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原创需要鼓励,感谢关注公众号「COS先生说」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一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时代

原创需要鼓励,感谢关注公众号「COS先生说」

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一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时代,也就此在罗贯中的笔下慢慢拉开了帷幕。

《三国演义》成功的塑造了很多人物,如仁义双全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奸诈卑鄙的曹操等等。

从文学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但是如果从历史方面看,《三国演义》必须受到人们的正视,演义和历史毕竟不同,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为了小说的可读性而在历史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改和渲染,和历史真相已经大不同了。

《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不能当做正史对待。

经常有人拿着《三国演义》滔滔不绝地谈论历史,这是一个愚蠢至极的行为。我们需要正视演义,不可以将演义与历史混淆。

《三国演义》和正史的不同,在于尊刘贬曹,黑化曹操,美化刘备,神化诸葛亮和关羽。

如果将《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当作历史来读,就大错特错了。

《三国演义》这部书对曹操的黑化严重,曹操本是一代奸雄,但在人们印象中是个奸臣,曹操从一代乱世奸雄成了白脸奸相的乱臣贼子,受到老百姓的厌恶和文人的口诛笔伐。

殊不知,曹操的文学造诣极深,挑出来个诗歌都是经典。曹操率兵打仗可谓是出神入化,他诠释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用兵之道。后人诟病曹操的原因之一,就是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杀了人家还这么理直气壮。可史实上,曹操只是说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本是就事论事,但加了寥寥几字,将曹操推进了万丈深渊。而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太片面,那并不是曹操的想法。曹操的谋士献计,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敌方势力为了把他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才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且没有曹操,东汉亡得更早,曹操早期是汉室忠臣,只不过后来野心膨胀,也理所当然。

汉室气数已尽,必须有人来开创一个新的王朝。曹操代表了寒门庶族(易中天先生观点)打压士族,欲开创一个新的王朝,却被愚忠迂腐的儒生写成奸佞。可悲可叹可惜,但曹操依旧是曹操,是那个胸有韬略、颇有英主之气的曹操。过了千年万年,他依旧是曹操。

至于刘备,则是为了曹操而生。有反面就要有正面,有对比才会有伤害。他将刘备塑造成了一个仁义礼智信的枭雄,一个儒家思想的产物。

在演义中,刘备成了仁义双全的人,也是个靠眼泪吃饭的人,但他实则是个豪气冲天、英姿勃发的乱世枭雄。却因为演义和历史中刘备形象的反差,造成了刘备又一个奸诈虚伪的名声。刘备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说了一番话,简单来说就是“这孩子你看的上的话就辅佐,看不上的话就废了他”,这是个试探,诸葛亮也不傻,所以承诺辅佐幼主,至死不渝。很多人因此说刘备虚伪,可是他们又如何懂得帝王心术,都是被儒家思想蒙了双眼。还有等等事例,枭雄如此,笔杆子的责任有多大。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虽然不太合适,却又最能表达意思。尊了刘贬了曹,刘备部下也被美化或者神化。

比如诸葛亮,在演义中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火烧博望坡,赤壁借东风,巧布八卦阵,七擒孟获,空城退司马,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俨然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大忠臣。而正史记载,火烧博望坡是刘备所为,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只是个外交家的形象,诸葛亮不曾用过空城计,七擒孟获基本上是经过大力渲染,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打垮了蜀国的实力,却只剩下个忠臣形象值得后人歌颂。但是因为儒家思想,也将诸葛亮这个政治家改造成了一个战无不胜军事家,蒙蔽了群众的双眼。

鲁迅说过“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可以说评价到位。

还有很多人被神化,比如关羽,还把孙坚的斩华雄的战绩扣到了关羽帽子上,大力渲染,好事都归刘备他们了,尊刘贬曹的主旨毁了人们的三国观。但主要原因还是读者,对演义要正视,对演义和历史要区分,不能混淆一谈。

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三国鼎立,三雄都有各自的过人之处,李宗吾的《厚黑学》中写到“曹操黑,刘备厚,孙权又黑又厚,却黑不过曹操,厚不过刘备”,这是个简明扼要、一针见血的评价。我也希望大家正视历史,正视演义,不要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的思想,正确对待、理性思考每一个问题。做一个智者,是学生的目标,更是天下学子的责任。

》通过三国看现实

三国演义开篇有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以刘备称帝为时间线,在三国早期,关羽张飞孙策吕布张辽甘宁太史慈马超黄忠这样的万人敌选手,带着几百人就敢直接冲对方大营,靠一己之力就可以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可以打出官渡、赤壁这样以少胜多的神仙仗和骚操作。

