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都集中在革命性质的界定和革命结果的评估,革命与改良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但清末统治者的改革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拼命想维持万世一系的大清王朝,为何总是一次次错失良机?南北对决的惨烈过后,又如何实现握手言欢、五族共和?
6月24日,由《文史参考》杂志社主办的“文史大讲堂”在国际关系学院开讲,著名学者、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先生,将以“辛亥百年的温情回望:一个王朝的隐退”为题,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解读辛亥。
“文史大讲堂”是《文史参考》杂志社应读者和学界的强烈要求,隆重打造的公益性学术活动。每月在高校或图书馆开讲一次,邀请国内最受欢迎的专家、学者,为青年学生及文史爱好者解读历史背后的秘闻真相,体味历史人物的悲欢成败,以史为鉴,关照现实,启发人们的思考。
本期主讲嘉宾马勇做过古代史研究,做过儒家经学史研究,最终兴趣点却落在晚清70年。他曾为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审片,今年他的专著《1911年中国大革命》出版,在众多研究辛亥革命的著作中独树一帜,分外引人关注。在马勇看来,以往的很多研究都把晚清完全妖魔化了。事实上,这个统治了中国268年的王朝,并没有在最后时刻鱼死网破摧毁国家,而是接受现实,坦然让步。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值得我们用温情和敬意看待一个王朝的潇洒隐退。
时间:2011年6月24日14︰00-16︰00
地点:国际关系学院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
主讲人:马勇
题目:辛亥百年温情回望:一个王朝的隐退
主办:《文史参考》杂志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