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轼这一生67年,经历了五位帝王。苏轼出生在宋仁宗朝,中间历经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最后病逝宋徽宗时代。
苏轼的生平简介20字(苏轼的生平简介100字)
宋仁宗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最为显著的就是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例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轼、晏殊、狄青、包拯等等,堪称是“巨星制造机”的朝代。
连苏轼自己都说:“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
清平乐剧照
▲清平乐剧照
宋仁宗时期,那是苏轼年少气盛之时。兄弟二人双双考中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一时间轰动京城。他一出场,就惊艳了整个大宋。
如果在现今,兄弟二人绝对是日常热搜的国民级偶像。
宋英宗在位时间只有4年,在这里苏轼算是受到朝廷的重用,以大理寺丞的身份入判登闻鼓院。
在宋朝登闻鼓院隶司谏、正言,接受文武官员及士民章奏表疏。
只可惜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网络宋英宗画像
待苏轼守孝完成还朝已经是宋神宗在位。
▲网络宋神宗画像
苏轼这一生,对他影响最深的帝王恐怕就是宋神宗,苏轼寄予了作为士大夫最大的为官期望,但这份期望也被打压得体无完肤。
宋神宗上台时,宋王朝危机重重。冗兵、冗官,财政困难、外有强敌、内有起义……种种忧患让宋神宗亲政之后,迫切希望变法,任王安石为相,开启变法。
▲纪录片截图
宋神宗鼓励大家提意见,苏轼对王安石变法说出了很多看法,并在面圣之时直言宋神宗“求治太速,听言太广,进人太锐”的缺点。
宋神宗初次接受进言,并表扬了苏轼,“卿三言,朕当熟思之。”
只是天生理想派的苏轼并没有敏锐地感知到帝王的真实内心,多次向神宗谏言表达对变法某些方面的不认同。因此,在皇帝面前的印象也一次次变差。直到北宋zui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爆发。
▲纪录片截图
当时,苏轼自湖州任上被抓,遭受各种严刑拷打,身体和精神都备受折磨。多方营救都没有办法,即使连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发话也无果。
直到王安石出面力保苏轼,说出那句“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这才让宋神宗松口,由死刑改判流放黄州。
就这样,苏轼的命运和诗作都发生了变化。苏轼此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被流放。
▲纪录片截图
诗作也从少年人的感慨,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直至老年的旷达。内容也从“具体的政治忧患”,转向了“宽广的人生忧患“。
宋哲宗对苏轼,就很有一种长期压抑之下,所爆发出来的叛逆情绪。
元佑八年,苏东坡的头号“女粉丝”高氏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掌握实权。宋哲宗立志新政改革,启用新派的人。而且他对于高太后喜欢的,他大多都很讨厌。
由此,苏轼不幸被张惇等人打成了守旧派,一贬再贬,直到海南岛儋州。
到1100年,哲宗早逝,宋徽宗继位。苏轼复任朝奉郎,这时苏轼已年逾古稀,多年流放身体已然很差。1101年在常州逝世。
也许此时病逝是幸运的,随后不久宋徽宗便下令焚毁苏轼一门的作品,如果苏轼还在人世,怕又是一场劫难。
▲纪录片截图
苏轼离开了,但是他的故事还在延续。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而后宋孝宗追谥“文忠”二字,对苏轼给予了绝对的称赞。
他在政治生涯一直被各种势力所阻遏,新派旧派都容不下他。在他的眼中也许没有党争,有的只有真正为国为民好的办法。
▲纪录片截图
林语堂曾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