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记载:朱元璋早年投身于郭子兴军中,受命长九夫,因战争中骁勇善战,受到器重而被郭子兴视作心腹,以马氏许之;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管了军队,成为统帅,开始了“开挂”模式。
史官美化君主,掩盖一些其过往的不堪,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面对明太祖这么一位。但经过这么一“文饰”,却有弄巧成拙之嫌,变相地贬低了朱元璋的个人才能,实则朱元璋在大明王朝草创期间面临的状况更为艰难,更为复杂,这一切的源头得从朱元璋的地位说起。
郭天叙是朱元璋害死的吗(郭天叙第几集死的)
据《滁阳王庙碑》记载,劝说郭子兴将马氏许配给朱元璋的是起二夫人张氏。若郭、朱两人关系真如《明实录》所说的那样,首先郭子兴应当主动将马氏许配于朱元璋,而不是被动地由二夫人提出;其次先不论嫡庶,马氏虽为郭子兴至交之女,但并未发现其有改过姓氏的记载,即为养女,养女与亲生的还是区别很大的;再者二夫人是有女儿的,即后来朱元璋的郭惠妃,其生卒年不详,成婚很可能是在朱元璋成为“话事人”后。
在马氏嫁给朱元璋后,翁婿关系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朱元璋屡次受到郭子兴猜疑,其中比较熟知的一个例子是,郭子兴听信谗言,将朱元璋下狱,心系夫君的马氏背着郭家人送去烧饼,却遇见养母,情急之下只得将刚出炉的烧饼藏在胸前。
即便1355年,朱元璋攻陷和州,旋而被任命为镇守总兵,但《明实录》却描写了这么一段:
哪怕是驸马,哪怕有军功,还是和州的一城之主,却遭遇无视,为郭子兴部下所看轻,最后就坐不算,还就坐与左边的末席(元朝尚右,以右为尊),卑微地那么自然,凡此种种只能说明朱元璋与郭子兴并没有那么密切,军中地位不高。
郭子兴的这支义军是“合伙制”的,有几大“股东”,郭子兴死后,这支义军群龙无首,地位仅次于郭子兴的孙德涯便动起心思,企图兼并郭子兴所部,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与之相争。
败下阵来后,即所谓的“王子不能驭诸豪英兵”,郭天叙请出朱元璋,从而为朱元璋名正言顺接管郭子兴这支军队铺平道路,而后接受龙凤政权册封,官职却在郭天叙、张天祐之下,朱元璋愤而不受。
只能说史官给朱元璋脸上贴金了。“虎父无犬子”,从亲自率军攻打集庆而战死来看,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也不是脓包;攻打和州时,张天祐被郭子兴任命为总指挥,加之“小舅子”身份,还是“亲”的,表明了其地位至少不会比朱元璋低,如此朱元璋是不太可能越过此二人接管义军的,更谈不上作为代表接受龙凤政权册封,实则代表册封的是郭子兴“小舅子”张天祐。
这个不难理解,郭子兴死后,孙德涯动起了兼并的心思,朱元璋自然站在“自家人”一边,为郭子兴阵营再立新功,避免了义军的分崩离析,使得朱元璋地位上升,这个可以从义军渡江后设立的元帅府官署看出。当时因太平路是江南重镇,故在此设立元帅府为郭、张、朱三人的官署,位次依次是都元帅、右副元帅、左副元帅,可见龙凤政权的册封恰恰反映了当时义军内部的地位。
正如上述所说,朱元璋与郭子兴关系并不密切,甚至不睦,朱元璋连带遭到郭部属的无视。在外部压力袭来之时,两方选择“抱团”应对,双方的根本矛盾却没有消除。这不,自打渡江以后,玩心眼,两甥舅不是对手,只得另觅他处,于是溧阳成为了郭家军的新根据地。
玩心眼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朱元璋实力剧增,但这种剧增不是好事,是有隐患的,尤其是陈埜先的归附,归附并非其本意,不过是兵败为保性命的权宜之计,为彰显投诚之意,陈埜先用“曲笔”写了一封“降书”,明为劝降,实则唤起部下的哀兵苦斗;显然陈埜先高估了其部下的文化水平,纷纷来投。
一下子扩充了几万人马,幸福来得太快,太容易,朱元璋心中并不踏实,为此借进攻集庆之机,试探陈埜先:北路由徐达领衔,南路则调来了张天祐,由其率陈埜先的降军。
这招可谓是一石二鸟,让竞争对手充当试金石。当然了,朱元璋也是有节操的,上了“保险”,将陈埜先及其妻扣下当人质。后续的战局证明了朱元璋担忧是对的,陈埜先的事先嘱咐部下,令到张天祐大败,差点丢了性命。
接着继续进攻集庆时,朱元璋特地留意了陈埜先的动向。果不其然,陈埜先再次嘱咐部下出工不出力,待脱离朱元璋控制后,再与元军共谋大业;后又与集庆城元军守将福寿联络,表示“愿擒贼首以自效”。对于陈埜先,朱元璋心中已有数,真是食之烫嘴,弃之又将成为敌人,唯独不能杀之,这是为何呢?
