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长知识,校勘当然不是校对——谈中国古代校勘学

长知识,校勘当然不是校对——谈中国古代校勘学

长知识,校勘当然不是校对——谈中国古代校勘学【何谓校勘】校有比较、核定的意思,勘则是勘定的意思,又作刊,有削、除的意思。校勘又称校雠、雠校、斠正,西汉刘向《别录》曰:“雠校者一人持本一人读折,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

古书_古书价格_徐灵胎古书

【何谓校勘】

校有比较、核定的意思,勘则是勘定的意思,又作刊,有削、除的意思。校勘又称校雠、雠校、斠正,西汉刘向《别录》曰:“雠校者一人持本一人读折,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校勘最初的意思正是刘向所说一人持本读,一人校对文字异同。狭义的校勘学是对古籍文字、句、段、篇正误的勘定工作,而广义的校勘学则包括目录、辨伪等工作在内。本书所指是狭义的校勘学。

唐宋时期,校勘二字被用于指古籍的勘定工作,应用日渐广泛。如欧阳修《书后》:“予在馆中校勘群书,见有八十余篇,然多错乱重复。”

研究古书,必须要准确理解古人的意思,因此校勘文字,使之没有错误,是首要之事。

校勘的原则是存真复原。指原作者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真与原貌。凡不符合作者原意,歪曲原书面貌的处理都是错误的。校勘是要修正古书在流传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为作者改文章,也不是要规范语言文字,而是要提供原书原作者最原始的信息。

【古书致误的情况】

古书讹误现象可以总结为五类:

一、误,即误字,又称讹、谬。

1.有形近而讹。即因字形相似产生错误。因为上古有些古文、籀文、隶书字形相似,因此致误。还可分为一字致误,如《文选·宋玉》:“其鸣喈喈,当年遨游。”王引之认为“年”字当是“羊”字之误,当羊就是徜徉。

2.一字误为两字,两字误为一字。如三十日误为一二十日,闰月误作门五日。

3.脱半字为误,如赵字脱半误为肖。齐字脱半误为立。

4.或与书写记号有关而误。古人书写也有标点符号,如重文符号“二”与二极像,空缺符号□与口字非常像,常常误混。

二、脱,即文字缺失,又称夺、漏、阙。或是因为传抄不慎遗漏,或是流传过程中部分被毁。大面积的脱文称为脱简,竹木简因为贯串的绳子容易腐烂,因此常散乱遗失,称为脱简,后人虽不用竹简,也将文献的大面积脱文称为脱简。《汉书·朱云传》:“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王念孙云:“佞臣一人下原有头字,而今本脱之。《后汉书·杨赐传注》《初学记·人部中》《白帖》十三、九十二、《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三,人事部六十八、九十三引此并作佞臣一人头,《汉纪》《通鉴》同。”

三、衍,即多出文字,又称羡。往往是抄写时无意添入或因错误判断而武断增加。主要有不明文义训诂而增加,因注疏而衍,因上下文而衍,因旁注混入而衍。举一例说明。《庄子·外物》:“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王叔岷云敦煌残本作“神能见梦于元君”,《艺文类聚》梦部、龟部同。只因旧钞本能字旁注“本作龟”,又在龟字旁注能字,因此抄写误入。

四、倒,即文字颠倒,又称乙、窜、乱。有时两字颠倒,有时则数字颠倒,也有句子颠倒的情况。如《老子》十四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马王堆帛书乙本作“隋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唐经幢也作“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这是句子前后颠倒。又如《荀子·非相篇》:“谈说之术,齐庄以涖之,端诚以处之,坚彊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王念孙认为“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一句有倒文,当作“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并引《韩诗外传》《说苑》证明。

五、错简,即因古代竹简次序错乱而形成的大面积文字颠倒。与脱简一样,本属于竹木简的问题,但后人也用来指后世文献所出现的大面积颠倒。

【古书致误的原因】

一、古籍历时久远,历经损失散亡,特别是水火战乱,使得书籍篇籍散乱,不经整理,无法阅读。

二、古籍流传中因刊刻传抄所引起的讹误。

三、后人对古籍任意增删改易,造成的错误。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传世古籍与其原貌有相当的差距,如果不对古籍进行细致专业的校勘,则无法提到准确理解与运用。

【校勘简史】

最早的古书校勘记载是周朝大夫正考父。《毛诗注疏·商谱颂》郑玄云:“当宣王大夫正考父者,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归以祀其先王。”此在周宣王的时代。

春秋时孔子删定六经,校其同异,除去重复,也是校勘工作之祖。历代学者都对孔子审慎的校勘态度极为推崇。今天经文中仍有一些证据可以证明孔子校勘的科学态度。

孔子弟子子夏也是早期的校勘专家。《吕氏春秋·察传》记载:“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巳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这表明子夏当时已有对文字讹误及其致误之由的正确认识了,也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已经对古籍有了校勘订正的科学态度了。

秦代残害文化,秦汉之际的战乱又使书籍大规模散亡,存世的也散失不全。因此到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令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这是大规模官家校书之开始。我们根据古人的记载,以及存世的刘向《别录》的几篇,可以看到他们当时进行校勘工作的大概情况,即汇集众本,去其重复,定篇章次第,校正字句脱误,对脱简、错简、误字有规律性的认识。

汉代私家校书则有郑玄等大儒,校勘今文古文诸经。他的大量校勘成果保留在他对儒家经文的笺注中。或指出字形错误,读音错误,脱字,衍字,错简等古籍讹误情况。汉末高诱注《淮南子》《吕氏春秋》,也保留了一定数量校勘的成果。

魏晋时期,何晏的《论语集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中都体现了他们不仅能继承汉儒对文字篇简错误的校勘经验,也能够开始运用文字训诂、天文历法等多种学问对校勘异文进行辩证。

