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XX千古什么意思(逝者千古什么意思)

XX千古什么意思(逝者千古什么意思)

XX千古什么意思(逝者千古什么意思)【原文】不尚①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②无欲③,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XX千古什么意思(逝者千古什么意思)【注释】①尚:推崇。②知:指虚假的知识,虚伪的知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万物包括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

【原文】

不尚①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②无欲③,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XX千古什么意思(逝者千古什么意思)

XX千古什么意思(逝者千古什么意思)

【注释】

①尚:推崇。

②知:指虚假的知识,虚伪的知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万物包括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物成为物,人成为人,限定在物、人的“性”的范畴,运行在“道”中,这是“追真求正”,是人类真正的知识领域,超乎此,即万物包括人不是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而是脱离了自己的本性、本质,走向物而不物,人而不人,进入了“欲”的领域,运行到“径”中,比如人不是求财的主儿,却偏要疯狂追求物质财富,不是做老板的料,却执意去创业开公司等,这是“弄假作邪”,是人类虚假甚至邪恶的知识领域。这里的“知”,就是指后者。

③欲:指欲望,但不是指一般的欲望,而是指偏离了万物包括人的本性、本质,导致物而不物、人而不人的欲望,与人的“性”即本性、本质相对立。这种欲望,因偏离了万物包括人生成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是老子《道德经》中要彻底否定的东西。

伟人千古

【译文】

不推崇贤能的人,百姓就不会争夺权力和地位;不以稀有珍奇物品为贵重东西,百姓就不会做偷鸡摸狗的事情;不显现自己希望达成的欲望,百姓的心智就不会产生迷乱和疑惑。因此,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的方法,就是要使自己的心灵保持虚静(,不推崇贤能的人,不以稀有珍奇物品为贵重东西,不显现自己希望达成的欲望);在物质生活上能够保持温饱就好(,没有超越这种温饱的其他期望和欲求);随任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主劳动和生活,而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老百姓身上(,干扰和侵犯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拥有自己强健和结实的体魄(,治国理政才有健康保证)。(这样,才能)经常使百姓处于一种没有那些弄假作邪的知识、没有那些贪婪欲望的状态,即使一些老谋深算、投机钻营的人,也不敢为了追求权力和地位而大胆妄为、无所顾忌。(所以,)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给老百姓留下足够空间,任由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主劳动和生活,天下就没有什么是治理不好的了。

学习是最后的生活方式

【解读】

本来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相互之间都保持适当的距离,拥有自己活动的空间,彼此的生活从容、淡定、和谐、静好。可是,这种状态、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不复存在了,因为君王要“有为”,“有事”,要刷存在感,什么举荐贤能,聚敛财富,标举欲望等,于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老百姓就开始不淡定了,人心躁动了,到处追逐权力地位,贪图名望声誉,攫取金钱财富,追求各种弄假作邪的知识,如此等等,在这种浮躁和喧嚣中,不仅人们丧失了自己,而且导致社会上人心失衡,道德失范,乱象丛生,动荡不已,君王所谓的干事情最终都变成了搞事情,所谓的治国理政最终都变成了胡闹和折腾。总之,社会的混乱,天下的动荡,往往是君王违背人的本性、本质强为、硬为的结果,人而不人,沦为动物,必然导致社会不成社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天下的动荡。一句话,君王成为社会祸乱的根源。

因此,恢复社会秩序,避免社会混乱、天下动荡,就必须先从君王本身做起,即“正己”,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化民”,“正己”是“化民”之原因,“化民”是“正己”之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君王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无疑具有巨大的意义!

