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1969)
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早年赴日本求学,后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先后达十余年。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专著,并有《金明馆丛稿》论文数十篇。
钱穆(1895—1990)
史学家。原名思,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任教,并曾主持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6年任昆明五华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并任教于云南大学。1948年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1949年去香港,创办亚洲文商夜校(后更名新亚书院)。1953年创办新亚研究所。曾获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和美国耶鲁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中国文化书院(今文化大学),并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以治学术思想和文化史见长。著有《国学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等。
陈垣(1880—1971)
史学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今江门西)人。早年在广州参加反清斗争,后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和辅仁大学校长。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治学精勤刻苦,对火祆、摩尼、佛、道、天主等宗教史,及元史、年代学、校勘、辑佚、史讳等,均有开创性的成就。抗日战争期间,在北平著《通鉴胡注表微》,坚持民族气节,表现了热爱祖国的精神。著有《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史讳举例》、《元典章校补》、《元西域人华化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明季滇黔佛教考》等书。
吕思勉(1884—1957)
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曾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51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生平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1921年出版《白话本国史》四册,是较早的一部有系统的中国通史,对当时史学界有一定影响。后又著成《中国通史》两册。晚年从事断代史研究,先后出版有《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还著有《中国民族史》、《史通评》、《燕石札记》等书。生平勤于写读史札记,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有《吕思勉读史札记》行世。
王国维(1877—1927)
学者。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影响。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去日本,从此以清遗老自居。后回上海,在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执教。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对史学界有较深影响。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后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生平著作六十二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一称《王国维遗书》)的有四十二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顾颉刚(1893—1980)
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历任中山、燕京、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早年从事民俗学研究。1920年开始考辨古史传说,至1923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打破把古代视为“黄金时代”的观念,曾将当时研讨争辩的文章,编为《古史辨》八册(已出版七册)。1927年,创办民俗学会和《民俗周刊》,并编辑“民俗学会丛书”。以民俗资料印证古史传说。后又进而考辨历史地理,于1934年创办《禹贡》半月刊,次年建立禹贡学会,推动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1936年创立边疆研究会,同时组织通俗读物编刊社,宣传抗日。抗战时期,转入内地,创办中国边疆学会,出版《边疆周刊》,并先后主编《责善》半月刊、《文史杂志》。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在北京主持标点《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的工作,并深入研究《尚书》,发表大量校释译论。生平著述宏富,出版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吴歌甲集》等。
孟森(1868—1937)
史学家。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上海参与发起预备立宪公会。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任《东方杂志》编辑。辛亥革命后任共和党执行书记、国会议员。1913年起专心学术研究,任大学教授多年,逝世前在北京大学任教。生平钻研明清史,搜辑史料较富。著有《明元清系通纪》、《心史丛刊》、《清初三大疑案考实》等。今人辑有《明清史论著集刊》。
邓之诚(1887—1960)
史学家。字文如,号明斋,又号五石斋,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毕业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法文科和云南两级师范学堂。初任《滇报》社编辑,曾参加反对清政府和反对袁世凯窃国的活动。1917年起执教于北京大学,并任国史编纂处民国史纂辑。1921年前后,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后又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史学教授。1930年起受聘于燕京大学历史系讲学,直到1952年。次年离开教席,专事著述。著有《骨董琐记全编》、《中华二千年史》、《东京梦华录注》、《清诗纪事初编》等。
岑仲勉(1886—1961)
史学家。名铭恕,又名汝懋,以字行。广东顺德(今佛山顺德区)人。先后在两广大学堂、两广游学预备科求学,1912年毕业于北京高等专门税务学校。曾在上海江海关工作,后任两广都司令部财政科科长等,业余致力于中国植物名实考订和植物分类学研究。四十岁时转入历史学研究。1937年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组专任研究员。1948年任中山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毕生精研西北史地和隋唐史,著有《唐人行第录》、《元和姓纂四校记》、《突厥集史》、《隋唐史》、《黄河变迁史》等。
金毓黼(1887—1962)
史学家。辽宁辽阳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1年任东北大学史学教授兼文科研究所主任。1943年与李济、傅斯年发起组织中国史学会。1947年任国史馆北平办事处主任,兼东北大学史学系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渤海国志长编》、《辽海丛书总目提要》、《中国史》、《东北通史》、《中国史学史》、《宋辽金史》等。
雷海宗(1902—1962)
