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热河行宫在哪个地方(热河行宫和避暑山庄)

热河行宫在哪个地方(热河行宫和避暑山庄)

热河行宫在哪个地方(热河行宫和避暑山庄)这里人人一口播音腔;这里是古都北京的后花园;这里集结了祖国边疆的信仰。热河行宫在哪个地方(热河行宫和避暑山庄)提起河北,人们不一定会像北京故宫、天津相声、内蒙古草原,瞬间关联起某一种事物,但提起河北承德,人们一定会想到避暑山庄。在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座城如承

这里人人一口播音腔;

这里是古都北京的后花园;

这里集结了祖国边疆的信仰。

热河行宫在哪个地方(热河行宫和避暑山庄)

热河行宫在哪个地方(热河行宫和避暑山庄)

提起河北,人们不一定会像北京故宫、天津相声、内蒙古草原,瞬间关联起某一种事物,但提起河北承德,人们一定会想到避暑山庄。

在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座城如承德这般因避暑而兴起,而后又迅速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乡避壤变成一个举世闻名的大都市。

承德,原是蒙古草原最南端一个不起眼的居民点,但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舒适的气候入了康熙的眼,于是从“热河上营”,到“热河行宫”,再到更为人熟知的“避暑山庄”,短短几十年间,承德迅速发展为清帝国的“第二政治中心”。

01

先有避暑山庄,后有承德

承德,位于河北省最北端,西南与京津接壤,东边是辽宁朝阳,北边是内蒙的赤峰和锡林郭勒。在地理上,它具有“一市连五省”的区位优势,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

但在清代以前,选择在此居住的人却算不上太多。彼时,只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少数民族在此游牧。直至清朝建立,承德才走到了中国政治的聚光灯下,开启了历史上最为高光的时刻。

在清朝统治者的眼里,承德“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通蒙古,南制天下”,为了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大业”(《避暑山庄百韵诗序》碑文)的政治理想,康熙帝先后在此修建木兰围场、热河行宫、避暑山庄。

康熙在第二次北巡时,当其北出长城喜峰口,经宽城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山草原之时,见此地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动物繁多,于是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此为木兰围场。

“京城建都年久,地污水碱,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至于夏月,褥暑难堪”。满清贵族入关定都北京后,一度对北京夏天的炎热气候很不适应。

为了保障木兰秋狝顺利运转,也为了物色纳凉之所,在设立木兰围场后,清帝下诏在沿途建立行宫。于是始发点为紫禁城,终点为木兰围场的这条北狩路线上,便逐渐有了33处行宫。

而由于其中的“热河行宫”一带,北至木兰围场约150公里,南至北京25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奏章快报可以朝发夕至,与身处京师之中无异。再加上此地森林葱郁,气候清凉,适于避暑纳凉,且靠近河流,风景也十分宜人。

面对如此山水美景,清朝皇帝自然而然将其视为家园别墅,也因此成为了清帝夏日避暑并处理政务之地,故称“避暑山庄”。康熙和乾隆更是每年夏初都会来到这里,与蒙古王公们狩猎狂欢,一住就是半年之久。

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译为“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设承德直隶州,始有“承德”。承德作为一个地名概念,在历史上仅出现了288年。

很少有像承德这种,从兴起、繁荣到衰落均在一个朝代完成的城市。慈禧在避暑山庄登上了权力巅峰后,遂下旨“所有热河一切未竟工程著即停止”,承德从此走下神坛。

作为热河省省会,也许是承德另一段高光时期,但也只持续了短短的27年。热河省,于1928年建立,1955年撤销。

如今的承德,虽没了过往的意气风发,但那段辉煌的历史仍给它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2

承德,200年前的世博园

从这座小城里,能看见一大个中国。

发家的沈阳,皇城北京,避暑的承德,作为清朝的三个都城之一,承德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见证了多民族的融合,也收集了东南西北中的景观。

“木兰”系满语,汉译为“哨鹿”,是指满族人的一种狩猎方式。古代君王一年出猎四次,分别是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清代皇帝秋狝的地点就在木兰,而木兰围场也远不止用于秋狝这么简单。

