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约会班主任:“三新”背景下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约会班主任:“三新”背景下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约会班主任:“三新”背景下如何学好高中语文约会班主任:“三新”背景下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郑州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912班之约会班主任》节目,定位专业教育服务类节目,搭建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教育服务平台,每周邀请一位优秀班主任老师和专家来到直播间就青少年的学习教育问题,成长问题等答疑解惑。【欢迎更多优秀老师加入我们的节目,小编微信fm-912】

高中语文史记_史记高中课文_高中语文《史记》选读

本期嘉宾:檀照杰,中共党员,就职于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东校区(郑州17高)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海外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荣获国家汉办“优秀汉语教师”称号。多次荣获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一等奖、教学基本功一等奖等荣誉。本周话题【“三新”背景下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1.三新是什么?

三新指的是新课程纲要、新教材、新高考

河南省是从202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起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新课程是2020年修订版,新教材是教育部统编人教版,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担任总主编。

关于新高考,严格意义上的新高考是指不再分文理科后的,以“3+2+1”模式后实行的高考。新高考的试卷分为新高考一卷和新高考二卷。新高考一卷主要是山东、河北、湖北、湖南、福建、广东等。新高考二卷主要适用海南、辽宁、重庆等。

但是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期,也就是新课纲和新教材先行,新高考其后。目前在河南省的高二年级,是新课程、新教材、老高考的最后一届学生。现在的高一年级,是真正的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第一届。老高考的试卷主要有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比如今年2023年河南考生使用的是全国乙卷。2025年起河南考生就需要面对新高考一卷或者二卷。

2.高中语文学什么?

①从教材内容上看,新教材共有5本,共69课,但每一课不一定只有一篇文章可能包含好几篇。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解说词、开幕词、回忆录、报告文学、演讲稿、政论、新闻通讯等不同文学题材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写作方面主要是议论文的写作,这是和初中区别较大的一点。同时,高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学习内容,是整本书阅读,包含高一上学期的《乡土中国》,下学期的《红楼梦》等。

那从考试的角度来看,主要考察现代文阅读(包含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古诗文阅读(文言文、古诗词、默写),语言文字应用(病句、成语、语段语篇、补句等),作文。

3.从“三新”背景下,你觉得高中语文有哪些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任务目标的变化,从我们熟知的三维目标,到现在的核心素养,其实完全体现了现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任务。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从个人角度我的理解是,这四个方面要求学生成为一个条理清晰、得体自如地表达能体现自己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的观点的中国人。

第二个变化是新教材在编排时采用了“任务群”的方式。把所有作品划分为18个任务群,比如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等,每一个任务群里都有相应要完成的具体学习任务和目标。同时,每一个单元中,可能有小说、散文或者诗歌等不同体裁,可能也包含了古文和现代文,但是他们有一个相同的主题,也都服务于一个写作任务。而且,有的是两三篇课文在一课里,要求对比着阅读,以联读的方式教学,这对老师的“教”和学生“学”都有较高的能力要求。

第三个变化体现在“情境”任务方面。目前高考命题也是遵循“无情境不命题”这一原则。情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具体场景、一个具体情况。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物、特定的条件等下怎么解决特定的问题。情境是语文和生活之间的一个桥梁。我可以简单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在住院期间遇到一位病友,这位病友是因为交通意外住进的医院,警察后来让他写一个意外发生的说明,但是这位病友却无从下笔。这就是简单的一个情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比如写一个请假条、证明等,却突然不知道什么格式、如何措辞。所以,“三新”背景下,通过设置一个个情境,通过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让语文不再是空中楼阁、风花雪月,而是能成为我们遇见美好生活的有力武器。

另外,这两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强调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考查目的,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突出综合考查,命题指向考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几方面内容,语用方面题型有变化,主观题分值变大,难度提升,对基础知识、思维和能力的考查更高更全面更灵活。

4.语文是一个传统的学科,那他有没有一些不变的呢?

有,我想书写应该是不变的,工整优美的字体永远都是试卷和个人的加分项,这一点在信息化时代更应该值得大家的关注。山东省统计的一篇高考作文阅卷时间为19秒,那河南作为高考大省,应该是和山东不相上下的,因此字体清晰度、工整度的影响就更大了。

阅读也是不变的。阅读的方法、阅读的速度、提取信息的效率等都是必备能力。

积累也是不变的。语文不是一朝一夕就有所体现的学科。成语的积累、作文素材的积累、文言字词的积累、甚至语感的积累,都是需要春风化雨、滴水穿石的功夫的。

5.那在这些“变”和“不变”之间,你有哪些学法上的建议呢?