南北朝的《颜氏家训》书证篇,汇集各种文献典籍的校勘笔记,不仅有经典,也有文学与通俗作品。另外,还运用地下出土器物的铭文校订《史记》人名。再者,他在《勉学篇》里也谈到了“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杨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这是对校勘学的治学态度的早期探讨。

唐代私家校书著名的有颜师古和陆德明,颜师古注《汉书》,同时指出版本异文。陆德明编注群经,有《经典释文》一部,汇集大量版本异文,今与《十三经注疏》合刊。此外还有孔颖达等奉旨编订《五经正义》,也有经注校勘的内容。又如《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即所谓三家注,存在大量的文字校勘的内容。

南宋彭叔夏作《文苑英华辨证》,是其校勘《文苑英华》的成果。此书以总结校勘经验为主旨,并不以《文苑英华》篇目为序,而是以致误之原因为类编排,分用字、用韵、事证、事误、事疑、脱文、同异等20类。每类有丰富实例,还有说明与校勘处理方式。

清代,考据学大盛,名家辈出,有卢文弨、顾广圻、高邮王氏父子、戴震、钱大昕、俞樾等,校勘至此,愈加精密,进入最为辉煌的时代。著名成果有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弨《群书拾补》、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理论实践又分为两派,一派以卢文弨、顾广圻为代表,主张广列版本异文,但作说明而不更改,保留古书原貌,前人称死校派。一派以段玉裁、高邮王氏为代表,广泛运用各种学问,对异文进行考辨作出判断,并加以更正。前人称为理校派。

清代学者在前人基础上愈加精密,对校勘通例的归纳上了一个层次。王念孙校勘《淮南子》,将错误的原因归纳为62条。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又归纳为37条。

民国学者继承清代朴实学风,在校勘学的研究上更进一步。史学家陈垣,校勘《元典章》,成《校勘学释例》一书,成为近现代校勘学理论著作的里程碑。融会历代校勘经验和成果,全面归纳校勘通例与理论方法。并且将校勘学从一般经典的应用推广到普通古籍上。

【校勘的主要工作】

1.整理错简、乱简。古书是简策,用绳子串起来,因此读久了容易断开,断开后很容易发生简与简的位置错乱,或是脱落遗失简片的情况。

2.删除衍字。

3.增补脱字。

4.校正错误字句。

以上四种都是在书籍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影响书籍内容的正确性,因此校勘的价值在于尽可能地将版本恢复到原本或较为正确的状态,以便阅读。前辈学者对校勘学的重要性提到极致的地步,比如清代学者叶德辉甚至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可见校勘的重要。

【校勘的方法】

经陈垣先生的《校勘学释例》总结,校勘方法主要有四种:

1.对校法。即将一书的祖本与别本进行对校,将异同注在书旁。这一方法,简便稳当,也比较机械。主要着眼于记录版本异同,因此可以通过他的校勘知道几个版本的情况,但缺点是不论是非,这是各种校勘方法的基础。

2.他校法。就是用别的书来校本书。本书的内容,也许引用了前人著作的内容,则可以拿前人的书来校。又或者本书的内容为后代的书所引,则可以用后代的书来校本书。如果所用材料有同时别的书也采用的,就可以拿来进行校勘。这也是在版本条件受到限制的时候可以加以运用的一种方法。如《史记》《汉书》相重篇目七十余篇,是他校的好材料。另外,类书、字书、古注等引用古书很多,也是他校的重要材料来源,前辈学者运用这样的材料,解决了无数的问题。

3.本校法。一书内容,前后互见,发现其异同之处,可以用来校勘古书谬误。这一方法的运用,是在无法得到祖本或其他版本的情况下。不过要求较高,需要学者对本书的内容体例语言思想非常熟悉,才能依据上下文文句、语气、内容、结构、情理的差异与不合理来发现问题。

4.理校法。即在缺乏版本的情况下,运用文字、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历史地理等方法进行校勘。清代学者认为这一方法最为高明,但也最为危险,因为学者往往知识欠缺而轻率作出判断。如唐人韩愈的儿子校书遇到金根车,不知道是专名,根据常识误以为当作金银车。

【校勘的条件】

主要是要具备众本,懂得文字、音韵、训诂。

古书文字,随时改易,写的人不同,又有差异,因此校勘必须要懂文字学。先秦用古文篆文,两汉用隶书,六朝隋唐又用草书、楷书。因此如果不明白篆、隶、草、楷之间的演变关系,就无法推求作者的原意,就容易发生误解。

古人著书,所用的当时的语言,本来很普通,人人都懂,但随时代的变迁,语言死去,成为专家都难懂的古代语言。只有懂得训诂学,才能明了古人所用的语言,正确掌握古书的内容。

古人作文常用假借,假借的用字读音又因为地区的不同受到方言的影响,不懂音韵,就不能破古人所用的假借,不读破假借,字的本义就不能明了,理解就有障碍。

【校勘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校勘、目录、版本,以及古书通例等专门知识。文字音韵训诂及语法修辞知识。史实、典章等的知识。对所校古书的内容思想的认识。

二、材料依据:所校书的古本、旧本。古本旧本是校勘古书的第一手证据。该书的古注旧疏。古注中往往保存了诸多古本的异文,以及流传中出现的讹误现象。他书资料,包括本书引用他书文字的,本书被他书引用化用的,以及类书。古物资料。如碑刻金文等。

本章参考书目:

[1]章太炎,《章太炎讲国学》,东方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2]朱维焕,《国学入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3]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4]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9月第1版。

[5]董洪利,《古典文献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上一篇: 《旧唐书》的史料来源.doc
下一篇: 古籍孤本、善本与珍本的概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