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中越战争是哪一年(中越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

中越战争是哪一年(中越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

中越战争是哪一年(中越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1979年,中国解放军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大获全胜,为今日之复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回顾这段历史,大家都认为,功劳最大的人非杨得志将军莫属,也有人认为,功劳最大者是许世友将军。但实际上,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人称“六星上将”的洪学智将军功劳最大。宝刀未老对越自卫还击这场仗,打得非常仓促,很多工作都没有准备好。最开始,中国仍旧坚持“睦邻友好”原则,对

1979年,中国解放军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大获全胜,为今日之复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回顾这段历史,大家都认为,功劳最大的人非杨得志将军莫属,也有人认为,功劳最大者是许世友将军。但实际上,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人称“六星上将”的洪学智将军功劳最大。

宝刀未老

对越自卫还击这场仗,打得非常仓促,很多工作都没有准备好。最开始,中国仍旧坚持“睦邻友好”原则,对越南方面的武装挑衅,都是保持积极克制。一直到1978年11月1日,中国只完成了扩军计划,各军区师级部队当中,半数以上士兵都是刚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

中越战争是哪一年(中越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

中越战争是哪一年(中越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

11月1日,越南方面为了给苏联交投名状,悍然武装入侵中国广西庭毫山地区,开枪打死打死中国百姓十余人,还污蔑中国武装入侵越南。越南此举是不宣而战,中国已经无路可退,这个时候才匆忙决定出兵教训越南。

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正式决定出兵惩罚越南的具体时间是1978年11月20日。因为当天伟人邓小平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下令,中越边境地区所有中国军民在遇到越南武装人员越界挑衅时,有权开枪自卫。这道命令直接改变中国以往对待越南的态度,算是正式与越南决裂的标志性决策。

但事实上,中央军委决定出兵教训越南的时间,应该是11月18日。

18日当天,已经65岁的开国上将洪学智突然接到“立即前往邓小平住处开会”的紧急命令。情况紧急,洪将军还没来得及换一身好一点的衣服,就跟随中央警卫员进入会场。

紧接着,伟人邓小平任命早已退居二线多年的洪将军为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后勤部长兼政委,随后,大家紧急商讨是否出兵惩罚越南的事宜。

反过来看,当时很多开国将帅都还在军中任职,可离开部队且赋闲在家多年的洪学智将军一下子进入中央军委担任要职,可见其在这场决定国家命运战争中的分量。

老将军劳苦功高

洪学智将军生于1913年,16岁开始加入红军,很快就担任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等职务,在前四次反围剿斗争中,表现出色,19岁胜任营级干部。23岁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军政大学五分校副校长,1939年率军政大学第三支队学员赶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参加了百团大战。1940年赶赴苏北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942年在新四军第三师担任参谋长。在收复苏北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抗战胜利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建国后不久担任志愿军副司令,1951年兼任志愿军后勤副司令。

戎马半生的洪学智将军在后勤司令的岗位上,为数十万志愿军将士建立起了一条永不中断的后勤补给线,为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历次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60年,洪学智将军离开部队,转入吉林省农机厅担任厅长,1974年担任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长。不久退居二线。

1971年,洪将军离开部队转入地方工作,毛主席突然有一天问韩先楚:洪学智去哪里了?好久没有见到他了。从这件事情来看,在毛主席时代,洪将军就深得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器重。再到1978年被第二代伟人邓小平火箭提拔,就能知道洪将军的军功有多高了。

不得不提的是,1988年,已经耄耋之年的洪将军再次得到中央军委授予的上将军衔。

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后,原本是要将一级上将设为最高军衔,唯一候选人为伟人邓小平。但伟人邓小平在1955年主动不参加军衔评选活动,不然,当时其就是开国元帅。1988年的军衔评选活动的含金量,仅次于1955年的军衔评选活动。伟人邓小平淡泊名利,因此,上将是此次评选活动中级别最高的军衔。

如此一来,洪将军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也是新中国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上将军衔的军人。因此,人们经常称洪将军为“六星上将”。

后勤工作在对越战争中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人口不过四五千万的越南之所以敢挑衅中国,主要原因在于越南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越南国土狭长,南北长度约160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约50公里。境内山多地少,除了湄公河平原和红河平原外,大部分地区都是七分山二分水一分地的状态。

特别是越北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要是破坏了公路,就连坦克这种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形的家伙都得趴窝。

