娲传说,一个女娲是造人的女娲也就是12兄妹的母亲,第二个就是婚嫁生育的女娲,也就是傩妹。

上古之神女娲神话传说

★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

苍天补,四极正;淫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天地崩乱,洪水为灾,女娲救世,炼石补天,治理洪水。

★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争帝,共工兵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

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一撞,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响。

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

平原上的人多数都被淹死了,幸存者只好逃往山上。

但是,山林是兽类的领地,它们受到侵扰后十分愤怒,向人类发起疯狂的攻击。

又有许多人被野兽咬死,吃掉。

人类遭遇到了空前的灾难,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崩塌的山石砸死,有的被凶猛的野兽和大鸟杀害,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女娲补天是三晋大地影响最广泛的神话。

上古之神女娲的祭祀

王充在《论衡》中引董仲舒的话说,若天久雨不晴,就祭女娲。

表明从很早前起,就有了对女娲的祭祀。

其原意是因为女娲是古代的女皇,属阴,而天久雨不晴也是阴象,所以祭祀女娲。

但后来就由此而逐渐衍生出女娲补天漏的传说。

北宋《新定九域志》卷一说:孟州有“皇母山,又名女娲山,其上有祠,民旱水祷之。

从唐肃宗时起,也将女娲作为婚姻之神祭拜。

并认为是她创立婚姻的功绩,令她成为国君。

据记载女娲的陵墓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的黄河岸边,秦汉以来受到“祀典”。

著名的“风陵渡”因此而得名。

王国维校:“《御览》引戴延之《西征记》云:‘伏羲、女娲,风姓也。

此当是女娲之墓’。

……《寰宇记》云:‘河东县三里风陵,是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

上一篇: 李昉太平广记中国现存卷帙最长的古典小说集
下一篇: 满文满语傳統民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