当时起义军基本通过聚众以及招降纳叛起家,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扩充军力的同时,这样“合伙制”组成的义军内部又分为独立性较强的若干势力,每股势力都将对军视作立足的本钱,近似私兵。
若朱元璋排除异己,杀了陈埜先,势必造成义军内部其他势力的连锁反应,使得人心离散,义军分崩离析,陈友谅杀徐寿辉、赵普胜,结果明玉珍独立,多名将领“反水”,便是前车之鉴。
怎么处理陈埜先这枚“烫手山芋”,朱元璋颇为头疼,曾向陈埜先摊牌,是走是留悉听尊便;而陈埜先尚未脱离控制,担心当中有诈,假意喝下血酒,发毒誓,效忠朱元璋。话到这个份上了,朱元璋是骑虎难下,只得放归陈埜先。
海阔凭鱼跃,返回所部驻地(板桥)的陈埜先迫不及待投靠元朝,并与元将左答纳识里密谋,谎称生擒左答纳识里作为诱饵,请朱元璋前来受降,以此作为“投名状”;早有提防之心的朱元璋回信说近日启程,实则压根就没上路。
朱元璋转念一想,既然一时无法除去陈埜先,何不利用其解决郭天叙、张天祐呢?于是,利用陈埜先急于为元朝主子立功的心态,朱元璋利用再次攻打集庆城之机,设下“借刀杀人”之计:
当时朱元璋驻太平,与陈埜先驻地板桥同在集庆城西南,而张天祐、郭天叙驻地溧阳在集庆城东南,两地相距近百里,朱元璋并未通报陈埜先的“劣迹斑斑”,张、郭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接受率先攻进集庆南门陈埜先之邀,呜呼在了“鸿门宴”之上。
若对于所谓私兵还不是很清晰的话,可举一例,
迫于形式,朱元璋答应了胡美的请求,保留其整建制军队,由此实力大增,迅速拿下江西诸郡,但也成为了很大的隐患,这些投诚的军队并不被朱元璋所掌控,而是仍然掌握在投诚将领手中。
刘伯温
自打渡江之后,义军分为三大系统,朱元璋嫡系、郭子兴旧部以及归附的巢湖水师,因朱元璋嫡系人数占多数,使得朱元璋虽是左副元帅,却成为了实际上的全军统帅。朱元璋的“借刀杀人”并没有导致郭子兴旧部群龙无首而遭兼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反而因为此次“借刀杀人”,使得两个阵营的隔阂越来越深。
一般认为,朱元璋接受谋士“高筑墙,缓称王”的建议,而依附于龙凤政权,奉韩林儿为共主,奉其为正朔,认为这样可以避免的树敌,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首先,朱元璋渡江之后,进攻元朝控制区域,而龙凤政权又是元朝的死对头,朱元璋势必成为元朝的“眼中钉”,受到重点照顾;其次陈友谅、张士诚并不奉龙凤政权,没理由不攻击朱元璋,两个阵营便曾在扩张中曾数次发生激烈的斗争。
可见奉龙凤政权的作用不在外,恰恰在内,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朱元璋与郭子兴旧部的关系,缓和了矛盾。为何这么说?
元末群雄建立的政权基本参照元朝,龙凤政权亦不例外,元制中央有中书省、枢密院,地方上则设行中书省、行枢密院。郭天叙、张天祐死后,朱元璋名义上成为了龙凤政权册封的“一哥”,在集中内部关系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凭借册封号令非嫡系诸将。
这样一来,朱元璋可以名正言顺地将非嫡系势力安排在江南行枢密院,如郭子兴旧部邵荣、邵肆以及巢湖水师系的廖永安,与朱元璋同为行枢密院同佥,另设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专门编入嫡系精兵。
两个系统虽平行,但并不对等。从三品帐前亲军副都指挥使杨璟转至行枢密院仅任正五品的院判,可知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序列的官员要低于行枢密院。朱元璋这么做明面上貌似出于安抚的考虑,而置于亲军中的嫡系虽位卑,却得到充分发展,作用很大。
后续发展则看到此种情形:后任枢密院首脑的郭子兴旧部邵荣及其部下,虽任高官,却被束之高阁,职权大大受限,只能听从号令,像非嫡系任地方官,朱元璋往往要留其妻儿在京城居住,而作为朱元璋的嫡系纷纷外任地方主官,实力大增。如此朱元璋便掐住了郭子兴旧部的七寸,使得其发展严重受限,以至于郭子兴旧部与朱元璋军中一般将领并无二致,为以后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