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启智
刊头题字:尹祥君葵邱书院书画顾问(著名书法家)
涂启智(涂启智论文)
图/网络
拜年
文/涂启智
拜年,涂启智,涂启智,拜年,苞谷花儿上前。”这是我小时候的童谣。苞谷花儿就是铁锅炒熟的玉米粒。那时流行“拜跑年”,就是从生产队东头跑到西头,或者从北边跑到南边,挨家挨户拜年。我和一群小伙伴儿相约“拜跑年”。每到一户,大家异口同声:“明楼叔,新年大发!”“李婶,恭喜发财!”“胡二奶奶,拜年啦!”……
每户人家都笑脸相迎,端出一盘苞谷花儿,家境好些的还有葵花籽。我们一人抓一把,装进上衣或裤子荷包,欢呼雀跃奔向下一家。
胡二奶奶喜欢小孩子,我们上门拜年,她紧挨我们坐下,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慈祥。她一一询问我们多大年龄、上几年级。我们吃着苞谷花儿,胡二婶(胡二奶奶儿媳)又给我们每人盛一碗甜糟。我们吃完甜糟,很有礼貌地道别。
涂启智论文
假如在街头巷尾擦肩而过,我也能立马认出这位女摊主,但她姓名籍贯我一概不知。
小区里,有一位坐轮椅的老太太。傍晚散步时,我常常遇见她。推着轮椅的是一位年轻女子,不知是儿媳还是女儿,常常俯下身子,与老太太亲热耳语,老太太乐得开怀大笑。不能自如行走,或许是老太太晚年遗憾,然而亲人体贴照顾给她无尽的安慰。老太太七八十岁了,鹤发童颜,一脸恬静安详,时光波澜不惊。每当看到老太太端坐于轮椅车,从对面缓缓驶过来,我耳畔油然回荡“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的旋律。即便坐在轮椅上,也能这般舒展优雅,生命夫复何求?
后来,因为搬家,上述“熟人”从我的视线里消失许多年。现在,突然想到他们,不禁唤起久违的亲切和熟稔。
此刻,我真诚祝愿他们生活幸福!我知道,我的祝福是无力的,然而,只要每个人想起生命中那些熟悉的陌生人,都会在心底荡漾温柔的涟漪,世间就会氤氲更多和谐美好的氛围,就能激扬更多与人为善的能量。
涂启智规矩
渐行渐远,即慢慢地走,慢慢地走远。可以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时空变化,也指抽象的距离。比如,一个人的行动方向或结果,与外界甚至其本人预期目标日益相左。渐行渐远,就像坐看云起、在水一方等词汇一样,意境丰沛悠远,画面唯美动人,且都很有年份感,透出历史的沧桑味。渐行渐远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玉楼春·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涂启智,水阔鱼沉何处问?”渐行渐远内涵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古今不可同日而语。在古代,亲朋一旦渐行渐远,再加上“渐无书”,就会杳无音信。而今天,即便浪迹天涯海角,仍能借助电话或者微信随时联系,还可视频聊天。有些渐行渐远是无上荣光,比如偏远乡村农家子弟考上千里之外的高校。有些渐行渐远叫人伤感,比如两个原本亲密无间的朋友因观点不合而形同陌路;或者一对相爱的夫妻,因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琐事吵闹不断,最终劳燕分飞。渐行渐远,似乎是人生的常态。从呱呱坠地起,每个人都要慢慢地长大,我们总与儿时、童年渐行渐远。从幼儿园至小学再到大学,而后参加工作,乃至远赴他乡追寻梦想,我们与父母、亲人,与故乡的一草一木渐行渐远。“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句话令多少为人父母者动容。尽管如此,千千万万的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远走高飞”。“好儿女志在四方”,尤其在现代社会,能够远行闯荡似乎是儿女有出息的标志。对我母亲而言,我这大半生,有两次让她心理发生激烈波动的渐行渐远。第一次,是我十六岁那年,考取师范,吃上“商品粮”,走出家乡小山沟。当时,这事在我们村引起不小的轰动。守寡多年的母亲因之扬眉吐气。第二次,在我三十六岁那年,我与老家的工作挥手作别,远赴南方谋生,人生重新开始。有次休假回老家,母亲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把你养活大了,你就像雀儿一样,飞得远远的!”说这话时,母亲神色平静,波澜不惊,颇有些“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况味。而我,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涂启智,眼角不禁泛起泪花。(涂启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