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纸上谈“并”晒馆藏 太原市图书馆藏《续夷坚志》之《王氏金马》

纸上谈“并”晒馆藏 太原市图书馆藏《续夷坚志》之《王氏金马》

纸上谈“并”晒馆藏 太原市图书馆藏《续夷坚志》之《王氏金马》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点击下方小喇叭听《王氏金马》太原王氏,上世业医,有阴德闻里中。至君玉之父,翁母皆敬神佛

点击下方小喇叭听《王氏金马》

太原王氏,上世业医,有阴德闻里中。至君玉之父,翁母皆敬神佛。一净室中安置经像,扃钥甚严,于洒扫母亦亲为之。一日晚,入室中焚诵,忽供几下一细小物跳跃而出,有光随之,须臾,作声如马嘶。母起立祝曰:“古老传有金马驹,今真见之!果欲送福,来老妇衣襟中!”即以襟迎之,此物一跳而上,视之,金马也!君玉以天眷二年第,器玉、汝玉皇统元年相次科第。乡人荣之,号“三桂王氏。”府尹并以“三桂”名所居之坊。翁四子,三子登科,一子以荫补。至其孙仲泽,复为名进士,文章、政事、谈辨、字画,大为时辈所推。金马方广三寸,金作枣瓤色,项颈微高,尾上揭如艾炷,髀股圆滑。兵乱之后,予曾见之。浚州清卿房约为赋《金马辞》。

夷坚志_夷坚志是哪个朝代的_夷坚志原文及翻译

《续夷坚志》

从前,太原有一户姓王的人家,世代行医,家风淳厚,以行善积德、急公好义闻名乡里。到王君玉父亲这一辈,依然怜贫惜弱,祖风不改。王君玉的父母敬神信佛,专门腾出一间屋子供奉佛经佛像,王老夫人对这间屋子管理的非常严格,钥匙从不离身,每日亲自洒扫上香、诵经礼佛。一天晚上,王老夫人照例在屋子里焚香诵经,突然从供桌下闪出一道金光,一个小东西跳跃而出,并发出马一般的嘶鸣声。王老夫人见状,连忙起身祷告:“佛祖在上,故老相传,说世上有金马驹,今天终于看到了。金马驹啊,如果你真是来送福的,就请到我的衣襟上来吧。”说罢撩起衣襟迎了上去。那个小东西一跳,跃上王老夫人的前襟,老夫人仔细一看,果真是只金马驹。这只金马驹大约三寸见方,浑身发着枣瓤色的金光,脖颈微微隆起,马尾上扬,腿部臀部丰满圆润,漂亮极了。

王家自从得了金马驹之后,便祥瑞笼罩,好事不断。王君玉于金熙宗天眷二年( 1139) 进士及第,两年之后,他的两个弟弟王器玉、王汝玉也一同高中进士。古时候,把进士及第,雅称为“蟾宫折桂”,王家三个儿子高中进士,一时之间,兰桂齐芳,誉满乡里。街坊四邻都以王家为荣,称之为“三桂王氏”。当地的地方官甚至把他们所居住的街命名为“三桂坊”。王老先生共生了四个儿子,三子登科后,第四个儿子也得到朝廷的恩赏,被赐予了功名。真正是满家荣宠,蓬荜生辉。

后来,王家的孙子王仲泽又考中了进士。王仲泽学养深厚,为政勤勉。他在文章、政事、谈辨、字画等各方面都卓有建树,为当世所推崇,成为名重一时的著名学者和官员。

这个故事反映了因果宿命的思想,略为消极,虽不足为训,但作者提倡的积德行善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值得肯定的。古语有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好事”一般即为善事。但经典的作用在于常读常新,我们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做出全新的解读,把“好事”理解为“正确的事”,这样就丰富了它的内涵。“莫问前程”不是说真的不关心自己的前程,而是说,只要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坚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美好的前程自然就会到来。

上一篇: 略数家珍:遗山《续夷坚志》扫叶山房印本
下一篇: 一、《封神》电影相比原著,改编极富创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