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史学年代悠久,历史文献卷帙浩繁,绵延不辍,有 “左史纪言,右史纪事 ”之说。其 实, “史”,一开始并不是指哪本书,而是指人,就是那些从事历史记载的史官。《文心雕 龙史传》中就写道: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
手执狭长竹片制成的简册,认真记录史事,这样的史官当年居于何种社会地位?司马迁回 答道: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商周时代,观测天象、算卦之人不是坐在背街小巷摆摊的 风水先生,而是非常位高权重的人士,有时甚至能决定国家命运,国家摊上大事,帝王都要问 卜,以化解吉凶祸福。史官的地位同他们差不多。
史官文字就是历史记载。 “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 “史之 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重视历史,让人们对史官非常敬畏。才、学、识,乃史官必 备, “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 ”。但更重要的是,当史官,须心术 正,风骨凛然。
《左传》载,晋国重臣赵盾得知晋灵公要杀他,于是连夜逃走。赵盾族人赵穿不满,把晋 灵公杀了。之后,赵盾回来,立了晋成公。晋国史官董狐,记录这段历史时,就写“赵盾弑其
君”。赵盾分辩,灵公并非我杀。董狐说: “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结 果仍以 “赵盾弑其君 ”记载于史。为此孔子赞董狐乃 “古之良史 ”。可惜,自古多文人而少良史。
无独有偶,《左传》还有一个相似故事。齐棠公之妻棠姜,是东郭偃的姐姐。东郭偃是崔 武子(崔杼)的家臣。棠公死,东郭偃为崔武子驾车去吊唁。崔武子看到棠姜很美,便喜爱 她,让东郭偃为他娶过来。棠姜住进崔府后,齐庄公却和棠姜私通,崔武子由此怀恨齐庄公。 其时,齐庄公发兵进攻晋国,崔武子便想杀死齐庄公来讨好晋国。一日,齐庄公去府上问候崔 武子,乘机又欲与棠姜幽会。棠姜和崔武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