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觅渡桥(觅渡桥小学)

觅渡桥(觅渡桥小学)

觅渡桥(觅渡桥小学)古运河苏州段由浒墅关起,往东南至枫桥镇,来往船只往往夜泊于此。枫桥,江桥,两座单孔石桥,玲珑纤巧。不远处就是寒山寺。唐朝张继落第归乡经过,怅愁之中作《枫桥夜泊》诗。古运河悠悠长长,流经很多地方,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在苏州,水总是柔柔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运河在这里转了道弯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形成了江枫洲。如今,在这线的边上

古运河苏州段由浒墅关起,往东南至枫桥镇,来往船只往往夜泊于此。枫桥,江桥,两座单孔石桥,玲珑纤巧。不远处就是寒山寺。唐朝张继落第归乡经过,怅愁之中作《枫桥夜泊》诗。古运河悠悠长长,流经很多地方,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在苏州,水总是柔柔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运河在这里转了道弯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形成了江枫洲。如今,在这线的边上站着的,是直插云霄的楼厦,纵横交错的高架桥,宽阔直伸的公路……丰茂的林野,粉墙黛瓦的民居,鲜绿色的稻田,格子似的水塘,时而有燕子低飞,拖着剪刀似的尾巴,都看不见了。对水乡,对运河,那抹水汪汪的记忆,什么时候滑失了?

从前,我家住在运河边的小镇望亭。父亲在运河一边的发电厂工作,母亲在运河另一边的药店上班,当中隔着一座贯通东西的大桥。

望亭这个名字起得好!可是,我从来没见过镇上哪个地方有亭子。望文生意,它可能是运河上的一个驿亭。唐代的遗迹,已经难于查考。

觅渡桥(觅渡桥小学)

觅渡桥(觅渡桥小学)

从我家到学校要经过望亭大街,我放学回家经常绕道沿河走,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铁匠铺、竹器店、木器店、南货店、爆仗店、油条店、卖剪刀的铺子、染坊……看布店伙计剪布,看灯笼铺糊灯笼,当然,最喜欢去药店,看伙计两脚踏着木板,在一个船形的铁碾槽子里碾药,看母亲坐在账桌前哔哔剥剥地打算盘……百看不厌。

傍晚,我和弟弟爬上药店露台,露台温热,放着匾筛,晾晒切好的药材,药香四溢。登高四望。看得见电厂冒着烟的大烟囱,看得见许多店铺和人家的屋顶,都是黑黑的。看得见远处的绿树,绿树后面运河里缓缓移动的船帆。还可以看云,看晚霞。天边的晚霞变幻多彩,黄的、紫的、桔红的、深红的,镶着金边。雨后,甚至能看到彩虹,像一座桥架在天上。真是心旷神怡。我拉紧弟弟,他的小身体靠拢,头发乱拂。东南风一劲,听见电厂的汽鸣,像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我对弟弟说,下去吧。弟弟拉住我说,让我再看看。我摸摸他的头说,还是下去吧。弟弟说,等那艘大船过了大桥,就下去。我点点头。

药店打烊了,我和弟弟站在桥堍,等着晚归的父亲。等着等着,太阳落山了,我们从桥的这边不知不觉走到了桥的那边,还是不见父亲的身影。于是,我们又从桥的那边慢慢往回走,走到桥中间,倚栏俯视,运河里大大小小的船只连在一起,长长一串。有的装着生丝,有的装着桑叶,有的装着煤炭……当船队穿过桥洞一半时,我们急速跑到桥对面,这时船尾刚刚穿出来,渐渐地驶远了,消失在暮色天际。

药店的东南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书法老师宋爷爷的家,挨着运河。出门走几步,便到了河边。南岸的种菜的每天挑了河水浇菜,有人家把鸭子赶到河里来放,也有一二个人拖着长的钓鱼杆在河边悠闲地钓鱼。北望,可以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当地人称“粮码头”,因为粮船多在此泊舟登岸。

稍长,我喜欢跟同学一起到运河边玩。站在河边,眺望对岸的街道房屋,指认哪一处的房子是谁家的。偶尔有大人带着孩子放风筝,颤悠悠的风筝在我们头上飘着,显得天很高。有灰鸽子、白鸽子、花鸽子飞过来,绕过去,鸽子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一只燕子贴水飞向东,过了石拱桥,落在人家的屋脊上。

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船夫脱光了上衣,裸露出古铜色的肌肤。很精壮。他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嗖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此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长而粗,有锋利的铁尖。撑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人;有时只有一个人,在一边。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很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船身很沉地压在水上,如一块大石头,走得很慢,很累。船上常有一个舵楼,住着船老大的家眷。舵楼大都伸出一支竹竿,晒着五颜六色的衣裤,风吹着啪啪作响。船夫不说话,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们的目光清明坚定,因为常年注视着流动的水的缘故吧。每天一睁眼,四周都是水,吃喝拉撒全在船上,运河就是他们的家。这些运河的船夫让我感动,从他们身上我嗅闻到了一种辛劳、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从苦雨斋的文章里知道,刘半农从船夫口里写下二十篇歌谣,编为《江阴船歌》。可惜我没读过。不知南方水泽的清灵情调,相比北方乡间的朴笃韵致,又是怎样的一番意境呢?

