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刷到一个视频,一位中年教授在视频中聊高考志愿填报,他说:“文史哲之类的,就是要耐得住清贫,要真有兴趣,愿意为坚守自己的兴趣而处于清贫和寂寞的状态,如果家庭条件好,你可以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如果家庭条件不好,还是要慎重。”
1)为什么要慎重?
教授的观点不是什么特立独行,而是跟很多人的想法一致。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讲“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选择文史哲专业要慎重”,为什么?笔者认为这与文史哲专业毕业生面临的现实困境有关。
首先,整体而言,文史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确不太好
据麦可思研究院近些年发布的“大学生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数据显示,本科绿牌专业(失业率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几乎全是工科专业,本科红牌专业(失业率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则主要是法学、历史学、主要招收文科生的应用心理学和部分艺术类专业。并且,2021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15个本科专业中,清一色是工科专业,排名最高的三个专业分别是信息安全(平均月收入7439元)、软件工程(平均月收入7205)、信息工程(平均月收入6871元)。
具体到高校,也是大多数文科类专业就业质量比不上理工类专业。以厦门大学2021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96%,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95.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96.9%,法学专业为86%,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为80%,行政管理专业为84.8%,历史学专业仅为77.4%。
当然,这里所讲的是一个整体情况,也存在部分文史哲专业就业质量高于理工类专业的现象。
其次,从发展空间看,文史哲专业毕业生受限制比较多
文史哲专业的就业范围比较窄,理工类专业的就业范围比较广。特别是近些年,国内能为文史哲专业毕业生提供的高端岗位越来越少,文史哲专业毕业生除了到高校、中小学任教和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外,很少能有其他获得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渠道。
另外,在不少单位,文史哲专业毕业生的发展空间受到的限制比理工类专业要多一些。文史哲专业毕业生只能从事行政、文秘、管理等工作,不能从事与理工有关的技术类工作,但理工类专业毕业生不仅可以干技术类工作,也可以转岗到行政、文秘、管理岗位上。相对来讲,文史哲专业毕业生事业发展空间较小。
鉴于此,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确实应该慎重填报文史哲专业。
2)文史哲毕业生面临的“艰难”,或许只是暂时性的
不过,慎重填报文史哲专业,不代表不能填报文史哲专业。我们身边有不少优秀的成功人士,他们出身普通家庭,当年考的也是文史哲专业,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走上了重要岗位,成为了领域专家。
如今的就业形势严峻,对文史哲专业比较不友好,但未来情况有可能会发生改变,文史哲专业毕业生面临的“艰难”,或许只是暂时性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精神领域有着更高的追求,文化、旅游、休闲、读书等第三产业越来越受重视,不少城市都在打造文化中心、休闲中心、旅游中心,这让更多的文史哲专业毕业生有了“用武之地”,刺激了文史哲专业的繁荣。
与此同时,人文学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当作“基础学科”,要求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要学习。鼎鼎有名的南方科技大学,培养人才实行“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入学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院,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以锻造自身优良的品格;著名学府复旦大学,全面推行通识教育,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
可以预见,将来文史哲专业毕业生不会只是当教师、公务员、编制、行政管理人员,也不会是只能写写文章、搞搞后勤,他们可以去很多行业,从事很多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而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想要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也要花时间学点人文社科类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库。
话讲回来,高考仍然是一般老百姓家孩子改变命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至于填志愿选不选文史哲专业,第一看兴趣爱好,第二看高考成绩。
本期话题:你会让你的孩子填报文史哲专业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