史学家。字伯伦,河北永清人。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27年起任南京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兼金陵女子大学历史系教授和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31年转任武汉大学史学系和哲学系教授。1932年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学院代理院长。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南开大学教授。曾编著《中国通史》、《中国通史选读》、《西洋通史》和《西洋通史选读》等。著有《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等。
李亚农(1906—1962)
史学家。一名旦丘,四川江津(今属重庆)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中法大学教授,上海孔德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赴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历任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华东研究院院长。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对甲骨文、金文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一定贡献。早年著有《铁云藏龟零拾》、《殷契摭佚》(正续编)和《金文研究》等。后又著有《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西周与东周》等五部专著,汇辑为《李亚农史论集》。
蒙文通(1894—1968)
史学家。原名尔达,四川盐亭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16年毕业于四川国学院,后在南京支那内学院学佛学。1927年任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国学院教授。后历任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华西大学教授,四川省图书馆馆长。建国后,历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致力于经学、史学、理学、佛学、民族史研究。撰有《孔氏古文说》、《中国禅学考》、《越史丛考》、《古史甄微》、《经学抉原》、《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等。
翦伯赞(1898—1968)
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919年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军政治工作。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统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历史研究》、《考古学报》编委。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政治和学术活动。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中国史纲要》。
范文澜(1893—1969)
史学家。字仲澐,浙江绍兴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教授。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到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北方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是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通史简编》,著有《中国近代史》(上编)、《正史考略》等。
吴晗(1909—1969)
史学家。原名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1934年清华大学毕业。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3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积极从事民主运动。建国后,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市副市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5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8年当选为民盟中央副主席。生平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对明史尤有成就。著有《朱元璋传》和《历史的镜子》、《史事与人物》、《读史札记》、《灯下集》、《春天集》、《投枪集》、《学习集》等。并编有京剧《海瑞罢官》。
姚从吾(1894—1970)
史学家。原名士鳌,字占卿,河南襄城人。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旋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22年派赴德国留学,专攻历史方法论、匈奴史、蒙古史及中西交通史。曾任波恩大学东方研究所和柏林大学汉学研究所讲师。1934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1946年任河南大学校长。1948年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1949年去台湾,受聘为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1958年当选为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通晓蒙文,重视史料的整理,完成《蒙古秘史》第一部全译本,有《姚从吾先生全集》。
梁方仲(1908—1970)
史学家。原名嘉官,别名方中,广东番禺(今广州番禺区)人。1926年入清华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34年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任研究员、代理所长。1936年发表了对明代田赋史带有总结性的论文《一条鞭法》。曾赴日本进行学术考察。1944年先后访问美国哈佛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并被哈佛大学聘为专职研究员。回国后,任中央大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长于明史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著有《明代粮长制度》、《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
郭廷以(1903—1975)
史学家。字量宇,河南舞阳人。1926年东南大学历史系毕业。曾在清华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任教,并任中央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先后撰成《太平天囯历法考订》、《太平天囯史事日志》、《近代中国史事日志》等。1949年去台湾,历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另著有《近代中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俄帝侵略中国简史》、《台湾史事概说》等,主持编辑有几部大型近代史资料丛刊。
萧一山(1902—1978)
史学家。原名桂森,号非宇,江苏铜山(今徐州)人。1920年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在学期间,撰成《清代通史》上卷。1924年毕业后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曾在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任教。1932年赴欧美考察。1935年回国后,曾编辑出版《太平天囯丛书》(第一集)、《太平天囯诏谕附考释》、《太平天囯书翰》、《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后出任北平文史政治学院院长,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华北文法学院董事长。1941年被聘为教育部史学科教授。1948年冬去台湾。曾任台北“国史馆”史料审查委员。著有《清代通史》(三卷)、《清史大纲》、《曾国藩传》、《清史》、《民族文化概论》、《非宇馆文存》等。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