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礼赞新时代,迎接党的二十大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幕

礼赞新时代,迎接党的二十大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幕

礼赞新时代,迎接党的二十大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幕作为九旬长者,他精心构思,数易其稿,创作了作品《人民城市人民建》,画面中各行各业身着盛装的市民欢聚在陈毅市长像前,身后是体现浦东开发开放成就的标志性建筑。

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

9月16日上午,由上海文史研究馆主办的“‘奋进新征程 礼赞新时代’——迎接党的二十大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艺术作品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

韩天衡 奋进新征程 礼赞新时代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建馆近70年来,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集聚了一大批德、才、望兼备的馆员。本次展览共展出市文史馆58位馆员的书画艺术作品近120幅,涵盖书法、篆刻、国画、油画、漫画、雕塑等。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各呈风采,体现了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展现了馆员爱党爱国、崇德尚艺的风范。

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高度重视本次展览,新春伊始就启动筹备工作。展名由韩天衡馆员题写。他题写的“奋进新征程 礼赞新时代”道出了馆员们的心声。年逾八旬的韩天衡有60年党龄,每逢文史馆举办重大主题展览,他都欣然挥毫。此次韩天衡还提供了书画作品参展。

97岁高龄的林曦明馆员获悉文史馆举办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展览,欣然提笔写下“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并提供了国画作品《鹤舞春秋》参展。画面中的仙鹤栩栩如生,造型设色让人过目难忘。他主动表示将作品《鹤舞春秋》捐献给文史馆收藏。

林曦明 鹤舞春秋

92岁高龄的汪观清馆员牢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融入艺术创作。作为九旬长者,他精心构思,数易其稿,创作了作品《人民城市人民建》,画面中各行各业身着盛装的市民欢聚在陈毅市长像前,身后是体现浦东开发开放成就的标志性建筑。作品表达了汪观清馆员对上海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

汪观清 人民城市人民建

深入生活,植根人民是广大馆员始终践行的创作理念。汪家芳馆员的参展作品《山乡巨变》是他用心用情之作。他用手中的画笔,客观描绘中华大地的巨变。汪家芳无数次走进巍巍太行山采风写生,山乡巨变、人民的安居乐业让他感触颇深。他表示,要一直画下去,将对祖国对上海最深沉的爱付诸笔端。

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

汪家芳《山乡巨变》

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牵动着馆员的心。去年,市文史馆会同松江区文旅局组织馆员开展“美丽新城松江行”的调研采风活动。参展作品中有萧海春馆员创作的《醉白池》,曹旭馆员创作的《咏松江新城柳》,乐震文馆员创作的《化茧为蝶新通途》。调研采风时,位于松江新城的G60科创云廊让乐震文馆员心生震撼,印象深刻。他用国画技法绘现代建筑,精心构思后一气呵成,水墨晕染出的G60科创云廊气势恢宏,既有国画的写意,又有西画的写实,颇具新意。

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

乐震文 化茧为蝶新通途

关注奉贤新城建设的汤兆基馆员创作作品《花米古镇》,体现盛产棉花稻米的奉贤庄行古镇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关注临港新城建设的张弛馆员创作作品《临港朝晖》,欣欣向荣的临港新片区跃然纸上。关注嘉定新城建设的王漪馆员创作作品《故园新春》,描绘海上名园秋霞圃的美景。

家住苏州河畔的张弛馆员是苏州河变迁的见证者,也是苏州河两岸胜景的描绘者。她曾创作《苏州河八景》,今年又创作《苏河晨曦》参展。感受到上海“一江一河”民心工程建设的成果,她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描绘流光溢彩的“生活秀带”。

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

张弛 苏河晨曦

今年,市文史馆团结带领广大馆员艺心抗疫,同心守沪,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文史馆微信公众号刊发了馆员的百余幅抗疫书画作品、创作感言和相关报道,以文化的力量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了良好氛围。此次参展作品中也有抗疫题材的作品。毛国伦馆员的作品《披褂战疫》通过抗击疫情中穿防护服的细节描绘,歌颂了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义无反顾,负重前行。郑辛遥馆员的作品《抗疫漫笔》,通过一幅幅奇思妙想的漫画,让观众对倡导公筷公勺、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加强体育锻炼等抗疫举措一目了然,既幽默风趣又启人心智。

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

郑辛遥 《抗疫漫笔》

毛国伦 披褂战疫

在馆员心中,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大家泼墨挥毫,绘盛世华章。袁淡如馆员的作品《江山壮丽万年宏》、胡振郎馆员的作品《奔腾昔月》、龚继先馆员的作品《山花烂漫》、梁洪涛馆员的作品《高原春早》、钱茂生馆员的作品《中华崛起迎盛世 巨龙腾飞颂党恩》、张迪平馆员的作品《金色大地》、刘小晴馆员的作品《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张渊馆员的作品《晚山满树沁霜飞》、陈古魁馆员的作品《坚如磐石》、张培础馆员的作品《祖国卫士》、周志高馆员的作品《新的伟大征程》、徐圆圆馆员的作品《居高一啸风云动 得月千山气象清》、韩硕馆员的作品《阳光下》、童衍方馆员的作品《云龙搏浪飞三级 天马行空载五华》、徐建融馆员的作品《玉树临风万里春》、卢辅圣馆员的作品《国色》、茆帆馆员的作品《佳山卜居图》、黄阿忠馆员的作品《上海的早晨》……百余幅精品力作,让人心潮澎湃。

参展作品《看万山红遍》是馆员丁筱芳的力作,他用中国画大红的色调描绘百舸争流、壮美无比的景象,寓意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拼搏向前,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_上海文史研究馆

丁筱芳 看万山红遍

主办方表示,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引领馆员们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各展所长开展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奉献更多的精品力作。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22日。

上一篇: 上海文史馆走过一甲子
下一篇: 学术史讲义的创作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