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上海书展期间,商务印书馆与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有声的中国与无尽的女界——‘人文史丛书’新书发布会”。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河南大学讲座教授夏晓虹主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陈子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燕参与对谈。活动由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主持。
“有声的中国与无尽的女界——‘人文史丛书’新书发布会”活动现场
晚清以降,中国社会跌宕剧变,其间所涌现之新事物、新人物、新思潮,不仅在当时激荡潮流,其余绪也绵延至今。演说即为其一。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整个20世纪中国,但凡有效的思想启蒙或广泛的社会动员,都离不开“演说”这一利器。陈平原教授的新作《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正是在这方面所做的一次特殊的探索,该书通过钩稽“演说”的变化,兼及阅读(文字)、倾听(声音)与观看(图像)三种触摸历史的路径,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现代中国,也借以透视整个时代的政治与文化氛围。正如陈平原教授在书中所言:“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乃一时代社会是否活跃、政治是否开明、学术是否繁荣的重要表征。”
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
在主题演讲中,陈平原教授从人文史及声音研究入手,论及“声音”之于“文学”、之于“学问”,以及之于“现代民族国家”。他考辨了“演说”的传入与嬗变,并提到演说可以是政治宣传,可以是社会动员,也可以是思想启蒙或学术普及。在这一次声音研究的尝试中,希望深入技术及政治、文化层面,考察晚清以降的“演说”,是如何被鼓动及训练出来的。陈平原教授还特别着眼于演说的政治功能与美感实践,借助演说之氛围、演说之乡音、演说之变奏、演说之危险、演说之诗性等层面,讨论若干兼擅演说理论与实践的政治人物及其演说名篇,注重声音转化为文字,以及“以话为文”的得失成败。
在20世纪中国,女界,则为另一时代之切片。夏晓虹教授新作《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正是希望从一个人,看一个世纪的中国变迁。在当时的中国,秋瑾可谓最知名的女性之一,由于其个性中的好奇趋新、志向远大,甚至可以说具有强烈的青史留名的欲望,造就了秋瑾思想的与时俱进,人生犹如一部传奇:从湖南时期擅长词章的“才女”,到北京时期接受男女平权启蒙的女学先进,再到留日时期崇奉民族革命的“英雌”,最终以组织武装起义的光复军领袖而献身。
河南大学讲座教授夏晓虹
主题演讲中,夏晓虹教授提到,秋瑾最后的死于革命,使她的被杀超越了同时代女性之死的意涵。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后,革命具有了正当合法性,秋瑾被作为革命先烈、“巾帼英雄”(孙中山题词)不断被追怀和推崇,这也是纪念秋瑾的活动至今绵延不绝、而且高潮迭起的根本原因。可以说,秋瑾的生命历程浓缩式地再现了近代中国激荡的思潮演变,也比一般闭锁闺中的女性拥有了更广阔的社会牵动面。
对谈活动现场
对谈环节,陈平原、夏晓虹、陈子善、戴燕四位教授进行了精彩对谈,他们围绕声音研究的思路和突破、研究新领域的拓展等议题开展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陈子善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燕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
陈子善教授从演讲的口头禅与时代的关联这一细节出发,认为《有声的中国》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及政治的变迁,在演讲和声音的层面做了非常精彩的探讨,《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中对秋瑾诗词版本的梳理非常细致周到,对现代文学文化研究是很好的启示。戴燕教授从鲁迅的演说通过何种方言传播切入,认为特别是在当下音频视频流行的时代,声音的传播研究对近现代有声的中国是非常重要的,而夏老师的秋瑾研究挖掘分析资料精细,娓娓道来,补充和丰富了从传统的晚清女性变成一位革命者的秋瑾形象。陈平原、夏晓虹教授还与现场读者进行了深入互动,并为购书读者签名。
《有声的中国》和《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作为“人文史丛书”的先声之作,是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合作的一套新人文研究丛书。现代学术的发展,固然后出转精,但也造成各学科自筑藩篱,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因而“人文”的整体面貌越来越模糊。
活动现场
作者签售
该丛书确立此前未见使用的“人文史”概念,意在打破越来越精细的研究领域划分,将各人文学科的思考融会贯通。关注文学史、艺术史、学术史、思想史、教育史、媒介史等,透过相互间的区隔、纠缠与对话,挖掘其中蕴涵的时代精神与文化变迁。借“自然史”“社会史”“人文史”三足鼎立的思路,丛书希望重构学术视野与论述方法,以跨学科的视野、跨媒介的方法、跨文体的写作,来呈现有人有文、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中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