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巢氏“筑树为巢”到燧人氏“钻木取火”;从伏羲氏“驯兽为畜”到黄帝“耕种百谷”,从“金石木玉”到“四大发明”……河洛地区的古老技艺,伴随先民的迁徙足迹,传遍客家的角角落落。它们缀饰和丰富着客家人的物质生活,哺育和记录着传统农耕文明。
客家文化(客家文化的代表作永定土楼在哪个省)
随着岁月的更迭,现在提起“五匠”,已经很难说清是哪五种手艺了。但是对于“五匠”,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木匠、泥水匠、雕花、漆匠、石匠。对于客家人来说,除了五匠之外,还有篾匠、铁匠。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了解客家的篾匠和铁匠。
01
篾匠
篾匠在客家地区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也是一个即将消失的老手艺。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很多篾制用品。但是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几乎被淘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
四层箩笆
一把劈竹刀、一堆毛竹片、一张小竹椅、一张上下翻飞的巧手,是篾匠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客家人靠山吃山,善于利用资源,客家篾匠更是将这一优点发挥到极致。他们以一双巧手,为客家人编出了各式各样日常生活用具,竹篮、竹席、箩筐、筛子、背篓、簸箕……篾制品融入到客家人生活的每个角落。
彩盒
竹子是客家地区常见之物。由于山林里竹子和藤类都多,当地的老百姓日常用具很多是用竹子加工而成。如提篮、箩筐、背篓、簸箕等等。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
躺椅
篾匠手艺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劈成各种各样的篾。首先要把竹子劈开:一筒青竹,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分开,分成青竹片和黄竹片;剖出来的篾片,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
竹花轿
青篾丝柔韧且极富弹性,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篾器,加工成各类极具美感的篾制工艺品;黄篾柔韧性差,难以剖成很细的篾丝,故多用来编制大型的竹篾制品。
米斗
在八九十年代,经常能看到竹制品。篾匠将竹子剖成各种规格的竹篾,篾在他手指间前后翻飞逐渐成型,变成一个个精美别致的竹编手工艺品。如米筛、蒸笼、竹箩、鸡笼、鱼篼……
笊篱
篾匠手指飞舞间,一件精美别致的竹编手艺逐渐成型。
总的来说,篾匠的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
火笼
近年来,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冲击让竹制品的市场小了不少。如今,从事传统竹编手艺的人已不多。但是手工的灵气是机器无法代替的,纵然时光流逝,传统的竹制品在市场上依然有自己一席之地。
02
铁匠
“世上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一句俗语道出了打铁这个行业的艰辛。火红的碳火,飞溅的铁花,叮当有序的锤声……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曾经是很多人赖以生存的手艺。
犁耙
客家铁匠在过去有着重要的地位,每年开春,走村串户、安营扎寨于村头或村尾。为农民新置犁耙、锄头、镰铲、菜刀等生产生活用具。
在粤东客家地区,旧时具有特色工艺要数“一阉二补三吹四打”。阉是“阉鸡”,补是“补锅头”,吹是“吹笛”,打是“打铁”。因从事打铁手艺就没有前三者好赚钱而且又是苦力工,所以打铁的行业被排在第四位。
锄头
建国前后,每一处圩场或村庄街市,都有一至数间铸煅铁器的打铁店,一年到头,由早至晚,可听到“哋它”的风箱声和“叮当”的打铁声。
铁匠师傅把裁切好的铁料埋入熊熊烈火的炭堆里,把铁料烧红。炼锻时,师傅左手夹出火红的铁块置铁砧上右手举小锤捶锻;站在对面的徒弟,在师傅的锤声指挥下,有次序地举大锤捶锻。打至铁料由红变暗,再重新放进炉里烧红,如此反复,最终锻成大小弯度不同的铁具,诸如锄、刀之类简单器具。成形后,再次烧红,浸在水池里冷却,或者埋入炉渣灰自然冷却,末了,再用磨刀石打磨,以求锋利。
打铁
打铁虽然流程简单,其难度就在于把握不同的材料、火候与淬火(冷却)的时间。一个铁匠如果没有一手过硬的淬火功夫,是难以维持生计的。此外,还需要忍耐高温,随时小心以免被火花烫伤。
镐头
打铁是苦力工。下面的客家山歌是打铁师傅的生活写照。
打铁师傅真可怜,整天围在火炉边; 一头一面乌紫色,裤档湿透汗淋淋。 打铁师傅真勤劳,日做夜做背都陀;
脚酸手软提唔起,打铁手艺真难做。
镰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以人力打造的铁具,渐被方便、快速的机器所取代。而今打铁这门手艺成为渐行渐远的手艺。在客家城乡,传统的“哋它”风箱声和打铁“叮当”声几乎已成历史绝唱。
客家人的这些老手艺作为客家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生活器具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并且始终贯穿于客家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鲜活地记录了客家民系的悠久历史文化,再现了客家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