越南黎笋集团正是看到了越北地区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所以断定中国不会对其大规模用兵,因为这种地形最不利于后勤工作的开展。有了这样的优势,黎笋集团就认为,越军可以不断蚕食中国领土,肆意杀害中国边境地区的军民。

然而,黎笋集团想错了,当中国军民被迫拿起武器准备自卫还击的时候,越军的备战工作也做得非常仓促。或者说,越军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

情急之下,黎笋集团只动用地方部队和民兵部队守在中越边境最前线,将少量正规军投放在二线。目的就是让地方部队和民军利用地形优势消耗解放军实力后,边打边退。再让越南正规军将解放军部队引诱到红河平原地区后,伺机消灭参战解放军部队。

数十万大军进入越北地区后,两翼很难展开,说白了就是以一字长蛇阵行军作战,后勤补给线就被拉长了,只要越军用少量部队偷袭解放军粮道,就容易以少胜多。

举个例子,在西线战场上,解放军原13军的一个物资中转站遭遇小股越军炮兵的偷袭,由于地形限制,大量运输弹药的车辆挨着停放。

结果,越军一发60口径迫击炮弹就摧毁38师2个团和37师1个团的41辆军车和一门火炮,粮草弹药损失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后勤工作才是整个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重点,后勤补给体系要是不能保障,前线将士手中的弹药粮草很快就消耗殆尽,仗就没法打了。没有弹药的枪炮,根本没法跟越军的自动步枪对抗,因为拼刺刀的时代过去了。

洪将军不负众望

在交战中,解放军的后勤工作在洪将军的指挥下,虽然不能做得尽善尽美,但也算是交了及格卷。

例如,2月25日,原广州军区127师先头部队已经从越南谅山省禄平县城渡过奇穷河,由于大桥已经被越军炸毁,东线兵团又命令127师就地休整,使得该师的先头部队情况危急。

先头部队要是渡河撤回,就是背对着越军枪炮,凶多吉少,大部队又不能继续前进,最前沿的战士们很快就会弹尽粮绝。

为了顾全大局,时任127师师长的张万年将军只好用炮火远程支援先头部队。用大炮当枪使,那就是在考验后勤工作给不给力了,结果就是,搞后勤的同志们有效保障了前方炮兵的补给需求,挽救了127师先头部队。

在整个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所有参战师都配属了一定数量的军用卡车,一定数量的骡马,还有一定人数的支前民工和医护人员,向导等工作人员。在通行车辆的路线,以车辆运输为主,山间小道,则用骡马和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物资输送。

但是,后勤岗位是最危险的,甚至比前沿阵地还危险。前沿阵地通常都修筑了大量的地下坑道或者其它掩体,加上前沿阵地上的将士拥有一定的防御经验,也有能力实施反击。

而后勤工作主要由一些普通百姓,民兵或者非战斗人员来完成,他们缺乏军事常识,又缺乏武器进行自卫。例如,电影《芳华》就有一个桥段是讲述对越战争期间,解放军一支骡马运输小分队在给前线运送补给的过程中遭遇越军伏击,损失惨重的故事。这个桥段虽然是艺术加工的作品,但取材于现实,因而引起了共鸣。

由此可见,要想保证后勤补给工作万无一失,指挥者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统筹知识,更要掌握侦察搜索、肃清残敌、避开敌军攻击的本领。

那么,运输队在行军赶路前,梯队前后左右都需要有侦察人员实时观察沿途的敌情,遇到伏兵,需要速战速决。遇到敌军设置的雷区,障碍带,还要派技术过硬的工程兵及时清障,修通道路,遇到河流湖泊挡住去路,还要快速搭桥或者携带物资泅渡。

将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后,事情还没有结束,后勤人员还要负责转移伤员,转移牺牲同志的遗体等工作,总之,去的时候身上沉甸甸的,回来的时候也是沉甸甸的,一路都是危机四伏。

后勤部门的指挥者既要保障本部门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要保障物资财产的安全,更要保障交货时间不延迟。

所以说,在整个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军工最高者,非洪学智将军莫属。常言道,打仗就是拼后勤,二战时期,太平洋地区的日军因为后勤补给线被美军切断,不仅导致日军战败,而且还出现了人吃人才能保证生存问题的惨剧。

【1】张子影:洪学智[J]人民出版社,2019-10-21

【2】解放军第54军司令部:经验选编(后勤部分)[J]广州军区司令部,1979-09第333-427页

上一篇: 遮人耳目(遮人耳目的意思是什么)
下一篇: 当阳峪(当阳峪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