但是在三国末期,随着陆逊、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的先后掌权,以夷陵之战为代表,英雄出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魏晋灭蜀吴为代表,都是大兵团靠着绝对优势直接A过去。

原因并不复杂,就像手机的安卓系统,使用时间长了,都会出现大量的冗余,导致系统越来越慢,运行了两百年的东汉朝廷宛如用了十多年的老手机,被一群没有武器的黄巾起义军竟然打得丢了半壁江山。

不过,系统性的危机,也就给一小批人展现和崛起的机会。

只要敢打破惯例自己去募兵募饷,就有翻身的机会,曹操、刘备、孙坚都是这种个体工商户靠着对国企混改成功起步的。

但是,这种机制不仅不可复制,而且很快就会出现系统的不兼容。

譬如赤壁之后形势一片大好的江东,亲射虎的孙郎在合肥被张辽刷成了孙柯基,江东各个山东仿佛后世的国军一般都在打静坐战;

譬如拿下汉中之后气势如虹刘备这边,青州派老大关羽和徐州派老大糜芳撕逼,直接导致丢了根据地荆州;

甚至本来毫无悬念的曹魏这边,雍凉军区崛起了司马懿,淮南军区连续三次叛乱,直接断了曹魏的元气。

所以呢,历史读多了就会明白,“无百年不变之法”,每个时代都有更符合时代的政策。

在群雄逐鹿的增量时代,把部队分散出去跑马圈地的搞扩张是最优解,但是进入三足鼎立的存量对抗时代,就需要把部队整合起来形成攻坚的能力。

譬如抗日战争时期,不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把部队和将领散出去(如亮剑中打平安县城前的李云龙),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就需要将部队整合为几个野战军。

同理,我们再看我们的国企改革,90年代,我们搞的是分拆制的改革,来打破僵化的国企体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决选出关羽和张飞,筛掉曹豹(草包)。

而在2012年之后,我们搞的是合并重组式,是要打破已经形成了各个利益集团,让关羽牵头整合糜芳士仁,张飞牵头整合张达范疆。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多根指头合成拳头,打出去才狠。

甚至就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面对的情况不同,央企无论是分拆还是整合,都是有着巨大的历史背景。

90年代的央企分拆和国企改制,是迎接中国进入WTO的群雄逐鹿,而2012年之后央企合并重组,则是迎接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中国企业的出海遭遇巨大的困难,那些涉及海外竞争的企业就必须要整合以拥有更强的战斗力。

但是,这种整合极大的伤害了被整合一方的利益,正所谓抢人钱财如杀人爹妈。糜芳士仁张达范疆们就会表示,敢整合我们,我们就死给你看......

所以呢,在整合国企方面,即不能搞一刀切,让糜芳士仁张达范疆这帮人一起搞造反。但又不能不改,毕竟对手曹魏和东吴的体量在那里摆着,只有早一步改革才能形成更具有战斗力。

2020年这一波疫情的冲击,不仅全球经济受到了重创,全球化的合作也遭遇到了巨大的反噬,在这个传统行业缺乏增长点。

而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心之一,就是加速解决央企的重组问题,再考虑到中国开放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因此,接下来国企改革的速度,也只会进一步加快,震荡也会更加激烈。

轻松一刻

《新三国》电视剧的观影记录:

《新三国》电视剧,记忆深刻的片段

2010版第七集不要会员 在7:54片段和12:18

生子当如孙仲谋

“今日此事尤见世事凶险,人心恶毒”

汉高祖皇帝九岁时,射死过一头金额猛虎

汉武帝皇帝九岁时,就已经挽弓杀敌

大乔小乔出现在23集28:32

周瑜给孙策说,弹错了一个音调

曲有误周郎顾

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苏轼: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第42集27:27 曹操兵败赤壁

曹操:想当年,我行刺董卓未遂,匹马逃出京城,东躲西藏,何其狼狈,短短几年功夫,我就擎起一面王旗,招募百万猛士,到今日竟然还有27个忠心耿耿的将士,我还有什么可愁的,既然苍天不负我,我也绝不会辜负这片苍天的

心态就是好

穷困潦倒时学刘备,飞黄腾达时学曹操

第61集 15:15曹丕这段最为精彩

两个字,一个是赖,一个是诬

上一篇: 三国演义中吾乃常山赵子龙的常山位于哪里
下一篇: 唐太宗李世民最忌讳的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