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史海钩沉】《明实录》中的泗县历史

【史海钩沉】《明实录》中的泗县历史

【史海钩沉】《明实录》中的泗县历史记录泗县文化遗产公益行动(史海钩沉)《明实录》中的虹县历史 整理:杨立峰(迤逦轩主)

实录明朝_清实录咸丰朝实录txt百度云_明实录

明实录_实录明朝_清实录咸丰朝实录txt百度云

《明实录》中的

“虹县”历史

整理:杨立峰(迤逦轩主)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书中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

《明实录》共十三部,两千九百一十一卷,1600多万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思宗崇祯朝、安宗弘光朝、绍宗隆武朝、昭宗永历朝因战乱无实录。

这部研究明代历史珍贵资料中,究竟有多少关于泗县(虹县)的史料呢?带着这个疑问,泗县文史爱好者张文德、杨立峰等人,为此进行大量的阅读查证,历经数月整理,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以下是杨立峰老师整理的部分内容。

(万历五年三月丁卯即公元1577年4月5日)户部复总督漕运吴桂芳条上屯田六议:一、定分辖。颍、毫、寿、颍上、太和、霍丘六州县,宜属颍州兵备。泗州、盱贻、天长、五河、临淮、凤阳、怀远、蒙城、灵璧、宿州、虹县、山阳、徐州、萧、砀丰、沛十八州县,宜属淮凤水利。《神宗实录》卷60

(万历三十年二月壬辰即公元1602年3月4日)工部尚书杨魁复河南巡抚曾如春疏:“近因蒙墙等口冲决,黄河尽皆南徙,势趋永、宿。今不亟图,转盻水涨狂流,非惟生民受昏垫之虞抑恐陵

园有侵啮之患;修建汴堤,以障南徙,诚目前保护至计第工程浩大,费不下九万,该省岁修只六万余,应留漕折、临德二仓赃罚事便等银,以济急需。又,汴堤上自归德,下至灵、虹,接连绵仁石堤,数百余里。为今之计,速应疏浚小河正渠,仍培筑耿车等堤,使黄流尽归小河口,则弥漫自消而祖陵庶无他虞。第前堤概筑,决口既塞,傥下流不浚,上源必复淤塞,恐冲决之患,又必不免。应通行各该抚臣,同心兴举,勿分尔我。以上工程,俱限春月报完。”诏嘉纳之。(神宗实录》卷368)

(嘉靖二十六年九月丁未即公元1547年10月1日)以灾伤免徐、沛、萧、宿、五河、虹各州县秋粮有差。其凤阳、庐州各卫所屯田子粒,准依减定分数征银。(《世宗实录》卷327)

天启七年二月丙辰即公元1627年4月4日户部覆巡抚凤阳郭尚友灾伤改折疏:“分别被灾轻重,如海州、桃源,准折五分;徐州、邳州、泗州、临淮、清河、宿迁、睢宁、盐城,准折三分;泰州、砀山、盱眙、五河、虹县、蒙城、颍上、灵丘、凤阳、兴化、泰兴,准折二分;其余被伤稍轻,仍令征本色。”从之。(《熹宗实录》卷81)

(万历四年七月乙酉即公元1576年8月4日)大学士张居正上言:“致理之道,莫要于安民。欲安民又必加意于牧民之官。今郡国长吏,削下奉上以希声誉,奔走趋承以求荐举,征发期会以完簿书,苟且草率以罪责。其实心爱民者实不多见。明春当外官考察之期,举措乃向背所系。唯以安静宜民者为最,虚文矫饰,虽浮誉素隆,亦列下考。抚按以此核属官之贤否,吏部以此别抚按之品流,朝廷以此观吏部之藻鉴。各虚心秉公,则有司不敢以虚伪蒙上而实惠旁孚。《神宗实录》卷52)

(万历六年十二月己亥即公元1579年1月19日)户部题复:“……至于州卫建军,该卫屯粮秋末抵充外,其余五个月,该折粮银三千七百四十四两。即于本州及天长、盱贻、虹县、五河并该卫夏税屯粮凑足,注为定数。”报可。(《神宗实录》卷82)

(洪武七年秋七月丁丑即公元1374年8月29日)以泗州所属虹县直隶中立府。(《太祖实录》卷91)

(洪熙元年七月丙申即公元1425年8月12日)命山东盐运使唐鉴致仕。鉴,凤阳虹县人,故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铎之弟。太祖皇帝选为散骑舍人,累升今职,年老目眚。巡按御使言其昏不任司副使事,鉴亦以疾自陈。行在吏部言,当免为民。上曰:“闻铎洪武中名臣,鉴之进用,盖以铎故,今老疾无过,亦可见其循谨,宜体太祖进用之意,俾冠带致仕,以全始终之恩。”(《宣宗实录》卷14)

(正德六年十月乙已即公元1511年11月20日)兵部以提督军务侍郎陆完奏:“贼千余人自宿迁渡河攻虹县,去凤阳皇陵不远;而贼首刘六等在沂、莒间。京边兵少,不能两援,请促河南都御史邓璋、直隶都御史张缙会剿。南直隶卫所京操秋班官军,宜留防御仍令完度贼势缓急,别议调军。”从之。(《武宗实录》卷81)