在望亭住了十多年,我没有看见过运河干涸。接连下了几天大雨,河水涨了,两边的河岸差点被淹没,就不能尽兴打水漂了。但这样的时候很少。河里飘着水浮莲,一朵两朵,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粉紫色的蝶形的花。我是在运河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河中有鱼,悠然地浮沉游动着。偶尔看见河堤上有纤夫拉纤,印象很淡了。

河边栽着些树,主要的是垂柳,有的欹侧着,柳叶都拖到了水里。早春二月,嫩黄的柳树远看如烟,分外婀娜,有风的时候,起伏如浪。那时我每天很起劲地读唐诗,但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烟柳”“柳浪”。可以说是运河,运河边的柳树教会我怎样来理解唐诗中的诗意。到了黄梅雨季,柳树绿得好像要滴下来,染上了我的衣裙。

冬天下雪,学校放寒假了。弟弟穿得厚厚的,眼睛圆溜溜的,只能待在家里。冬天让人觉得冷,但我不觉得冷。天白亮白亮的,雪花绵绵地往下飘,没有一点声息。雪那么轻,那么软,雪天让人不想动,不想堆雪人,也不想滚雪球,就想到外面的雪地里走走,深深地呼吸一口气!树皮好黑,乌鸦也好黑,池塘冻得像玻璃。桥也是雪,船也是雪。宋爷爷家的门不开,门槛上都是雪……羊毛围巾,绒线手套,还有长统雨靴,我撑着一把伞出门到雪地里去。枯藤老树,运河没有结冰,正好有船队驶来,船身激出粼粼细波,河水始终是活的。船夫满是风霜的脸上既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失望、忧愁,平平淡淡。船慢慢地前行,间或搅动出一点水声,就是撑篙的声音,也很轻。

星期天父亲带我去太湖边玩,坐在自行车上风吹着,很惬意。穿过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一片紫色的苜蓿田,就是太湖了,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浩浩渺渺,没有一只船,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神秘。

我从来没有在湖上泛过舟,只是让父亲教我骑自行车。我们可以在湖边一遛遛好几圈。一面款款而走,一面高谈阔论。我那时是十几岁的少女,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是,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这时,我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那是停泊在湖岸苇丛的船上正在剖鱼烧饭。我不由想起了宋爷爷要我临摹的《张翰思鲈帖》,早上他在河边洗菜时,一条大鲫鱼“扑通”一声跳到了盆里,水花四溅。

夏夜,运河边有许多人在乘凉,有的靠在柳树下的竹榻上,望着星空;有的坐在竹椅上,拍拍芭蕉扇聊天;有的索性睡在桥石栏上,也不怕睡着了滚下去。月色皎洁,渐渐起露水,人声寂下去,只听见桥下河水的响声。这时有人吹起了笛子,笛声嘹亮悠扬,传得很远。

初中一年级,我参加学校夏令营去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这让我对杭州非常向往。坐在船上,水声激荡。吴门桥上人来人往,沧桑衰朽的瑞光塔矗立在夕阳余晖中,灰黝深厚的盘门古城墙,仿佛倾斜欲倒,却连绵不断。城墙内外,河边道旁,不乏荆棘丛生杂花怒放的大片野地。运河在盘门东转到觅渡桥,又从觅渡桥一路南下经澹台湖到宝带桥,远远望去,多孔的宝带桥像条玉带似地横跨河面,造型纤长,体态优美,其实它不过是运河边的一条纤道。但是赏月的绝佳处。

我们乘的是运河上的“夜航船”,热闹极了,全是同学少年,意气奋发,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不时飘荡在河面上……老师被感染了,讲起张岱在《夜航船序》里记下的一个有趣故事: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夜航船历来是中国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张岱显然是夜航船中的常客。在明代,他广泛的游历和交往,不能不经常依靠夜航船。张岱的劳作,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丰富有趣的“夜航船文化”。

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很有意思。听船夫说,明天一早就可到杭州。杭州跟苏州一样,也是天堂,还有烟波画柳的西湖。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坐起身,攀着窗沿看河中这艘扁黑的大船行进,银色的月光在水面上一片片地洒过。船走得很快,冲破宽阔的河道,溅起泼刺刺的水声。

天蒙蒙亮,我走出船舱。天上堆满云。运河的水色很暗,很灰,一会儿,太阳出来了,浮着薄雾的河面,从夜梦中醒来。两岸边的垂柳,禾苗,鸡,狗,荻花汀草,瓦屋,塔,石桥,农夫和村妇,洗衣的村女,渔夫,蓑笠,天,云,竹,……都映在澄碧的河水中,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与水里的萍藻游鱼,一起荡漾。

船旁不时掠过一只两只乌篷船,沿岸迤逦人家,一路有村镇。但杭州城此时从船上还望不见,只觉它隐隐的浮在水面上,又像在云中。

船一程程行去,岁月一片片消逝。

我是初中毕业离开望亭的。

我曾经做梦在运河边一片盛开的蚕豆花上看见粉蝶——在我童年的时候。那么多的粉蝶,在紫色有黑眼睛的蚕豆花瓣上乱纷纷地飞着,我时常停下来看它们好半天,都醉了。我正好在学画画,回家就在一张国画上添了两只粉蝶,用来点缀画面。

夏日的风里,我伫立江枫洲的惊虹渡口,看古运河里船来船往一片繁忙景象。午后的太阳照到水面,闪出一片浅红色的光,柔和极了。这是让人怀想的颜色。橹声欸乃,小镇的景色瞬间流动起来了。

范婉:江苏苏州人。近年来,先后出版散文集《红樱桃绿芭蕉》、《二十四节气的恋人》、《跟着美术大师漫步》、长篇小说《锦城》。2010年8月获全国第四届冰心散文奖,同年9月获《中国作家》郭沫若散文奖。2013年长篇小说《锦城》获首届叶圣陶文学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 北京四大凶宅(北京四大凶宅之一)
下一篇: 朝鲜有多大(朝鲜有多大面积相当中国哪个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