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家骏
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是)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是俄国解放运动平民知识分子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是俄国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最高成就,他的美学理论是俄国美学史上最系统的科学著作,他的小说是无产阶级文学之前俄国文学中最有思想性的作品。
(一)
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于1828年7月12日出生在萨拉托夫城一个教士家中。他幼年有良好的家庭教育。1842年到1845年在当地正教中学读书时,他阅读了别林斯基、赫尔岑的著作,同时学会了波兰、犹太、英、德、法、拉丁、古希腊等多种语文。1846年,他考入了彼得堡大学语文历史系,广泛研究哲学、经济、历史、文学,接受费尔巴哈思想,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1848年,他接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并写过关于不幸孤女的故事,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
1850年,在他以优异成绩大业毕业,次年返回萨拉托夫,在中学教语文。1853年同当地一医生之女奥尔加·索克拉托夫娜·瓦西里耶娃结婚。这年5月迁居彼得堡,给《祖国纪事》写稿。秋天认识涅克拉索夫,参加了他主编的《现代人》。此后,他发表了《当代美学念批判》等美学论文和《俄国文学的果戈里时期概观》等文学批评论著。1855年他的硕士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中译名为《生活与美学》)通过答辩并发表。车尔尼雪夫斯基不仅是著名的批评家,而且是伟大的学者,他还写有《对反对村社所有制的哲学偏见的批判》(1858)、《资本与劳动》(1859)、《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1860)、《论罗马崩溃的原因》(1861)等许多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论文。同时,他还进行了秘密革命活动。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暴动席卷全俄,沙皇政府悍然镇压,1862年6月勒令《现代人》停刊,7月搜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住所,并逮捕了他,把他关在彼得保罗要塞中。在两年拘留期间,车尔尼雪夫斯基理直气壮、顽强斗争,实行了革命史上第一次绝食,在被审讯之余写了长篇小说《怎么办?》。沙皇政府找不到罪证,于是伪造材料,判处他苦役7年并终生流放西伯利亚。流放前还用假死刑,在广场高台上侮辱这个“国事犯”。在服苦役期间他写了小说《序幕》(1865-1868)及其他作品。7年苦役期满,被宣布延长,之后又11年被发配在荒无人烟的维留伊斯克。这期间,革命者的几次营救,均失败。沙皇政府诱劝他呈请赦免,遭他拒绝。只是健康日益恶化,才准许他由寒冷的远东改为流放炎热的南方。在阿斯特拉罕又过了6年被监视的无自由生活。晚年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脱离了社会生活,接触不到新的书籍,只能翻译《世界史》(11卷)及其它哲学、经济学著作。只在偶然情况下,突破刁难写些文学回忆录和作品。1898年6月身患重病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被允许回到故乡萨拉托夫,4个月后,即1889年10月17日车尔尼雪夫斯基逝世。
(二)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大量的著作中,表现了他的哲学观、政治社会观和美学观。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是与他的哲学观、政治社会观相联系、相一致的,也是后者在艺术思想上的反映。在哲学上,他是唯物主义者,同时重视辩证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列宁说:“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唯一真正伟大的俄国著作家,他从50年代起直到1888年,始终保持着完整的哲学唯物主义水平……由于俄国生活的落后,不能够上升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①在政治上,他反对专制农奴制度,反对妥协的自由主义,他主张“农民拿起斧头”来,用革命暴力,展开群众性武装起义,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他反对资本主义,幻想通过俄国的村社进入“社会主义”。这种面对现实、改造现实的观点决定了他的美学观。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再现,艺术中的美是客观自然现实的美的反映。他反对唯心论,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题,为现实主义艺术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他还认为美是历史范畴,不同等级的人对美有不同的判断,贵族与劳动者看待美女的标准就不一样。他认为只有“应当有的生活”才是美的,这同号召人们为美好生活而斗争联系在一起。但是,他把社会性的美感看成是人的本能。在强调艺术的使命是生活的教科书时,却把艺术降到现实的代用品的地步,在反对艺术粉饰生活的唯心论时,以为艺术永远不能高于生活,这些观点是机械的。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8页。
(注:本文作者已经授权本头条)
(马家骏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