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讲述我的政协故事】薛引生:我与政协《文史资料》的不解之缘

【讲述我的政协故事】薛引生:我与政协《文史资料》的不解之缘

【讲述我的政协故事】薛引生:我与政协《文史资料》的不解之缘韩城市人民政府,韩城政府网,韩城政府

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肩负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神圣使命,能起到“补正史之不足,匡野史之谬误”的社会功能。在我68年的生命旅途中,在我42年的工作征程上,能与“文史资料”结缘,是我的幸运。她使我获益匪浅,受益终生。

图片5.png

一、初识《韩城文史资料汇编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渭南地区行政公署民政局调回韩城工作。一开始,到县农牧局办公室,分管秘书和综合计划。那一年年底,县政协的同志拿来了一本《韩城文史资料汇编》,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赠县农牧局”,上边还盖着韩城县政协文史委的公章。我翻开一看,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许多老同志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文章,对于我来说,是那么新鲜,闻所未闻。我冒昧的对送书的同志说,能不能给我送一本。虽然素不相识,他却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县政协和农牧局都在金城书院街上,斜对门,不大一会儿,他就给我送来了。没想到《韩城文史资料汇编》才起根发苗,我看到的还是第一辑。我觉得我能看到刚刚出刊的政协《文史资料汇编》(第一辑),非常幸运。我们那个时候是“宿办合一”,当晚,我就一字不漏的细细品读了这本《文史资料汇编》。我清楚的记得,第一辑的第一篇稿件是老前辈张子超、薛子芳合写的“韩城地下党组织的建立与活动(1927-1930)”。因为1972年,我在渭南军分区宣传科工作时,被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借调,参加过《陕西民兵革命斗争故事》的编写,在韩城采访时,知道这两位老前辈。虽然当时的历史环境,不允许我和他们见面,但对他们却早有耳闻。那天晚上的阅读,使我对韩城地下党的历史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南京发动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10月,张子超就在韩城龙亭范家庄村发展了张智法、张先民加入党组织,11月初成立了韩城第一个党支部。在血腥笼罩下加入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成立党组织,其胆量、其精神令人敬佩。最近,我应邀为中共韩城市委编写《中国共产党韩城市历史》,许多资料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可以说,近40年前的《文史资料汇编》使我受益至今。

后来,我在韩城转换了12个单位,因为工作关系,市政协的《文史资料汇编》每一期都能送到我手中。我在乡镇工作时,虽然离城市较远,但是,政协乡镇联络组组长把每一期《文史资料汇编》都按时送到我的手中。而且,扉页上政协的同志都工工整整的写着“赠薛引生书记”,而且认认真真地盖着公章。我被政协同志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也由于我嗜书如命的原因,我把每一期《文史资料汇编》都工整地放置到我的书柜中,认真地保存下来。截至目前,《韩城文史资料汇编》出版了34期,我保存了34期。可能是保存最为完整的。

图片1.png

二、主编《韩城文史资料汇编》

履职市政协委员、担任文史委副主任,我就开始参与《韩城文史资料汇编》的编撰工作,先后主编了4期《韩城文史资料汇编》。

1.主编《韩城古城

1997年8月,韩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我受命担任首届主席,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开始履职九届、十届政协委员,并担任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此间,我们考虑到,韩城在1985年2月和1986年12月先后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乙级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远见卓识的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顺应历史潮流,秉承全市人民的意愿,决定在毗邻古城的北原上建设新城区,把韩城古城全城保护起来。如今,高楼林立的新城区原下,是一片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飞檐翘角;一条卧龙舞动的主街道,横贯南北;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庙宇,点缀其间。这就是传承1500多年历史的韩城古城。20多年过去了,古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利用,基本保持了明、清时代古香古色的风貌,使之成为全国六座保护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事实证明,愈有民族性就愈有世界性。韩城被誉为“小北京”,就是因为她拥有许多石条铺砌的街巷和富有韵味的四合院民居,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三大名城体系中,中国是东方文化代表,这尤其体现在建筑艺术上,韩城在这方面是很有特点的。不幸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韩城古城的城墙和城外的一些庙宇、民居却被强行拆掉了。韩城古城及古城周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是知之不多了,那么,再过二三十年,就更没有人能说得清了。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决定编写一本保留古城记忆的书——《韩城古城》这本书以建筑为脉络,把发生在古城的名人轶事、趣闻传说、民俗艺术以及政治经济事件串联起来,让这些活生生的故事赋予古城以生动的内容。使这些建筑遗产不仅定格在特定的历史年代,而且在崭新的历史时期也动起来、活起来,栩栩如生地为今人讲述昨天的故事。这本书出版以后,影响很大。当时文庙村的梁支书就给我打电话说:“这本书好得很,把一些谬误流传许久的东西给纠正过来了。比如,南城门外过了南桥是4个跨路牌坊,《市志》上却说成3个。我小时候每一个都上过,记忆很清楚。这次,你们写对了,连两面牌匾上的内容都给写上了。‘匡史之谬’,好得很。”从那以后,许多写古城的书,都以《韩城古城》为依据,连书上的个别错字都照抄不误。

2.主编《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专辑》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政协文史委研究为了纪念这个光辉的节日,同时也为了照顾广大文史组成员撰写文稿的积极性,决定精选采用广大文史组成员的投稿,编一期《专辑》。这个任务落在了我的肩上。我从百余篇稿件中精选了28篇,覆盖了韩城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由于文史组成员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对大多数稿件我都作了认真修改,有的还重新做了采访核实。比如,郭金学先生撰写的《母亲的口述——日寇飞机轰炸韩城纪实》,我就专门到东营村进行了再次采访,并察看了轰炸的现场,反复修改多次。原政协副主席兼文史委主任王秀兰亲自为这期《文史资料汇编》写序,出版后反响良好。

