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秦始皇统一六国那年,有12个身高11米的巨人出现,看史记怎么说?

秦始皇统一六国那年,有12个身高11米的巨人出现,看史记怎么说?

秦始皇统一六国那年,有12个身高11米的巨人出现,看史记怎么说?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二十六年,39岁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36郡,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秦并天下,开创千古第一帝,对后世影响深远。与此同时

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二十六年,39岁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36郡,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秦并天下,开创千古第一帝,对后世影响深远。与此同时,秦始皇也给后人留下诸多历史之谜。比如:秦直道的快速修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人千面,秦始皇沉迷求仙问道、追求长生不老等。

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和反击北方的匈奴,修建了两大工程,一是闻名世界的长城,二是修建了秦直道。关于秦直道的记载,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里说:“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蒙恬列传》中写道:“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命蒙恬将军,带领30万军工,镇守边关的同时,也不断地修筑军事要道。特别要指出的是,秦直道的修建并不是依据山势而建,而是巧妙地利用子午岭、陕北、陇东和内蒙古南部特有的地形地貌,修成直线型顺直大道。在山区,直道路面一般宽10-30米,部分路段宽40-50米,被誉为中国高速公路之祖。

秦直道

这项工程只花两年多时间完工,让后代研究者惊讶不已。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历史学教授曾大致估算:这项工程取用和移动的土方,如果堆成高1米,宽1米的土墙,至少可以绕地球赤道半圈。

秦直道分四段同时修筑,在700公里地形复杂的地域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秦人是用什么技术完成测绘工程的?秦人有一系列重大的军事工程、覆盖全国的道路网络、制作精良的车辆,秦人为什么在这个领域会遥遥领先呢?

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

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通过认真研究《史记》及三家注,在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05页),我发现一条重要的线索: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那年(公元前221年),曾有12个身高11米的巨人现身临洮。

《史记》原文是这么写的: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史记·索隐》按:二十六年,有长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正义》引《汉书五行志》云: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秦始皇本纪第六(第205页)

按照当时的度量衡,1丈 = 10尺 1石 = 4钧

换算成今天的单位,1丈 = 231cm 1石 = 30360g

《史记》这段话的意思是: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巨大的人出现于临洮,身高五丈(约11.55米),脚掌长六尺(约1.38米),狄人的装扮,总共12个人。 所以秦始皇销熔天下兵器,铸造成十二个金人(这里的金,指铜),每一个各重千石(约30吨),放置在宫廷中,用来象征这些巨人。

除了《史记》,有关十二金人的记载很多:

谢承《后汉书》云:“铜人,翁仲,翁仲其名也。”

《史记·索隐》引《三辅旧事》云:“铜人十二,各重三十四万斤,汉代在长乐宫门前。”

《长安志》引《关中记》云:“长乐宫殿前铜人,其胸前铭,李斯篡,蒙恬书也。”

从以上这段资料,可以分析得知: 十二铜人到汉代时,已经移到长乐宫门前。铜人的胸前有铭刻,李斯、蒙恬都是参与者。

《水经注·渭水》云:“魏明帝景初元年,徙长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人有见蓟子训与父老共摩铜人曰:正见铸此时,计尔日已近五百年矣。”

《正义》引《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徙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徙之邺,苻坚又徙之长安而毁之。”

11米高的巨人出现!而且出现12个!用我们现在的思维,真的难以想象,因为像姚明2米多的身高,我们已经认为是巨人了。10余米高巨人的出现,不单在中国,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比如埃及的巨人石像。

埃及巨人石像

秦朝发生如此重要的信息,正史上却没有详细记载。

这12个巨人的出现,有什么目的?他们从哪里来的?对秦朝的人,传达了什么信息?交谈了什么内容?

而历代的史学家,对《史记》上这条记载、注释,只一带而过,并没有引起重视和深入发掘。

《拾遗记》

出于好奇心,我继续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拾遗记》卷四一记载:

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覩。

曰:‘臣少时蹑虚却行,日游万里。及其老朽也,坐见天地之外事。臣国在咸池日没之所九万里,以万岁为一日。……

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堂。……

臣国去轩辕之丘十万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

始皇曰:“此神人也。”

这些“宛渠之民”究竟是什么人?来自何方?

秦始皇认为:“此神人也”。

秦始皇接见的人是谁呢?因为《拾遗记》不是正史,历代的研究者对段记载或半信半疑,或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问题已成为一个学术界的谜。

《拾遗记序》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

秦始皇当时很有可能和一些非地球上的人接触过,这导致他的意识和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这些人可能提供一些超前的技术和观念,如果秦始皇真的有跟这些人交谈、互动,甚至合作,那么秦朝的诸多谜题,都可以一一揭开。

秦始皇陵兵马俑

由于历史记载资料有限,秦始皇的千古之谜,仍有待揭开。对于资料上记载的出现身高11米的巨人,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有新的研究发现,欢迎交流、探讨。

PS:本文由 易先生评历史 原创,从一个全新的视野解读人文历史。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上一篇: 史记经典故事2:兄妹同谋,篡了楚国的天下
下一篇: 《史记》中的医生们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