而“正己”,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指君王在执政上要保持一种虚静无为的态度,不强为,不硬干,使一切都处于自然状态,使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劳动与生活。比如,不尚贤,就是不推崇贤能的人,不人为树立一种标杆与方向。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各自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是小草就成为小草,是大树就成为大树,这才是自然的状态,正常的状态,也是宇宙运行的秩序,世界发展的规律,而让大家都去做贤能的人,就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本性、本质,就像要让一些小草成长为大树一样,不自然了,不正常了,也破坏了宇宙运行的秩序,悖逆了世界发展的规律,所以不现实,是妄想。实际上,贤能的人,就是贤能的人,不是贤能的人,就不是贤能的人,就像大树是大树,而小草是小草一样,而这种不是贤能的人,不论你怎么号召,怎么推崇,都没有用,勉强他们,强把他们推出来,只能扭曲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徒增怨恨和烦恼,不仅会使他们离开自己的本性、本质,丧失自己,精神痛苦,而且会掉进欲望陷阱,导致他们彼此争权夺利,相互之间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还有,不炫耀财富,不使老百姓为了物质财富而铤而走险、无恶不作;不宣示自己的欲望,不使老百姓心智迷乱,违背自己的本质、意愿去做事情,导致丧失自己,不伦不类。如此等等。

实际上,君王的虚静无为根本体现在两点上:一是不争民之利。君王不能横征暴敛,贪得无厌,要保证老百姓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为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生成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二是不夺民之志。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老百姓头上,而是留给老百姓足够空间,任由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并最有前途的生活道路。所谓君王“弱其志”,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指此。

凝思

而“化民”,主要就是随任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不使老百姓陷入各种欲望,包括盲目追求物质财富、权力地位、声誉名望等。这样,人才能成为人,获得人作为人的价值或意义,而不是失落自己,成为各种欲望的奴隶。

人成为人,实现自己的本质,获得自己的意义,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并且人是一种自足的存在,一旦实现自己的本质,获得自己的价值,并把这种价值贡献社会,造福人类,人的生命就有了归宿,人就会精神感到满足,心灵感到充实,感情有所寄托,就会感到爽,觉得受用,体会到快活,感受到过瘾,享受到人生的快意与富足。否则,人就会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虚无,精神的空虚,感情的无着等,就会身劳心倦,失意落魄,感到焦虑和痛苦。

当然,人什么样的,成为什么样的,实现自己的本质,获得自己的价值,并不就是要排斥权力地位、物质财富等,只是要强调一切都应从自己的本性、本质出发,不要追随潮流,盲目跟风,陷入一种迷乱的生活。也就是说,如果你具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做官的料,那么,你就做官,去搞管理工作,但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资能力,你就千万不要往这里凑,以免耽误自己;如果你具有经商的天赋和才能,那么,你就开公司,办企业等,但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条件,你就干脆放弃,另谋出路。至于名望声誉,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生成自己,发展自己,获得了名望和声誉,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名望声誉对人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必须明白一点,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什么样的就成为什么样的,做自己,才是我们人生的目的,也才是我们的生活,而名望声誉只是我们生活的附属物,我们不能把生活的附属物当作了生活本身,造成本末倒置,毁掉自己。

所以,圣明的君王要“化民”,除了“正己”,就还首先需要广而告之人们:人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本性、本质,要做到有自知之明;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才能获得自己最充分的生成和发展,使自己成为人,而这种使自己成为人,就是人存在的终极目的,也是人存在的意义所在。否则,人就会虚度一生,枉活一世,失去自己生命的本来意义。其次,就是逐渐引导人们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鼓励人们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贡献社会,造福人类。否则,平庸的个人,不仅只能建立一个平庸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而且这些个人活起来也没劲,会觉得没意思,缺乏精气神。最后,就是为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本质自行生成和发展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提供帮助。特别是当人离开了自己的本性、本质,陷入欲望,“化而欲作”,就要善于救助,拨乱反正,所谓“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这在老子叫做“辅万物之自然”。

当然,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统治阶级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但也许这样,才更证明了老子的思想价值,证明了老子的思想是超前而又超前的,他的思想价值、理论意义会历久弥新,不可磨灭!

上一篇: 数学悖论(著名数学悖论)
下一篇: 世界十大淡水湖(全国最大淡水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