其实我刚刚谈到的不变的内容,书写、阅读和积累就是语文中的日常功夫和要始终如一坚持的做法。除此之外,我想学生们首先要重视教材、用好教材。这两年高考命题的选材与设问都是从教材中合理迁移出来的。换言之,每一道考题可能都是与教材中的一言一语相关的,考点和教材中的重点是链接的,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回归文本、回归教材。

第二,强化情境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题不断在优化情境设计,高考对学生的考察也从解题能力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在具体情境里,能用语言做事、能用语言做成事、能用语言愿意、习惯并坚持做成正确的事。这样的考题才能把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考察出来。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之前遇到这样一道题,文本大概是讲用ChatGPT写文章的一些特点。那下边的主观题是这样问的“说有国际期刊发表声明: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或将被退稿,请问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其实学生在这道题里得明确这是一个具体的情境,这个情境里现在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学生需要代表国际C刊对自己的声明做出解释。同时学生又可以以投稿人的身份来检验自己的答案能不能说服自己,能说服自己就代表解释明白了。所以这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并非答题那么简单。同时,古诗词默写的考察也越来越情境化,在某一个具体情境里哪一句诗词更为合适?所以在这道题上考生的失误经常是对“情境”设置的关键性信息把握不准,从而造成选不准句、写不对字。

第三,我觉得是阅读吧,阅读的效率和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要提高。以前卷面字数大概是7000字,现在是9000多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学生要做完的题的题量也比往年悄悄增加了5%-8%。语文高考可能就是有大概15%的学生是做不完。所以各种阅读方法,比如深文浅读、阅读笔记法、精读略读等都需要学生掌握。同时,现在高考的一个难点在于选材的广泛,社科类、科普类、学术论文等都有可能被当做考题,所以提高阅读能力也是攻破选材难得一个方法。总之,语文学科的学习依赖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也是学生扩大知识面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知识输入、思想获取的主要途径,只有输入足够多,才能有输出的资本和能力。

最后,就是希望大家多听、多读、多写、多说、多思。

6.面对这样的形势,你觉得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我觉得现在学生很多时候的输出太少,没有用口语或书面语表达出来,所以我觉得家长可以增加孩子的表达机会,无论是写信,还是日常的口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回家了可以让孩子复述或讲解一篇课文、哪怕一个小知识点,家长做一个聆听者就足够了。其次新高考考察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日益紧密,家长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孩子感受、参与更多的生活实践,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和经历。最后就是尽量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的潜力,鼓励孩子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

7.你有哪些推荐高中生阅读的书籍吗?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等。

诗歌,如毛泽东诗词,郭沫若、戴望舒、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等的作品;海涅、普希金、惠特曼、泰戈尔等的作品。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鲁迅《呐喊》和《彷徨》、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四世同堂》、沈从文《边城》、周立波《暴风骤雨》、路遥《平凡的世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悲惨世界》、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散文,如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叶圣陶散文等。

剧本,如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郭沫若《屈原》、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爱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8.最后,你有什么寄语?

第一,希望大家可以明白语文的重要性。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招教考试、军队文职考试都会有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考题,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考核大多首先看他的语言素养与语言能力。每个人也都可能会需要自我介绍、工作汇报、书面文章、人际交往、生意谈判等,学好语文可以成全你,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在运用语言的时候,也是在进行情感的交流、文化的理解、生命的体验,所以学好语文可以让你更好地遇见生活、见识天地和众生。

第二,希望大家多读书。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读书越少的人,越容易过得痛苦,读书越多,人才会越通透。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

最后,我用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先生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直播: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靠学理论所能达到的,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勤于写作,有的名篇名段需要适度背诵。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有益经验。

读书关乎个人的精神气质,全民的语文素养更关乎民族、国家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要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让我们用更高的语文素养,做时代变迁,国家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史记高中课文_高中语文《史记》选读_高中语文史记

更多优秀班主任想要加入直播节目可以联系我们的微信小编沟通哦!(微信号fm-912)

高中语文史记_史记高中课文_高中语文《史记》选读

上一篇: 山东大学 SHANDONG UNIVERSITY
下一篇: 2020全国各高校在福建招生分(2020年各高校在湖北招生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