清代学者魏源曾说:“本朝扶绥蒙古之典,以木兰秋狝为最盛。”清时期的承德地区,是蒙古四十九旗聚集之地,木兰围场地处这些蒙古部落之中。清代皇帝在此地进行一系列的结盟活动,友好蒙古各部,稳定北部边防。

始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修建时间长达89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以西部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的地形地貌构成中国版图的缩影。且对于尤为喜爱江南的康熙、乾隆来说,他们更是把江南名胜汇聚于避暑山庄,复刻了一个江南。

“翠水丹山,青砖素瓦,风亭月榭,岩斋溪阁,有苏州狮子园林之曲奥,又有镇江金山寺之仙姿;有嘉兴南湖烟雨楼之朦胧,又有宁波藏书楼天一阁之典雅。‘扩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一派塞上江南之灵秀气象”。

伴随着避暑山庄成为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久而久之,这里也逐渐演变为团结少数民族、融合多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

从康熙五十年(1711年)到道光八年(1828年)的118年间,众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庙宇也在山庄周边渐次落成,先后建立了50多座大小庙宇。

外八庙是避暑山庄9座藏传佛教的总称,它们在北京雍和宫有8个办事处,人们俗称为“外八庙”。

它们分别是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陀宗乘庙、殊像寺、须弥福寿庙和广缘寺,每一座寺庙都蕴含着一个吉祥的寓意,记录着安定边疆的重大成果,是书写太平盛世的历史丰碑。

除此之外,北部的坝上草原、南部的金山岭长城也是人们奔赴承德的理由。

03

乾隆吃了都说好的承德美食

众所周知,乾隆不仅将清朝的文治武功推向极盛,还喜爱微服私访游历大好河山。路途迢迢,游历路上发生了不少风流韵事与美食不得不说的故事。

不管是记录在册,亦或是民间传说,承德在乾隆帝的《游历美食册》上总归是有一席之地的。

一种传统面食小吃,源于山西,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脱、碗团、碗托子”。它是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掺成糊状,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即成。

吃的时候,切成薄薄的长条,浇上芝麻酱、蒜汁、陈醋、盐、味精等作料。入口咬嚼,柔韧、滑腻、筋道、香辣,霎时间酸甜咸辣味溢满口腔。

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巡幸热河,曾在二仙居一带买过碗砣吃。

据《承德府志》记载,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率文武百官赴木兰围场狩猎,途经一百家子,住在伊逊河东龙潭山脚下的行宫休息,行宫主事便请来拨面师姜家兄弟为乾隆制作荞麦拨面。

面呈上来后,清香扑鼻,晶莹剔透的荞麦面条,配上老鸡汤、肉丝、木耳、榛蘑丁,乾隆一看,顿开食欲,连吃两碗并一再称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还当即吟诗一首:“罢围依例犒筵加,施惠兼因答岁华,耐可行宫逢九日,雅宜应节见黄花,朱提分赐一千骑,文绮均颁甘九家,苏对何妨频令预,由来泽欲不遗遐。”从此,拨面改名“拨御面”。

御土荷叶鸡是一道地方特色小吃,原名叫化鸡,传到承德后,因选用承德特有的离宫黄土、热河泉水和湖内的荷叶作原料精制而成,吃进嘴里,还有股淡淡的荷叶香,故名“御土荷叶鸡”。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流落街头,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手中的叫化鸡分给他一半,乾隆吃着觉得好吃,便询问名字,叫化头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化鸡”,便美其名曰“富有鸡”。

承德人心尖上的美食,又叫豆面卷子,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且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老少皆宜。

相传乾隆的爱妃-香妃来到北京后,日夜茶饭不息,急坏了的乾隆便下旨叫香妃的家乡人-白帽营给香妃做家乡美食。

恰好藏身在白帽营里的香妃的丈夫便做了一盘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称为驴打滚送进宫里给香妃,香妃一见,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吃了一口。

而乾隆不明缘由,只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地不得了。于是下旨让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从此,驴打滚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实实在在地火了200多年。

04

-End-

1982年,承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河北建城历史较短的城市,承德赶在了邯郸、保定、正定等一众赫赫有名的古城前头,成为河北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而它的底气来自于全中国!

上一篇: 甘孜踢踏(甘孜踢踏舞蹈视频)
下一篇: 安小惠(碧血剑安小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