(正德六年十二月甲申即公元1512年1月12日)流贼犯虹县及蒙城县。凤阳守臣请命将防御。敕署都督佥事马昂充参将往凤阳等处听调杀贼。诸失事官员,令巡按御史查勘以闻。《武宗实

录》卷82)

(洪武十三年三月丙辰即公元1380年4月12日)以故宁河武顺王邓愈子镇袭封申国公。《诰》曰:“.....”(《太祖实录》卷128)

(成化七年十二月乙未即公元1472年1月24日)旌表孝子方荣及节妇高氏等十八人……高氏直隶丹徒县民赵铨妻、张氏虹县民周监妻俱少寡守节,贞洁无玷,各表其居曰“节贞之门”。(《宪宗实录》卷99)

(壬寅二月癸丑即公元1362年3月8日)金华苗军元帅蒋英、刘震、李福叛,杀守臣参政胡大海及郎中王恺、总管高子玉初大海下严州,震等从员成自桐庐来降大海喜其骁勇,留置磨下,待之不疑。至是,震等谋乱,以大海遇厚,未忍发。李福谓其众曰:“胡参政待我辈信厚,然兵之柄在主将,不杀主将,则事不成,举大事宁暇顾私恩乎!”众从之。以书通衢处苗帅李祐之等,约以二月七日同举兵。是日,蒋英等入分省署,阳请大海至八咏楼下观驽。大海出将上马,英令其党钟矮子跪于马前,阳拆曰:“蒋英等欲杀我”大海未及答,反顾英。英袖出铁槌若击矮子状因中大海脑,仆地,英即断其首提于马上,以示同宁安庆,院判张斌,协其从已。(太祖实录》卷10)

洪武十年十一月乙未即公元1377年12月19日)卫国公邓愈卒。年四十一,讣闻,上哭之恸诏辍朝三日。追封宁河王,“武顺”至三山门,车驾自临奠,亲为视葬地。而旧茔之在凤台乡者,狡隘弗称,乃改择城南西山之原。有司营建墓兆,仍命迁愈母张夫人及弟之丧同葬焉。凡丧事所须皆官给之。愈兄弟三人,兄即友隆,弟即仕至羽林卫指挥事。长子镇袭爵,改封申国公次子铭,西安卫指挥事。愈沉毅简重,谦恭慎密。事母夫人以孝,抚弟之幼孤能致其爱。尤能敬礼儒士,盖不独有将帅之略,而兼有士君子之行云。《太祖实录》卷116

(永乐十二年九月丙辰即公元1414年10月3日)右军都督同知韩观卒。观,字彦宾,凤阳虹县人。父成,事太祖高皇帝,为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殁赠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同知,追封高阳侯。观袭为广西卫指挥佥事,升广西都指挥使。观生长兵间,谙练武事然为人劲悍、忍刻,在镇申严纪律,军中无敢违令者。初,蛮寇不靖,数出焚劫郡县、杀守吏,边民苦之,命观剿捕。观出,人人用命,获寇必治以峻刑,间宥一二遣归,诸蛮闻观用刑皆胆落,不敢复出为害,由是境内得安。后召还京,升右军都督同知。无几,命充左副总兵征五开。上即位,以观旧臣,拜征南将军镇江西,数月复镇广西。永乐四年,从征交阯,与效劳绩九年,复命镇交阯。至是卒,赐祭,赙以粟帛。无嗣。(《太宗实录》卷145)

(成化三年六月乙未即公元1467年7月10日)忻城伯赵荣卒。荣,凤阳府虹县人。洪熙元年袭父彝爵,天顺元年命掌南京前军都督府事,寻以老疾闲住。至是卒,讣闻,辍视朝一日,赐祭葬如

例。(《宪宗实录》卷45)

(成化八年十二月丙寅即公元1473年1月10日)南京户部尚书陈翌卒。翌,字翀霄,直隶虹县人。正统丙辰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历升山西右布政使,再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进南京户部左侍郎。丁母忧,服除,召拜南京户部尚书。至是卒,年六十九赐祭葬如例。翌质直浑厚,不务洴察,所至以干治称。其在宁夏以镇静为治,边人安之,及掌南京户部,属官贪污者众,翌首劾退其太甚者,而荐清谨者数人,贪风为之少戢。(《宪宗实录》卷121)

(万历十三年四月癸丑即公元1585年5月19日)虹县地方湧血。是日,有小河北人王禄等至姚垒家投宿。比晚,见满地湧出鲜血,禄等惊走。至市,市亦流血,乡人击器物噪之,方止。(《神宗实录》卷161)

敬告:鉴于资源获取途径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本平台不对数据准确性负责,最终审定版本以将来出版《泗县历史大事记》为准!

明实录_实录明朝_清实录咸丰朝实录txt百度云

即日起,“乡土泗州”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三个平台联动,致力于推介泗县、历史、文化、民俗,欢迎关注!

明实录_实录明朝_清实录咸丰朝实录txt百度云

诚挚感谢

泗县档案馆为本平台提供的史料支持!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txt百度云_明实录_实录明朝

明实录_实录明朝_清实录咸丰朝实录txt百度云

点击阅读

往期回顾

实录明朝_明实录_清实录咸丰朝实录txt百度云

明实录_实录明朝_清实录咸丰朝实录txt百度云

上一篇: 史学理论视域下的“历史叙事”研究
下一篇: 池店唐厝村邱老伯家有本朝鲜古医书《东医宝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