3.主编《黄河文明·文化韩城》

2015年2月,市上“两会”期间,时任政府市长与政协主席谈到韩城历史文化的话题时,当即提出,政协要发挥自身优势,深度挖掘整理黄河文明所孕育出的特色鲜明的韩城文化,更好地为把韩城打造成黄河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做出贡献。春节过后,政协文史委安排我牵头负责编写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工作,我们顺着横贯韩城山川的9条黄河一级支流,几乎踏访遍了韩城1621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本236千字的第28辑《文史资料汇编·黄河文明·文化韩城》第一章提出“九流归河、大美山川”,对韩城的地貌构造是一个定论。冯双民主席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这本厚重的书籍,向世界推介了韩城,为韩城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灵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黄河文明融入今日韩城建设与发展的辉煌之中,使古老的韩城更加流光溢彩”。

4.主编《走马韩原忆射雕》

千百年来,作为一个民族交汇的历史舞台,韩城曾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存留着许多金碧辉煌的寺观庙宇和价值连城的史迹遗存。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的谜团。许多在韩城民间口耳相传、栩栩如生的宋、金、辽、元人物故事,在正史中却难觅踪迹。2017年初,政协主要领导对我表达了“希望能对韩城在宋、辽、金、元时期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民间传说、口述历史进行深入挖掘整理”的意愿。于是,我和我的同事们,不畏山高路远,不惧日晒霜寒,迈开双腿,跋山涉水,深入山野僻壤、农家茅舍,寻觅知情者,踏访古遗址。为了查清一块斜插于泥土中残碑半卧在阴冷潮湿的石碑前,一趴就是多半天。经过720多个日出日落的艰苦劳作,终于为社会提供了一册241千字的“‘有益当代、惠及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冯双民语)

图片3.png

三、履职文史特约委员

2006年1月,我因年龄到站退出领导岗位,担任巡视员。兼任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的市政协王秀兰副主席找到我说,政协城区文史组组长王新民年龄大了,而且住在乡下很不方便,要我接任城区文史组组长。2011年经市政协文史委推荐,我应邀担任渭南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2018年又担任渭南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同年担任韩城市政协特聘委员。在此期间我除了积极为《韩城文史资料汇编》撰写稿件外,每年还给渭南市政协撰写3-5篇文史稿件。积极参加省政协和全国政协的征文活动。2019年2月,我随政协陈玉振副主席到潼关参加“渭南市政协文史工作会议”,会上布置了做好“民字系列”文史资料征集工作。回来后,我立即召集政协城区文史组全体成员开会,专门作了安排部署。不到两个月,就选送了大小56篇稿件,我自己也撰写了3篇稿件,送到了渭南市政协文史委。

2016年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15周年,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提出征集“亲历西部大开发”史料。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西部大开发”是一段艰难却充满勇气的探索,是一路峥嵘而蕴含希望的征程。接到市政协文史委通知后,我立即展开了走访调查。我专门到我工作多年的乔子玄乡,溯芝水而上,行程30多公里,走过富家峪、杨河、楼子河、庙底、雷家塔、马山、圪崂7个村庄,走访了数十位村干部和村民,写成了“绿山青翠 富水长流”的调研文章,深情歌颂了党的退耕还林政策,歌颂了农村干部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精神,歌颂了山区群众栽植花椒、绿化荒山的干劲,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美画卷。稿件很快被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采用,刊登在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的《亲历西部大开发·陕西卷》第424页上。

2017年5月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的“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的指示,确立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政协陕西省委办公厅和文化教育委员会为此展开了“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探索与实践”的大调研活动。政协韩城市文史委立即和我约稿,我先后深入到陕文投韩城分公司、韩城市文广局、市旅游委、市文物局和8个镇办,还走访了7个文化产业经营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和他们一起商讨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性办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了“发挥优势 强力打造文化产业高地”的调研文章。到2017年10月,政协陕西省委办公厅和文化教育委员会给我寄来了这本由省政协主席韩勇作序的论文集,集中选登了69篇论文,能和雷涛、高合元、朱恪孝这些文化大家的论文选登在一本书内,我感到非常荣幸。

2017年6月,全国政协和国家民政部联合征集《中国最美地名故事》,政协文史委和民政局领导通知我,“要积极参与征文”。我立即撰写了2篇稿件,其中“陕西省韩城市——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入选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100个地名故事》第26篇,同时获得三等奖。地名办的领导和同志专程把样书和“获奖证书”送到我的手中,让我很受感动。

图片4.png

阅读和参与编写《韩城文史资料汇编》,给我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留给生我、养我、培育我成长的故乡故土一点文字资料也是我平生的愿望。大女儿薛希娟撰写了一篇“爸爸丰富而愉快地退休生活”(先后刊登在《中国老年报》《陕西老年报》《韩城日报》《三秦审判》)的文章,就真实地记录了我钟情于《韩城文史资料汇编》的这一段生活。一篇文章先后被中央、省、市三级、四家报刊采用,也说明了国家对老年人生活的重视。

图片2.png

(作者系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渭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韩城市政协特聘委员、韩城市政协城区文史组组长)

上一篇: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
下一篇: 紫金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