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文史知识》”青春公益校园行(第十一站)·读《文史知识》有感
校园行的第十站,我们来到了中山大学。本期就为大家呈上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2013级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中文系专职科研特聘副研究员唐可读《文史知识》的图文。
读《文史知识》有感
我对《文史知识》的了解,最早来自于期刊室的泛览,偶尔挑选一些感兴趣的文章阅读。渐渐地,我意识到《文史知识》并不是一般的知识性刊物。这种转变是从阅读卞孝萱先生《<陋室铭>非刘禹锡作》一文开始的(刊载于《文史知识》1999年第1期)。
因硕士阶段需要了解刘禹锡研究的相关资料,我在检索文献时,发现了卞孝萱先生载于《文史知识》的这篇文章。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接着又好奇“为什么是这样?”《陋室铭》作为中学生必背课文,按一般文学史常识来说,作者是刘禹锡无疑。在阅读卞先生此文前,我从未对这篇文章的归属问题有过怀疑。当即把卞先生文中提到的前人相关研究找来阅读,由于我并非研究唐代文史的专家,以当时的学养也没有能力考证相关材料的真伪,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但此事让我对原来确信不疑的文学史知识产生了怀疑。
此后再看到或听到《陋室铭》时,我便会马上想起这篇文章,同时提醒自己文学史知识并非是一个确定的终极答案,需要在研究中不断地去反思和探讨。也许在没有确凿证据出现之前,大家都无法确定作者究竟是不是刘禹锡,但无疑正是前辈学者们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加趋近真相。最近《陋室铭》的作者问题仍有学者关注(如孙思旺《<陋室铭>作者释正》,《文史哲》2017年第1期),可见《文史知识》与学术发展的紧密联系,一直践行着其办刊宗旨。我也是在这时候,对朱子所谓“读书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了切身的体会。《文史知识》正是可以让我于“无疑处有疑”的刊物。
之后我将《文史知识》视为一本了解学术动态的“指南”,在此基础上按图索骥,检索在《文史知识》上撰写文章的作者的其他论著,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文史知识》也促使我形成一种习惯,当我进入自己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我首先想到的也是寻找该方面一流作者的著作或论文来研习,对其中研究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体认。如本期《从月旦评到<人物志>》,该文作者梁满仓先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礼制有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是中华书局版《人物志》的译注者,学习此文使我对汉魏之际的人物品评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期另外三篇关于汉魏晋六朝时期人才评价的文章,虽然是以人物品评为切入点,实际上指向的是这一时期人物品评与政治文化演变的关系,而政治史一直是近年来中古史研究的热点之一,也一如既往地体现着《文史知识》对学术发展趋势的关注。
《文史知识》是“大专家写小文章”,作者除了向读者传达客观精准的知识之外,也会融入自己读书治学的心得,读来趣味盎然。如本期继续连载的彭玉平老师解读王国维词作的文章,便基于其对王国维词学与学缘关系的研究。在解读王国维《鹧鸪天·绛蜡红梅竞作花》一词时,彭玉平老师风趣言道:“可见,王国维喝酒不是对物质的酒感兴趣,而是很享受由喝酒带来的一种微醺迷醉的感觉。”读到这里,王国维在我心中的形象愈加生动,感觉他虽然在生活中沉默寡言,却也不失为一个可爱的人。
读《文史知识》上的文章,时常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度,对于古人和他们留下的传统,更多了一份亲近。我想作者对古人的这一份尊重以及对学术的敬畏,会通过《文史知识》一直传递下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